回覆列表
  • 1 # 建安居士66663071

    問題不在於由誰擔當皇太孫,靖難之役的發生的原因主要在於朱允文削藩政策過激。

    一朱棣的起兵是形勢迫然。朱棣起兵並不見得就是要爭這個帝位。史料記載,朱允文削藩直接逼死了幾個諸侯王,剛開始被削藩的諸侯王們不是下罪,就是自殺。朱允文的使者到了北京,朱棣也不得不裝瘋。他如果不起兵,很可能連庶民也做不了。朱棣不得不為之。

    二是從力量對比上來說。朱棣當時是朱元璋兒子之首(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經不在了),是朱允文的叔叔之首。朱允文的削藩觸動了叔叔們的利益,事實上把他這些叔叔們(諸侯王)都推向了朱棣這邊。靖難之役明面上是朱棣和朱允文的皇位之爭,事實上是朱允文和整個北方諸侯王的爭鬥。

    三明實錄對朱棣的起兵有了個很形象的比喻。壯士面對著被砍頭的危機時還可以奮起反抗,朱棣當時的處境正如同刀架脖子,他又如何能不動於衷不加以反抗呢?這雖然是為朱棣開脫,但的確也說的非常在理。在明朝人的心目中也同樣認為是過激的削藩政策導致了靖難的發生。

    可見靖難之役的關鍵不在誰上臺。不管是誰上臺,只要削藩政策過激,都有可能觸發靖難之役。朱允文畢竟不是老練的政治家,他政治手段過嫩、處事過激才導致了這樣的危機。至於朱允熥的政治手段如何,這個就不知道了,歷史也沒有一個驗證的機會。但話又說回來朱允熥並非嫡長子,在宗法禮制森嚴的明王朝,他幾乎不可能坐上皇位。

  • 2 # 朝氣蓬勃的獨行者

    過去是嫡長子制度,嫡長子去世嫡長孫繼位合法性最高。朱允炆繼位名正言順,朱允熥那就不倫不類了,給人以更多造反口實。

    朱棣造反不是因為誰是皇帝,他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之所以要造反,是朝廷要裁撤藩王。裁撤藩王自己利益受損嚴重,只有兩個選擇:打得過就造反,打不過就認了。別說朱允熥了,就算朱標沒死,朱棣也會造反的。

    朱棣造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說是為大明靖難。也就是說完全不質疑朱允炆的合法性,朱允炆做皇上合法性最高。朱棣造反還是自身利益受損,朱棣又太能打仗了。只要裁撤藩王,管你是誰當皇上,朱棣都會造反的。

  • 3 # 北京邵明君律師

    古代,宗法制度的影響和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朱棣之所以造反,是因為他不服,他和朱允文都是嫡子,他自認為功勞和能力遠勝後者,不少官員也是這樣認為,所以他造反不違反宗法制度,甚至在輿論上還有點佔優,因為朱允文開始並不是嫡子,後來母親轉正後才成為嫡子。從這個角度分析,即使立朱允熥為太孫,朱棣也會造反。只有立嫡長子朱雄英為太孫,朱棣才會失去造反的企圖,因為整個社會輿論會支一邊倒地反對朱棣造反,使其不敢反。可惜,朱雄英死得太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針對網課學困生,教師該怎麼處理?該不該偏向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