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梳順工
-
2 # 西山驛磐石
在三國演義中,當街亭失守之後,諸葛亮安排蜀軍全線撤退,在蜀軍軍事撤退的同時,民政方面也具體安排。
先是急喚關興張苞:各引三千精兵,往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只鼓譟吶喊,以為疑兵。令張翼先引軍去修理劍閣以備歸路。又令心腹人往天水安定南安三郡,讓軍民人等一起避入漢中,讓人專門去接姜維老母進入漢中。
從諸多行動中可以看到,當街亭列柳城等地蜀軍兵敗之後,諸葛亮實際上安排的是一次蜀漢階段性的總退卻,其中所有手段,尤其是遷移三郡官吏百姓的手段,既不是善舉也不是暴政,只是當時戰爭中,爭奪人口一種常見手段而已。
說是善意,百姓遷入漢中後,很大程度上會得到妥善安置,生產生活秩序必定會迅速恢復,說是暴政,畢竟對於那個時代人來說,故土難離,千里遷移,不僅困難重重,而且蜀軍的手段也必然是一言難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那個時代來說,人口意味著兵員,財富等等一系列的增減,遷移人口,拆毀城市,在削弱敵人的同時增強自己,乃是封建時代有效的常用的戰爭辦法,古往今來時長有所出現。
不僅是諸葛亮,即使是後世皇太極,也在不斷繞道入關的過程中樂此不疲。一方面自家人口大增,國力日漸增強,另一方面讓明朝京畿地區一片荒蕪,面對清兵入關毫無還手之力。大清朝最終入主中原,這一系列前期入關劫掠和削弱,也是功不可沒的。
-
3 # 狼煙一九三一
先看原著:忽報馬到來,說:“街亭、列柳城,盡皆失了!”孔明跌是長嘆曰:“大事去矣!,此吾之過也!”急喚關興、張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擊,只鼓譟吶喊,為疑兵驚之。彼當自走,亦不可追。待軍退盡,便投陽平關去。”又令張翼先引軍去修理劍閣,以備歸路。又密傳號令,叫大軍暗暗收拾行裝,以備近程。又令馬岱、姜維斷後,先伏于山谷之中,待諸軍退盡,方始退兵。又差心腹人,分路報與天水、安定三郡官吏軍民,皆入漢中。又遣心腹人到冀縣搬取姜維老母,送入漢中。
透過原著我們知道,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軍民,都已歸順蜀漢,且並不是驅趕,這是諸葛亮善於治國的表現,我們還可以從“七擒孟獲”中得知,諸葛亮是善用攻心之術,連冥頑不化的蠻夷盂獲都甘心歸漢,何況同為大漢之人,諸葛亮打的旗幟是漢朝,這叫名順。人心思漢,諸葛亮打下這三郡之後施行的一定是善政,因為是善政百姓才會隨諸葛亮走。注意遷這三郡諸葛亮用的是心腹人,而不是下達的指今,這些心腹人是一人一馬單獨行動與地方官紳一同協商辦理的,這些軍人也不是野戰軍,而是地方維持治安協助郡守的少量衛戍部隊,透過移民使百姓免受戰亂之苦,怎麼成了暴行呢?
故人說:“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百姓是本,有本在,即使再難總有再翻身的那一天。如果本不在了,那麼即使眼前利益慾望得到滿足也會很快失去。
我們試想,讓這三郡百性自主決擇,不用司馬懿打過來,這三郡內部都的亂起來,到那時沒有人組織,漫山遍野都是四散奔逃的人,你爭我奪,人相踐踏,如果有人再從中作亂,豈不是真正的暴行?
諸葛亮有組織,有次序,有目標,有目的地,有計劃的撤退,保護了百姓的生命安全,怎麼成了暴行呢?
此論不成立!
