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恆心飄香

    苦命的孩子。漢昭帝是漢武帝的第六個兒子,也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有一句話叫“小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再加上他自小聰明伶俐、做派有點像漢武帝,所以漢武帝很喜歡他。童年的漢昭帝,有媽媽疼爸爸愛,應該非常快樂的。

    可是好景不長,8歲時他的父親漢武帝駕崩,更嚴重的是漢武帝駕崩前,因害怕太后專權,把他媽媽拳夫人殺了,可憐漢昭帝,小小的年紀成了孤兒。雖然貴為皇帝,可畢竟還是個孩子,他需要父母的愛,哪怕是僅有母愛也行,但那隻能是奢望。缺少父母愛的滋潤,漢昭帝的內心一定是苦的。

    睿智的君王。上官桀和桑弘羊想逼霍光退位,在霍光休假時,以燕王劉旦的名義給漢昭帝寫了一封信,告發霍光檢閱部隊,有造反之心,想以此搬倒霍光。沒曾想,漢昭帝把告發信留置不去處理。霍光知道後不敢上朝。漢昭帝就派人去叫。霍光等待處理時,漢昭帝卻說,這封信是假的,燕王在封地,離京城很遠,你檢閱部隊的事也就十天左右時間,燕王怎麼可能這麼快知道信,並且寫信送到京城。派人去查,送信人果然已經嚇跑了。

    公元前80年,上官桀等人陰謀敗露後,孤注一擲,準備讓鄂邑公主宴請霍光,然後用毒藥害死霍光,殺掉漢昭帝。漢昭帝瞭解情況後,派霍光立即採取行動,先發治人,逮捕了上官桀等人,平定了叛亂。

    不疑的用人。漢武帝駕崩,把皇位留給了漢昭帝。漢昭帝年幼,漢武帝給他留下了三個輔政大臣,一個是霍光,一個是桑弘羊,一個是上官桀。桑弘羊和上官桀要沿用漢武帝的老路,而霍光要讓老百姓休養生息,顯然霍光是對的。漢武帝時期的窮兵黷武,大漢朝已經千瘡百孔,政權搖搖欲墜,不改變政策天下就要大亂。

    漢昭帝用霍光,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相信霍光,既使親政後,還將軍政大全委託給霍光。霍光也不負所望,使大漢王朝走出了危機,出現中興局面。“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成為歷史美談。

    其實我們反過來想想,漢昭帝不相信霍光又能相信誰呢?這個世界上他舉目無親。相信霍光多少也有點無奈成分。

    如果昭帝能長壽,定會做出更大成績來,可惜天不隨人願,早早就把他帶走了。

  • 2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大漢王朝最尊貴的過客。

    皇位本來和他沒多大關係。但這風雲就是在不斷的變化。那個比他大很多、當了很多年太子的衛太子劉據,在漢武帝晚年因為巫蠱之禍自殺,受到牽連的包括基本所有衛家的成員。劉據的孩子、妻子也都自殺。留下的只有襁褓中的一個孫子,被投入監獄之中。多虧負責管理監獄的邴吉同情衛太子,讓獄中女囚照顧這個皇曾孫。衛太子的孫子得以保全。

    漢武帝本來兒子就不算多,除了這位當了30年被屈死的太子劉據之外,還有五個。其中有早夭的、有不堪大任的,有心情太急迫被武帝訓斥“覬覦皇位”的。中間這四個就都出局了。只剩下最小的兒子劉弗陵。

    愛屋及烏。老年漢武帝得到美女鉤弋夫人後十分寵愛,並生下小兒子劉弗陵。老來得子,加上寵愛孩子的母親,這個孩子喜愛程度可想而知,常對人誇耀:“弗陵類我”。

    漢武帝對於這個孩子的評價是“壯大多智”,就是比一般小孩長的高大壯實,還特聰明。

    武帝在去世前,以“主少母壯”的顧慮殺鉤弋夫人後,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輔政。安排好一切後,武帝撒手人寰。

    一個八歲的孩子,失去了父親,又失去了母親,就是貴為天子又如何?

