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設計師在菲律賓

    作為歷史愛好者,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說“歷史發明家”,這個詞是一個近年來被網友們發明出來的詞彙,是一種諷刺與調侃,針對的是那些懂歷史、但是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篡改和偽造歷史的人。這類人經常罔顧事實,偽造名人名言,偽造歷史事件,將子虛烏有的空穴來風當作真正的歷史愚弄讀者。這種行為是需要大力批判的。

    談起“歷史發明家”,其實在中國的古代也存在這類人,他們的身份是史官。那麼為何這類本來應該忠於職守利用“董狐筆”記錄真實歷史的人,非要去偽造和發明一些虛構的事實呢?這可以從史官的起源說起。

    中華民族是一個五千年文化傳承至今、從公元前841年的西周共和元年就開始記錄信史的偉大民族,讓近三千年的歷史延續至今。這種文化的傳承不衰,就是與我們的老祖先重視記錄和整理歷史有關。早在傳說中的夏朝,就開始設定史官,專門負責記錄帝王的言行起居和重大歷史事件,商周時代,甲骨文中就出現了有“作冊”、“史”、“尹”等字,說明商代對歷史也很重視,有專人負責。《說文解字》對“史”的解釋是:“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即史的初義是指古代記事之官吏,即史官。

    到了西周時期,史官制度基本成型,分為五大史官,分為: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和御史。其中最尊貴的是大史和內史,前者在新王登基之時,可以參加策命典禮。當有國家大事的時候,國王還會去訪問大史。而內史掌策命諸侯及孤卿大夫,掌書王命,也就是說內史直接協助帝王任免官員,釋出命令。其餘三類史官地位就差遠了,或者掌管圖書,當圖書管理員,或者跟在帝王側記錄言行。

    到了春秋時期,史官有了新的分類,一般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在春秋時代,記錄皇帝大臣言行和記錄歷史事件的史官就此分開了,以後各個朝代,基本延續了“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傳統。比如《左傳》就是記錄歷史事件的書,而《國語》就是記錄帝王大臣言行的書。

    史官記錄的皇帝言行,是將來修撰皇帝起居注的重要原始資料,而皇帝起居注又是將來修撰皇帝實錄的重要原始資料,而皇帝實錄又是將來修撰王朝斷代史的重要參考史料。在唐代之前,左史記錄皇帝的言行,進而修撰起居注,這些當代歷史,連皇帝自己都不能看,皇帝說了壞話,做了壞事,史官忠實記錄,甚至被殺也無怨無悔,以免被皇帝的個人好惡影響歷史的記錄,甚至被故意歪曲史實。

    但是,皇帝不能看當代史的慣例被唐太宗打破了,從此之後,很多歷史就被人為篡改,史官和皇帝之間開始了明爭暗鬥。然而,畢竟史官首先履行職責,再滿足帝王的要求,被逼之下,就發明了寫史的春秋筆法,比如將皇帝和貴戚的非正常死亡記錄為“暴死”,將一些皇帝見不得人的事情,用很隱晦的筆法表達,只要後人稍加考證,那些隱藏在背後的歷史就會大白天下。

    可以這麼說,在古代,因為生命受到威脅而故意發明一種隱晦的歷史記錄方法的人,也可以稱之為“歷史發明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陽過以後胸悶氣短多久可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