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出國過,但是對國外的卡車司機不是太瞭解,而大陸的卡車司機,姐想還是比較瞭解的。
可能姐的回答有點專業,但是我相信每一位看到的卡車司機兄弟都能一看就懂吧,姐也希望社會各界來關注咱們卡車司機兄弟。
在由我們基金會(傳化慈善基金會)於近期釋出《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1》(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第一本主要寫卡車司機的專項報告,對於我們瞭解卡車司機群體身份、洞悉中國社會結構及研究中國社會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1——卡車司機的群體特徵與勞動過程》封面
《報告》較全面地勾勒出中國卡車司機群體基本的人口社會學特徵,詳細描述並五個方面分析了其勞動過程的基本特點:
以下是《報告》的一些主要觀點內容,敬請查閱:
報告指出,卡車司機以男性為主(男性佔95.8%);平均年齡為36.6歲;已婚比重很高,未婚者僅佔5.7%;農村戶籍居多(佔79.1%),配偶也多為農村戶口(佔80.1%);受教育程度較低,初中教育程度佔57.7%,高中、職高和技校佔32.6%;近一半的卡車司機育有兩個孩子,65.8%的卡車司機最大(或唯一)孩子年齡在15歲以下,這表明他們承受著較為沉重的養家負擔。車司機工作強度較大,每天駕車平均時間在8-12小時的佔42.1%,12小時以上的佔9.2%。很多司機為了行車方便常常在夜間上路工作。長期、繁重的勞動,加上不規則的進餐和休息,使得卡車司機往往罹患各種疾病。樣本資料表明,32.77%的卡車司機患有頸椎病;23.5%的卡車司機患有胃病;22.71%的卡車司機患有腰痛。
卡車司機2016年全年的平均收入為10.7萬元。他們對自己的收入情況普遍表示不滿意。65.6%的卡車司機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下層。與此相應,有38.8%的卡車司機準備放棄這一職業,風險高、成本高和收入不穩定是促使卡車司機打算放棄這一職業的主要原因。此外,高達95.8%卡車司機不願意讓子女從事這一職業。
報告指出,影響卡車司機的主要制度有:道路交通管理制度、行業制度/政策和環保政策。雖然許多制度的制定和執行為營造良性有序的社會環境所必需,但它們帶來的一些非意向性後果嚴重影響到卡車司機的工作和生計。
就道路交通管理制度而言,高額的車輛通行費和各類罰款構成卡車司機的主要成本支出;日益增多的限行規定影響到貨源的獲取,繞道行駛不僅延誤了時間而且增加了燃油費等相關支出;“9.21”新政以來各種治理超限、超載的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雖然從長遠來看有利於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短期內卻造成卡車司機的運輸成本上升;扣分和駕駛證降級制度則對卡車司機的家庭生計構成更直接的威脅。
關於行業制度/政策,研究報告主要從市場準入、掛靠、行政管理、車型標準化、汽車貸款、稅收等六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由於市場準入門檻低,大量貨車進入市場導致運力過剩,運費被不斷壓低;掛靠作為一種行業慣例,存在許多不規範之處,卡車司機的權益因此受到損害;公路貨執行政管理的多種弊端為卡車司機帶來諸多不便,但隨著一系列改革新政的推行將逐步去除;車型標準化、汽車購置貸款比例調整等政策也從多個維度對卡車司機產生影響。
為了治理大氣汙染,近年來環保政策頻繁出臺並被嚴格執行,這對卡車司機的衝擊非常之大。大量企業關停並轉導致卡車司機的貨源減少;煤炭運輸從公路轉向鐵路,使得因為去產能而受創的運煤車雪上加霜;排放標準的加速升級提高了運營成本(如加裝DPF,提高燃油品質等),也使得各類貨車更頻繁地面臨限行/禁行,接受更嚴苛的排放檢測,並時刻面臨著被報廢和淘汰的厄運。
報告指出,在對卡車司機的勞動過程和相關制度分析的基礎上,可以針對九個具體相關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一是逐步有序地推進非標車型淘汰。建議對於私自非法改裝的車輛,嚴格按照法規要求限時退出,相關損失由車主自行承擔;對於由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法”非標車輛以及原來“合法”、新規釋出後變成“不合法”的車輛,由政府和廠家酌情予以補貼;
二是穩步推進車輛環保升級。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對進行報廢的國3、國4車輛給予合理的補償,避免激化社會矛盾;
三是繼續整治公路“三亂”,規範路檢執法,清理不合理收費。具體措施包括擴大行政公開範圍,公開地方財政,保證投訴渠道暢通等;四是簡化辦證、審驗程式,爭取實現全國範圍的異地辦理;
