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zdl

    增加一個屁,只能靠天吃飯,風調雨順了多收點,遇上乾旱餓死了。

    誰跟你說糧食翻一倍?睜眼說瞎話。糧食能增長一倍,我們還用大量進口糧食嗎?應該是出口糧食了。事實證明,你是說謊話不打草稿啊,就是現在我們還在進口糧食。

  • 2 # 幸運糯米yd

    你不瞭解、不知道、不懂得!從60年代開始,就初步開始了科學種田。我西北農村,50年代以前,我們這裡旱地種小麥禾尚頭,正常年份畝產二百斤左右。60年代,旱地變水澆地,引種小麥阿伯,畝產在四百斤左右。70年代,引種小麥墨葉丶黑卡,畝產在四、五百斤,還試種過冬小麥,畝產更高,在六百斤左右,高的還有達到八百斤的,由於冬小麥種植工序多,與秋收相沖突,後來就沒再種。還引種了玉米,搞帶狀種植。化肥也是從60年代後期使用,70年代數量增加,品種也增多,糧食產量持續不斷增長!

  • 3 # 火眼金睛LZ

    同意老頭的答覆。我是74年下鄉,77年回城的知青。那時生產隊就每年派人到海南制種(公社組織)。我們小隊有一個縣級玉米制種基地,我還在裡面幹了兩年。當時大田小麥產量四五百斤,玉米千斤左右。化肥是按面積指標供,制種基地翻倍,隊上願意搞制種基地就是看上了那些化肥。結果種子畝產五百多斤,一斤頂兩斤小麥公糧任務。把隊長笑翻了。

  • 4 # 老頭156934080

    答:你是被那些詆譭抹黑,毛澤東時代的人忽悠了,你被他們洗啦,為什麼呢?

    (二)我告訴你,實際上農村早在改革開放之前,先進的制種技術就已經有了。

    比如說,早在一九七四年,我們村就從山東省農科院,引進了泰山一號小麥新品種,替換了傳統的全交小麥品種,到了一九七六年,我村又從煙臺農科所,引進了菸農十五小麥新品種,因此,我們自從種上了這些小麥新品種之後,生產隊的小麥畝產量,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再比如說,我們村早在七十年代初,農業學大寨時期,就成立了農業科學技術試驗隊,於一九七二年,就成功的雜交岀來了,林育一號,二號,三號玉米新品種,在全村二十一個生產隊推廣使用。

    以上這些鐵的歷史事實,就足以證明,你說的當年分田單時期,農民都是利用傳統種子種地,這是個沒有歷史根據的偽命題。

    (三)關於分田單幹之後,農民沒有錢買肥料的問題,實際上你們這些人說話,總是自相矛盾,為什麼?你們不是常說,是分田單幹才使得農民富起來了嗎?怎麼可能存在著富起來的農民,沒有錢買化肥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四)你們說是分田單幹的原因,才使得糧食增產一倍,可是我看到的並不是這樣。

    比如說,我們村是在一九九九年,才解散了生產隊,而實際是我們村早在七十年代中期,糧食畝產量就已經《過黃河》《跨長江》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生產隊裡的糧食畝產量,就又翻了一番,你認為我們走集體化道路,讓糧食產量翻了一番,這與分田單幹道路有關係嗎?我看是沒有半點關係,你認為呢?

    (2023年4月7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主播貓九醬和SOL的情感瓜葛驚動爐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