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河豚的貓
-
2 # Miss張小豆
人性,顧名思義,指人的本性。人性有兩種含義,一種含義是作為中性詞,在中國文化中,對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論的觀點,以儒家孟子為代表,也有人性本惡論的觀點,以儒家荀子為代表;一種含義是指作為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比如慈愛、善良,類似於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說的人性,以後一種涵義居多。人性,實在是個古老的話題,也是個答案眾多的話題。孔子曰性相近,承認有人性,但未說人性是什麼;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告子說無所謂善惡,又說食色性也,等等。中國的聖哲前賢們大都從社會倫理角度闡發人性。文藝復興後的歐洲資產階級則把人性看作感性慾望、理性、自由、平等、博愛等等,他們大都從人的本質存在、天然權利等角度來闡發人性,起因則在於反對封建制度對個性的束縛。人們可能永遠也難達成一致的認識,但我的理解則是:同類的確有其共同的本性,這種本性是普遍的,卻不是抽象的。正是這種普遍的本性,制約著它們“選擇”其生存的方式。 放眼看來,歷史、現實乃至將來的每個具體的個人、團體、階級、民族、國家等等,無一不表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既然如此,怎麼會存在一個制約他們行為的普遍人性呢?看起來好像很荒謬。 可是,如果你只關注參天大樹的樹葉,你就不會發現樹葉長在樹枝上;如果你只看到某個樹枝,你就不會發現樹枝之後的大樹枝。只有順葉尋枝、順枝尋幹,你才能最終發現:原來都源自樹幹。再推而廣之,原來都來自樹根、來自大地、來自銀河系、來自宇宙…… 如果用研究宇宙的方法以及由此獲得的知識來研究樹葉,的確很可笑;然而,如果只看到樹葉卻否認它們都源自樹幹,同樣可笑。研究哲學的人不可能用他們的哲學知識研製出高效能電腦;但研究電腦的人也不應否定哲學研究的必要。蓋目的、角度使然。
關於人性,古人已經給出了很好的解釋。想必: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耳熟能詳,家喻戶曉。最早提出人“人性本善”的說法 是孟子,《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這就是人性。但是還有“人性本惡”的說法,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最早提出和論證“人性本惡”的是荀子,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荀子明確把人性限定為人的自然屬性:“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義禮智信歸結為“偽”,是人的社會屬性。
在人性問題上,孟子主張本善,荀子主張本惡。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張透過教化,扶植和培養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發揚光大;荀子主張透過教化,限制惡的趨勢,使人性之惡向善轉化。
對待人性的問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