五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偷油、偷貨、“碰瓷”現象。具體措施包括為執法部門提供相應的專項經費,市場管理部門對銷售盜搶貨物/油料的地下市場進行嚴厲打擊等;
六是提升高速公路休息區、物流港的服務質量,在國道沿線增設標準服務站;七是嚴防疲勞駕駛,關注卡車司機健康;八是謹慎實施無車承運人制度。防止一家獨大,避免新經濟形式的介入擾亂貨運市場秩序,適度保護作為弱者的卡車司機群體的利益;
九是加強對卡車司機的去除“汙名”行動。
中國有3000萬卡車司機。他們承載著近億人口的生計、全社會76%的貨運量,是一群具有家國情懷、人性光芒的群體。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懷。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卡車司機群體的需求,傳化慈善基金會發起“傳化·安心驛站”公益專案。在中國6000多家基金會實施的公益專案中,這是第一個專門服務於卡車司機的公益專案。
“傳化·安心驛站”以“助卡車司機車安、家安、心安”為使命,從以下方面為卡車司機提供公益服務:一)動員卡車司機組建社群——安心驛站,設驛站長和好戰友;二)開發專屬卡車司機的APP,搭建以互助為主要功能的線上平臺;三)每年投入數千萬元,面向加入安心驛站的卡車司機,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對遭遇特別困難者實施資助,普遍提供意外傷害等系列保險;在遭遇特大自然災害地區進行志願救災行動等,用系列公益元素啟用安心驛站社群;四)研究、出版《中國卡車司機年度報告》,反映卡車司機的狀況和訴求,提供政策建議;五)配置社工、律師、記者等資源,為安心驛站成員的成長提供志願支援。
“傳化•安心驛站”為驛站長、好站友發放激勵金、救助金、保險、車貼、服裝等。以公益互助為核心,以安心驛站APP平臺,卡車司機們互動活躍。有關政府部門、卡車司機、媒體及公益組織對“傳化·安心驛站”專案獨特的公益視角、網際網路+社群的運營、良好的初試成效以及未來發展給與積極評價和高度期待。
姐出國過,但是對國外的卡車司機不是太瞭解,而大陸的卡車司機,姐想還是比較瞭解的。
可能姐的回答有點專業,但是我相信每一位看到的卡車司機兄弟都能一看就懂吧,姐也希望社會各界來關注咱們卡車司機兄弟。
在由我們基金會(傳化慈善基金會)於近期釋出《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1》(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第一本主要寫卡車司機的專項報告,對於我們瞭解卡車司機群體身份、洞悉中國社會結構及研究中國社會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1——卡車司機的群體特徵與勞動過程》封面
《報告》較全面地勾勒出中國卡車司機群體基本的人口社會學特徵,詳細描述並五個方面分析了其勞動過程的基本特點:
第一個方面揭示了“自僱體制”造成的卡車司機的基本身份特點;第二個方面以“在路上”為題,揭示卡車司機的流動性和原子化的勞動形態;第三個方面在“四海為家”的標題下,探討了卡車司機生產與再生產、工作與生活彼此融合的特徵;第四個方面講述了以男性為主的卡車司機世界裡滋長出的特殊的“男性氣質”,作為文化符碼伴隨勞動過程始終;第五個方面則揭示了卡車司機特有的、最主要的團結形式,即“虛擬團結”。以下是《報告》的一些主要觀點內容,敬請查閱:
卡車司機性別不均衡,工作強度較大卻收入不佳報告指出,卡車司機以男性為主(男性佔95.8%);平均年齡為36.6歲;已婚比重很高,未婚者僅佔5.7%;農村戶籍居多(佔79.1%),配偶也多為農村戶口(佔80.1%);受教育程度較低,初中教育程度佔57.7%,高中、職高和技校佔32.6%;近一半的卡車司機育有兩個孩子,65.8%的卡車司機最大(或唯一)孩子年齡在15歲以下,這表明他們承受著較為沉重的養家負擔。車司機工作強度較大,每天駕車平均時間在8-12小時的佔42.1%,12小時以上的佔9.2%。很多司機為了行車方便常常在夜間上路工作。長期、繁重的勞動,加上不規則的進餐和休息,使得卡車司機往往罹患各種疾病。樣本資料表明,32.77%的卡車司機患有頸椎病;23.5%的卡車司機患有胃病;22.71%的卡車司機患有腰痛。
卡車司機2016年全年的平均收入為10.7萬元。他們對自己的收入情況普遍表示不滿意。65.6%的卡車司機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下層。與此相應,有38.8%的卡車司機準備放棄這一職業,風險高、成本高和收入不穩定是促使卡車司機打算放棄這一職業的主要原因。此外,高達95.8%卡車司機不願意讓子女從事這一職業。
