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從主食來看,當時的糧食品種很多,以穀物為主,《詩經》對此的記載頗多。比如《王風·黍離》寫道:“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彼黍離離,彼稷之穗”“彼黍離離,彼稷之實”。這其中的“黍”就是今天的小米,“稷”指的則是現在的高粱。

    《魏風·碩鼠》也提到,“碩鼠碩鼠,無食我麥”,這就說明麥子也已經進入了周人的食譜。甚至原產長江流域的水稻,在中原一帶也已有種植。《唐風·鴇羽》就有“王事靡鹽,不能藝稻粱”的詩句,《小雅·甫田X周頌·豐年》等詩篇也都談到了水稻。

    不過,在當時的中原地區,稻穀應該還是一種比較珍貴的食物。《論語·陽貨》有“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的說法,將“食稻”與“衣錦”對稱,這就表示與穿著錦衣一樣,食用稻米也是彼時貴族才能享受的待遇。

    而在副食方面,當時出現在餐桌上的主要是肉類(先秦時期也被稱為“膳”),牛、羊、豬(豕)、兔等則是當時人們食用的主要肉類。對此,《詩經》的記載很多。《周頌·我將》寫道,“我將我享,維羊維牛”,《小雅·楚茨》也說“濟濟蹌蹌,絜爾牛羊”。

    對於羊肉,當時還有不一樣的稱呼。比如《豳風·七月》寫有“曰殺羔羊,躋彼公堂”,其中的“羔羊”指的就是小羊羔。而《小雅·伐木》則說,“既有肥羜,以速諸父”“既有肥牡,以速諸舅”。

    這裡的“羜”指出生才5個月的小羔羊,“牡”指的則是小公羊。這兩句話連在一起,也就是說準備好肥嫩的羔羊,請自己的諸位長輩來品嚐。

    與牛、羊一樣,豬也是古人人工飼養較早的家畜,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中,人們就發現有水牛、豬、羊的骨骼。豬肉也是當時人們食用的肉類之一,《魯頌·閟宮》裡有句話叫作“犧尊將將,毛炰戴羹”,所謂“毛炰”,指的就是去毛烤小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范仲淹帶兵打過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