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未擇之路》上映。該片曾榮獲了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獎,並被影迷們稱為“中國式西部公路片”。
縱觀中國電影,少有影片花大篇幅去刻畫卡車司機及其生活。而本片的上映讓人欣喜,一方面社會對卡車司機的關注在提升,另一方面也讓更多的人有了視窗瞭解卡車司機。
片中不少場景展現了卡車司機的艱辛生活,但對於現實中的卡車司機來說,現實遠比電影更加殘酷~
看到這些場景,卡車司機們會熟悉得會心一笑。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啊!
電影裡
卡車司機拍攝
(上述卡車司機拍攝照片均來自安心驛站好站友)
女司機小眉面板黝黑,身著工裝,蓬頭垢臉,常年奔波在河西走廊,忙著裝貨、卸貨、趕路,幾天幾夜沒法洗澡。
而現實中的卡車司機,同樣被烈日曬得面板烏黑,每天駕車8小時以上,平均20多天才回一趟家。為了趕路,他們顧不上吃飯、睡覺,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頸椎病、腰痛與胃病是他們最普遍的三大職業病。
相比電影,現實更為艱難、殘酷。
電影中,二勇駕著他的小貨車暢通無阻。現實中,遮擋、汙損號牌,處以“兩百元罰款,記12分”處罰。
電影中,小眉的黃牌貨車四處拉貨。現實中,環保標準越來越嚴,此地禁行,那地限行。
電影中,二勇開車撞死了一頭羊,並將死羊扔在車廂裡。途中,他遇到羊主人,巧妙瞞過,逃之夭夭。
現實的另一個版本:羊主人馬路牧羊,專以羊碰瓷司機,撞死一頭羊要賠償幾千甚至上萬。不賠,一堆人圍著你。
安心驛站女司機宋玉蘭的故事可能更說明情況。宋玉蘭獨自一人駕著13米大貨車,走南闖北,經歷過緬甸槍戰,被困過青海雪山,獨闖過新疆沙漠。面對路上的孤單、無助,她只能把眼淚吞下。她說:“了不起的女司機稱讚背後,是多少的淚水和辛酸!”
電影《未擇之路》的創作源泉為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歌《未擇之路》:“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電影中,負債累累的二勇,在艱難的生活中,掙扎著選擇“是壞慫?不是壞慫?”最終他選擇了善良。
人生由一個個選擇鑄成的。碰瓷、偷油、偷貨、違規收費、貨主刁難,裝卸工欺負……面對現實生活的艱難,你是做一個滿腹牢騷的卡車司機,還是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卡車司機?路由你選,路由你鋪。
幸運的是,在安心驛站,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群卡車司機及他們的選擇。
他們在變態的工作環境中,依然向陽而生;他們勇擔起家庭的責任、社會貨運的責任;他們使命必達,互幫互助超過15000次;他們助力高考,幫扶貧困,搶險救災;他們以行動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和支援。
其實,在《未擇之路》上映前夕,中央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卡車司機的公益片《我們在路上》,最正能量的卡車司機,用行動詮釋了他們的選擇:公益之路。
在路上,我們都是行走的正能量。
最後,安姐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關心、關愛卡車司機,越來越多的優秀卡車司機題材作品出現,讓這個被忽視已久的群體,體面地工作和生活,得到應有的尊重。
中國有3000萬卡車司機。他們承載著近億人口的生計、全社會76%的貨運量,是一群具有家國情懷、人性光芒的群體。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懷。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卡車司機群體的需求,傳化慈善基金會發起“傳化·安心驛站”公益專案。在中國6000多家基金會實施的公益專案中,這是第一個專門服務於卡車司機的公益專案。
“傳化·安心驛站”以“助卡車司機車安、家安、心安”為使命,從以下方面為卡車司機提供公益服務:一)動員卡車司機組建社群——安心驛站,設驛站長和好戰友;二)開發專屬卡車司機的APP,搭建以互助為主要功能的線上平臺;三)每年投入數千萬元,面向加入安心驛站的卡車司機,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對遭遇特別困難者實施資助,普遍提供意外傷害等系列保險;在遭遇特大自然災害地區進行志願救災行動等,用系列公益元素啟用安心驛站社群;四)研究、出版《中國卡車司機年度報告》,反映卡車司機的狀況和訴求,提供政策建議;五)配置社工、律師、記者等資源,為安心驛站成員的成長提供志願支援。
傳化·安心驛站”已組建安心驛站253個,258名優秀卡車司機成為驛站長,10000餘名卡車司機成為好站友。以公益互助為核心,卡車司機們在安心驛站APP平臺上互動活躍,超過15000次求助均得到其他卡車司機的幫助。有關政府部門、卡車司機、媒體及公益組織對“傳化·安心驛站”專案獨特的公益視角、“網際網路+社群”的運營、良好的初試成效以及未來發展給予了積極評價和高度期待。
近日,電影《未擇之路》上映。該片曾榮獲了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獎,並被影迷們稱為“中國式西部公路片”。
縱觀中國電影,少有影片花大篇幅去刻畫卡車司機及其生活。而本片的上映讓人欣喜,一方面社會對卡車司機的關注在提升,另一方面也讓更多的人有了視窗瞭解卡車司機。
片中不少場景展現了卡車司機的艱辛生活,但對於現實中的卡車司機來說,現實遠比電影更加殘酷~
電影源於現實看到這些場景,卡車司機們會熟悉得會心一笑。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啊!