    “子少母壯”要顧慮,“主少國疑”呢?權臣呢?可想而知,輔政大臣之間的爭鬥也是不會少的。四位輔政大臣中金日磾去世的早,沒有捲入,其他三人分成兩派。霍光是孤家寡人。在另一派發起的各種進攻中,劉弗陵鑑定地支援了霍光,平定了叛亂,保持了那個時期政權的穩定。漢武帝作為一個老道的政治家,眼光還是挺獨到的。這個孩子很穩得住。

    不過,劉弗陵很快就從“壯大”變成了“多病”。沒有來得及勤政、甚至都沒有留下子嗣就去世了。

    也許,他內心中無數次計劃著自己勤政後如何如何,但上天沒有給他執政展示才華的機會。他只是大漢王朝中最尊貴的過客。

  • 3 # 思維館

    能評價一下漢昭帝嗎

    “昭帝甫十四而能明燕書之詐。昔人謂成王有慚德,固矣。雖然,昭帝止於昭帝,而成王進德,遂至學有緝熙於光明之盛。”漢武帝有六子:長子劉據,次子齊懷王劉閎,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及少子劉弗陵。

    劉弗陵母親是趙婕妤,即鉤弋夫人,傳說劉弗陵為其母懷胎十四月而生,與上古堯帝遙相呼應,其所生之門被稱為“堯母門”——當然,這種傳說事蹟歸神仙管,咱凡人傳一傳謠言便了。

    漢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武帝年邁,為手下欺瞞逐步演出巫蠱之禍,其中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自殺,武帝事後追究責任,朝廷上層政治人物大量落馬,江山一時為之動盪,武帝也因此亂了心思,數年不再立太子。不久,燕王劉旦以入宮護衛為條件請東宮之位引武帝震怒,廣陵王劉胥為人奢靡無甚法度為武帝不取,而昌邑王劉髆受其舅父李廣利牽連,後又早武帝一年去世,劉弗陵年紀又太小——看上去繼承人不在少數的情形居然產生了斷層。

    劉弗陵年紀尚小,卻表現得聰明伶俐,武帝無奈之下對其抱很大期望,為防自己百年之後呂后之事重演,遂賜死劉弗陵的生母鉤戈夫人。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武帝將劉弗陵立為皇太子,著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輔佐幼子。幾日後,武帝去世,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

    昭帝十二歲時,鄂邑長公主為其選後。上官安欲以六歲女兒入宮,霍光持反對意見;上官安透過走鄂邑長公主情夫丁外人的關係達成所願,欲給丁外人求個列侯,霍光以其無功駁回;桑弘羊欲以職權為子弟求官也被霍光阻止。武帝留下的輔佐班子與霍光之間積怨已深,旁邊又有個垂涎皇位的劉旦虎視眈眈,於是眾人一拍即合,欲幹掉霍光,廢去昭帝。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上官桀乘霍光休沐的機會將準備構陷霍光謀反的奏章遞到了皇帝面前,不料被昭帝壓下不發。霍光得到訊息,次日早朝時只站在“周公輔成王圖”畫室中,不去上朝,上官桀遂進言,說霍光反心敗露這才不敢上朝。昭帝召來霍光,向他表達了信任,言語間甚至談及劉旦的意圖,並下令嚴查些事,上官桀集團由是惴惴不安。

    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等人慾興武裝政變,遂請長公主設宴邀請霍光,藉機將其斬殺。鄂邑長公主辛稻田使者燕倉向大司馬楊敞告密,輾轉捅到了皇帝面前,於是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身死族滅,長公主、劉旦等人畏罪自殺,上官一脈僅年僅九歲的皇后得以倖免。

    《漢書•卷七昭帝紀第七》載:昔周成以孺子繼統,而有管、蔡四國流言之變。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亂之謀。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時以成名,大矣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給自己的本田Crider改下音響,要好聽點的,有好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