三大制度影響卡車司機的工作和生活報告指出,影響卡車司機的主要制度有:道路交通管理制度、行業制度/政策和環保政策。雖然許多制度的制定和執行為營造良性有序的社會環境所必需,但它們帶來的一些非意向性後果嚴重影響到卡車司機的工作和生計。
就道路交通管理制度而言,高額的車輛通行費和各類罰款構成卡車司機的主要成本支出;日益增多的限行規定影響到貨源的獲取,繞道行駛不僅延誤了時間而且增加了燃油費等相關支出;“9.21”新政以來各種治理超限、超載的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雖然從長遠來看有利於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短期內卻造成卡車司機的運輸成本上升;扣分和駕駛證降級制度則對卡車司機的家庭生計構成更直接的威脅。
關於行業制度/政策,研究報告主要從市場準入、掛靠、行政管理、車型標準化、汽車貸款、稅收等六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由於市場準入門檻低,大量貨車進入市場導致運力過剩,運費被不斷壓低;掛靠作為一種行業慣例,存在許多不規範之處,卡車司機的權益因此受到損害;公路貨執行政管理的多種弊端為卡車司機帶來諸多不便,但隨著一系列改革新政的推行將逐步去除;車型標準化、汽車購置貸款比例調整等政策也從多個維度對卡車司機產生影響。
為了治理大氣汙染,近年來環保政策頻繁出臺並被嚴格執行,這對卡車司機的衝擊非常之大。大量企業關停並轉導致卡車司機的貨源減少;煤炭運輸從公路轉向鐵路,使得因為去產能而受創的運煤車雪上加霜;排放標準的加速升級提高了運營成本(如加裝DPF,提高燃油品質等),也使得各類貨車更頻繁地面臨限行/禁行,接受更嚴苛的排放檢測,並時刻面臨著被報廢和淘汰的厄運。
九大對策建議改善卡車司機工作環境報告指出,在對卡車司機的勞動過程和相關制度分析的基礎上,可以針對九個具體相關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一是逐步有序地推進非標車型淘汰。建議對於私自非法改裝的車輛,嚴格按照法規要求限時退出,相關損失由車主自行承擔;對於由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法”非標車輛以及原來“合法”、新規釋出後變成“不合法”的車輛,由政府和廠家酌情予以補貼;
二是穩步推進車輛環保升級。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對進行報廢的國3、國4車輛給予合理的補償,避免激化社會矛盾;
三是繼續整治公路“三亂”,規範路檢執法,清理不合理收費。具體措施包括擴大行政公開範圍,公開地方財政,保證投訴渠道暢通等;四是簡化辦證、審驗程式,爭取實現全國範圍的異地辦理;
五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偷油、偷貨、“碰瓷”現象。具體措施包括為執法部門提供相應的專項經費,市場管理部門對銷售盜搶貨物/油料的地下市場進行嚴厲打擊等;
六是提升高速公路休息區、物流港的服務質量,在國道沿線增設標準服務站;七是嚴防疲勞駕駛,關注卡車司機健康;八是謹慎實施無車承運人制度。防止一家獨大,避免新經濟形式的介入擾亂貨運市場秩序,適度保護作為弱者的卡車司機群體的利益;
九是加強對卡車司機的去除“汙名”行動。
關於安心驛站中國有3000萬卡車司機。他們承載著近億人口的生計、全社會76%的貨運量,是一群具有家國情懷、人性光芒的群體。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懷。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卡車司機群體的需求,傳化慈善基金會發起“傳化·安心驛站”公益專案。在中國6000多家基金會實施的公益專案中,這是第一個專門服務於卡車司機的公益專案。
“傳化·安心驛站”以“助卡車司機車安、家安、心安”為使命,從以下方面為卡車司機提供公益服務:一)動員卡車司機組建社群——安心驛站,設驛站長和好戰友;二)開發專屬卡車司機的APP,搭建以互助為主要功能的線上平臺;三)每年投入數千萬元,面向加入安心驛站的卡車司機,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對遭遇特別困難者實施資助,普遍提供意外傷害等系列保險;在遭遇特大自然災害地區進行志願救災行動等,用系列公益元素啟用安心驛站社群;四)研究、出版《中國卡車司機年度報告》,反映卡車司機的狀況和訴求,提供政策建議;五)配置社工、律師、記者等資源,為安心驛站成員的成長提供志願支援。
“傳化•安心驛站”為驛站長、好站友發放激勵金、救助金、保險、車貼、服裝等。以公益互助為核心,以安心驛站APP平臺,卡車司機們互動活躍。有關政府部門、卡車司機、媒體及公益組織對“傳化·安心驛站”專案獨特的公益視角、網際網路+社群的運營、良好的初試成效以及未來發展給與積極評價和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