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水滸》最後一回,簡要介紹了梁山好漢各自的結局。

    大體上可以看出一個規律,就是大宋的官場,對梁山中人並沒有另眼相看。

    原來做軍官的如關勝、呼延灼,還是受尊敬的將領;原來做幫閒的如蕭讓、樂和、金大堅,還是討人喜歡的清客……原來被官場拒之門外的如阮小七、朱武,很快都自覺選擇了退出。

    總之,大宋體制展現出強大的穩定性和目我淨化能力,看起來加入了許多新鮮血液,但總能消化吸收,並把異質分子排除出去。

    這時候最最尷尬的,就只有宋江本人了。

    他本來是押司,衙門的書吏,官場的邊緣人。從小說描寫看,在鄆城縣的時候,宋江可能承擔著縣裡最重要的行政工作,縣令本人,倒更多像個擺設。然後,人家是尊貴的官,宋江卻只能是猥瑣小吏。

    因為人家會寫考試作文,宋江不行。

    《水滸》裡宋江幾次作詩填詞,那水平,哪怕想中個秀才,卻還遠遠不足。

    考進士做官這條路,宋江是沒本事走通的。“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這種順口溜水平的東西拿出來,沒哪個考官敢腆著大臉錄取,他會被非常公平公開公正地刷下來。

    但宋江仍然有不平的理由,在衙門工作是行政能力重要還是文學才能重要?憑什麼考試偏要看這些工作中根本用不到的東西?

    宋江在潯陽江頭題反詩,“他年若得報仇,血染潯陽江口!”“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些話真不是針對誰,我想說的是你們這些考試達人其實都是廢物。

    但偏偏這個不切實際的考試,在宋代真的很得人心。

    主考官想給自己的門生開後門結果認錯了人;主考官想把自己看不順眼的人刷掉,結果反而給人點了狀元……這種段子在宋代一再出現。所以做考官的,要感嘆本朝科舉“無情如造化,至公如權衡”;老師鼓勵窮學生認真讀書,則說“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從此中求”,機會總是有的。

    所以,這種不能選拔出宋江這種個應用型人才的制度,卻能給很大一部分人公平感。那些透過考試,從而改變了自己人生的官員們,很容易能體會到這個制度的好,他們彼此看看,還自然不過地會有身份認同。

    如今的宋江,則是一個奇怪之極的闖入者。

    先當強盜再受招安,然後混跡於我們中間,這是個多麼投機取巧的人啊。說到底,宋江的敵人,不是一個兩

    個奸臣,而是整個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規則行事的文官系統。

    但宋江沒有退路。原來是官的繼續當官,原來是民的還去當民,他,卻是不可能回去當吏的。

    所以有沒有那杯毒酒,宋江都早晚是隻有死路一條的。

    於是乎,梁山的事業轟轟烈烈,然而喧囂過後,大宋的官場不增不減。大河還是大河,稻浪只是稻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裡哪兒才是談戀愛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