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鑫媽向前衝

    根據尤瓦爾·赫拉利(這個名字會在全文出現三次)在《未來簡史》裡的預測,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似乎遠超人類自身的進步速度,絕大多數人將會淪為“無價值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會進化成“神人”。

    翻譯成人話,就是大多數的職業可以被機器取代。比如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司機就可以被取代,加油站的活也不需要人去做了等等。而只有少數人會從事機器玩不轉的工作,形成一個所謂的“神人”(赫拉利語)圈。

    說到這裡,我們肯定會想,那肯定是什麼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我讓孩子學什麼啊。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決勝未來的6大能力》中,介紹了6種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娛樂感和意義感。翻譯成人話就是:在不遙遠的未來活的好的人應該是——有品位,會講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兒,會玩兒,而且有點自己的小追求。

    這六條看起來很難對不對,感覺每個都能對應好幾個培訓班是不是?其實我覺得這六條說的是“神人”的必備技能。我們可以去追求但不能強求。畢竟全世界人口那麼多,登頂的只有那幾個。因此,在一個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能力,能夠有意義的去快樂。

    具體來說,我覺得要讓孩子具備如下能力(但不限於以下三點):

    1.自己做選擇。

    在中國,我們很多人的成長路徑是:

    家長彈盡竭慮給找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高考時全家總動員(沒孩子的事)多方打聽選學校選專業…快畢業了全家總動員(沒孩子的事)給孩子安排個工作…家長做主買套房子…全家總動員(沒孩子的事)給安排相親…辦婚事生孩子…再去大家小家攪和在一起養孩子…

    是不是好多次的“沒孩子的事”?估計很少有人在前半生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吧。但是,如果上半輩子都不讓孩子去主動選擇,去體會糾結時的取捨,去體會成功選擇時的快樂,去吸取失敗選擇時的教訓,所有都是push,都是被動式而不是發自內心的,他哪來的幸福與快樂?更不用說,父母老去後的下半輩子,孩子獨立面對世界,面對職場風雲變幻真要做選擇時,他沒有任何做選擇的經驗,如何應對人生的波濤?

    只有發自內心的去選擇,並承擔選擇的代價,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才能幸福快樂。

    2.學會去學習

    我們都知道,知識的保鮮期越來越短。據說以前,一個本科生在學校學的東西可以在社會上用3年,研究生學的東西可以用5年,博士生可以用10年。可是,現在呢?不管你是什麼生,只要你一畢業,你上學學的東西基本都過時了。世界每時每刻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實畢業時世界變了還不恐怖,因為你還有著學生的學習慣性,轉型也容易。最嚇人的是,人到中年,世界開始讓機器寫程式碼了,程式猿們要麼失業,要麼被迫轉型。(不是危言聳聽哦,據說矽谷已經在探索使用人工智慧寫程式碼了)。

    面對一個如此“悲壯”的未來,赫拉利(就是《未來簡史》的作者)給了一條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一輩子不斷學習,不斷打造全新的自己。

    透過學習,獲得不斷適應變化的自信。

    透過學習,獲得不斷適應變化的能力。

    3.對世界充滿善意

    如果你對未來悲觀,對生活滿是失望,認為未來死氣沉沉充滿灰暗,那麼你傳遞給孩子的,是“混日子”的資訊,是熬過討人厭的高考獲得人生解放,是畢業努力買房結婚生子從此人生畫上句號。就像尼采說的,多數人25歲就死了,到75歲才埋。

    如果你對未來樂觀,對生活滿是希望,認為未來Sunny普照春暖花開,那麼你傳遞給孩子的,是“愛生活”的資訊,是去嘗試,去創造,去探索,去體驗精彩。一切都是面向未來的,所以你對於未來世界的信念,就是最重要的教育信念。

    所以,報幾個培訓班不重要,孩子會不會講故事、有沒有經常泡美術館音樂廳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要會主動選擇、主動學習、願意挑戰、期待未來、熱愛世界。這樣,孩子才會持續的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索尼在E3釋出會上,搬出了哪些大作,都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