電影裡
卡車司機拍攝
電影裡
卡車司機拍攝
電影裡
卡車司機拍攝
(上述卡車司機拍攝照片均來自安心驛站好站友)
女司機小眉面板黝黑,身著工裝,蓬頭垢臉,常年奔波在河西走廊,忙著裝貨、卸貨、趕路,幾天幾夜沒法洗澡。
而現實中的卡車司機,同樣被烈日曬得面板烏黑,每天駕車8小時以上,平均20多天才回一趟家。為了趕路,他們顧不上吃飯、睡覺,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頸椎病、腰痛與胃病是他們最普遍的三大職業病。
現實比電影更殘酷相比電影,現實更為艱難、殘酷。
電影中,二勇駕著他的小貨車暢通無阻。現實中,遮擋、汙損號牌,處以“兩百元罰款,記12分”處罰。
電影中,小眉的黃牌貨車四處拉貨。現實中,環保標準越來越嚴,此地禁行,那地限行。
電影中,二勇開車撞死了一頭羊,並將死羊扔在車廂裡。途中,他遇到羊主人,巧妙瞞過,逃之夭夭。
現實的另一個版本:羊主人馬路牧羊,專以羊碰瓷司機,撞死一頭羊要賠償幾千甚至上萬。不賠,一堆人圍著你。
安心驛站女司機宋玉蘭的故事可能更說明情況。宋玉蘭獨自一人駕著13米大貨車,走南闖北,經歷過緬甸槍戰,被困過青海雪山,獨闖過新疆沙漠。面對路上的孤單、無助,她只能把眼淚吞下。她說:“了不起的女司機稱讚背後,是多少的淚水和辛酸!”
卡車司機的已擇之路電影《未擇之路》的創作源泉為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歌《未擇之路》:“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電影中,負債累累的二勇,在艱難的生活中,掙扎著選擇“是壞慫?不是壞慫?”最終他選擇了善良。
人生由一個個選擇鑄成的。碰瓷、偷油、偷貨、違規收費、貨主刁難,裝卸工欺負……面對現實生活的艱難,你是做一個滿腹牢騷的卡車司機,還是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卡車司機?路由你選,路由你鋪。
幸運的是,在安心驛站,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群卡車司機及他們的選擇。
他們在變態的工作環境中,依然向陽而生;他們勇擔起家庭的責任、社會貨運的責任;他們使命必達,互幫互助超過15000次;他們助力高考,幫扶貧困,搶險救災;他們以行動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和支援。
其實,在《未擇之路》上映前夕,中央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卡車司機的公益片《我們在路上》,最正能量的卡車司機,用行動詮釋了他們的選擇:公益之路。
在路上,我們都是行走的正能量。
最後,安姐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關心、關愛卡車司機,越來越多的優秀卡車司機題材作品出現,讓這個被忽視已久的群體,體面地工作和生活,得到應有的尊重。
關於 傳化·安心驛站中國有3000萬卡車司機。他們承載著近億人口的生計、全社會76%的貨運量,是一群具有家國情懷、人性光芒的群體。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懷。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卡車司機群體的需求,傳化慈善基金會發起“傳化·安心驛站”公益專案。在中國6000多家基金會實施的公益專案中,這是第一個專門服務於卡車司機的公益專案。
“傳化·安心驛站”以“助卡車司機車安、家安、心安”為使命,從以下方面為卡車司機提供公益服務:一)動員卡車司機組建社群——安心驛站,設驛站長和好戰友;二)開發專屬卡車司機的APP,搭建以互助為主要功能的線上平臺;三)每年投入數千萬元,面向加入安心驛站的卡車司機,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對遭遇特別困難者實施資助,普遍提供意外傷害等系列保險;在遭遇特大自然災害地區進行志願救災行動等,用系列公益元素啟用安心驛站社群;四)研究、出版《中國卡車司機年度報告》,反映卡車司機的狀況和訴求,提供政策建議;五)配置社工、律師、記者等資源,為安心驛站成員的成長提供志願支援。
傳化·安心驛站”已組建安心驛站253個,258名優秀卡車司機成為驛站長,10000餘名卡車司機成為好站友。以公益互助為核心,卡車司機們在安心驛站APP平臺上互動活躍,超過15000次求助均得到其他卡車司機的幫助。有關政府部門、卡車司機、媒體及公益組織對“傳化·安心驛站”專案獨特的公益視角、“網際網路+社群”的運營、良好的初試成效以及未來發展給予了積極評價和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