-
4 # 老夫常談
其實那時地廣人稀,人口是國家重要資源,也是國家是否強盛的重要因素。所以客觀的說,諸葛亮此舉只是為國家利益考慮,根本算不上是善舉。因為這些百姓就是魏國統治下,魏國統治者也不可能對這些百姓施暴政傷害這些百姓。但諸葛亮此舉也算不上是暴政,因為諸葛亮這個政治家也不是施暴政之人。說明白點諸葛亮撤退三郡帶走幾十萬百姓,就是為國家利益出發搶奪人口資源。
回覆列表
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在撤退時帶走三郡幾十萬百姓,是善舉還是暴政?我認為不但是善舉,而且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取得的最重要的成績之一。這對於這三郡百姓的安居樂業、對於蜀漢國家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得從時代的大背景等等慢慢道來。
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代背景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就指出了佔領荊襄、西進巴蜀以呈三國鼎立之勢,然後徐圖中原進而一統天下的宏偉藍圖。可惜到半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猛張飛急躁白送性命,劉備怒伐東吳命喪白帝城,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使蜀漢國勢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面對國弱民少、內憂外患連綿不絕之際,諸葛亮及時整治大陸政治、安民撫民大力發展經濟,時刻籌備著完成先帝遺願,即北伐中原統一神州完全恢復漢室江山。
要北伐,必須得先穩定後方,於是諸葛亮親自率軍南征,上演了七擒孟獲的經典傳奇。
平定南方後不久,恰好魏文帝曹丕病死,其子曹睿的皇位還沒有焐熱,這正是北伐的大好時機。沒料到作為曹丕臨死前四大託孤大臣之一的司馬懿晉升為驃騎大將軍,主動上表鎮守雍、涼二州,和蜀國對峙。
縱觀帥哥諸葛亮六出祁山,其最大的苦主非司馬懿莫屬!這從他一聽到司馬懿出鎮雍、涼二州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一二:
早有細作飛報入川。孔明大驚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餘皆不足慮;司馬懿深有謀略,今雍、涼兵馬,尚訓練成功,必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
為了去掉眼中釘肉中刺,諸葛亮採用馬謖反間計,使魏主罷免了司馬懿的官職打發回老家當富家翁去了。
經過一頓操作猛如虎,諸葛亮終於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北出祁山,開始了一生中最壯烈最重要的第一次北伐。細心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會發現,諸葛亮六次北伐中第一次所佔的篇幅高達五分之二以上。由於經過長期精心準備,諸葛亮是抱著定能開疆拓土的信心決心而來的。
事實也正如諸葛亮的預期那樣,蜀兵很快就佔領了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正當諸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於兩軍陣前罵死王朗、大敗曹真、原先叛往魏國的孟達將獻上庸、金城、新城之際,魏主曹睿卻重新起用司馬懿。這對於諸葛亮來說無異於受到了當頭一棒。
馬謖失街亭自古英雄所見略同。諸葛亮和司馬懿對於小小街亭的重要性都瞭如指掌。先看看司馬懿怎麼說:
吾素知秦嶺之西,有一條路,地名街亭;旁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處皆是漢中咽喉。諸葛亮欺子丹(即曹真)無備,定從此進。吾與汝徑取街亭,望陽平關不遠矣。亮若知吾斷其街亭要路,絕其糧道,則隴西一境,不能安守,必然連夜奔回漢中去也……亮必被吾擒矣!
諸葛亮對於街亭的重視程度比敵手司馬懿還要多幾倍。他在分派任務時對眾將與參謀說過這樣的話:“街亭雖小,干係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當馬謖主動請纓往守街亭並甘願立下軍令狀時,諸葛亮又是不惜婆婆媽媽的叮囑了一大堆的話。不但讓馬謖領二萬五千的大軍前去駐守,還派久經沙場考驗的上將王平相助。對王平又囑咐了幾籮筐的話,讓其在安營紮寨後立馬就畫成地理形狀圖火速送來。
王平和馬謖剛出發不久,因想著王、馬二人兵馬還略顯單薄,又派高翔領一萬人馬到街亭東北的列柳城屯紮,形成犄角之墊,在街亭危險時可以及時救援。這樣兩支兵馬加起來已達到三萬五千,按說已經足以守住小小的街亭了,但為了保險起見,又特派作為蜀軍先鋒的魏延領另一支人馬去街亭之後屯紮,作為救援預備隊。
卻說馬謖和王平率兵到街亭後,兩人意見發生了矛盾。自高自大的馬謖堅持帶兵到高山上駐紮喝西北風,而身經百戰的王平則主張屯駐於兩山之間險要之地,並迅速壘築土城防禦魏兵。但終於是胳膊扭不過大腿,馬謖自引兩萬兵到山上喝西北風去了,只勉強留下可憐的五千兵士給王平駐紮在要道之上。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就是魏兵輕而易舉的佔領了街亭和列柳城,蜀兵大敗而逃損失慘重!這主要責任當然是落在誇誇其談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身上了。
為什麼說諸葛亮撤三郡百姓入漢中是利國利民的大善舉?在幾千年前,中國的古先賢們就知道“民為邦本”的道理。國家國家,若是連人都沒有,那還哪來的家和國?用現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前半輩子孤窮慘淡如飄蓬的梟雄劉備深知人民的重要性,以至於當年在被曹操追趕到至為危急時刻,仍舊堅持帶著樊城十多萬百姓渡江向江陵逃難不肯捨棄。到性命都快要保不住時依然淚流滿面的對規勸自己逃生的部將們說:
“舉大事者必以民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
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的諸葛亮,對於人民的作用自然也是萬分看重。當他得知自己一直倚重的馬謖丟了街亭後,雖慌而不亂,佈置軍隊有序撤退的同時,馬上派出心腹之人報與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軍民,讓他們都進入蜀國漢中去。至於這三郡百姓是不是達到幾十萬,則是另說了——這三個郡皆處於偏僻荒涼之地,那時華人口本來就少,這種在當時算是鳥不拉屎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何以知之?這從蜀漢亡於魏、東吳亡於晉時把文簿送到勝利者手中的資料就可以看得出來。
三國中最為弱小的蜀國是:戶二十八萬,男女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而比蜀國佔地更大更宜居的東吳則是:戶口五十二萬三千,官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老幼二百三十萬……後宮五千餘人。
看到了吧?是不是把你我的下巴驚掉了?吳國滅亡時總人口不過兩百多萬,而偏居一隅的蜀漢則更是少得可憐,不過是一百萬多一些而已!可見諸葛亮當時若從三郡遷走的百姓果真達到幾十萬,那真是對蜀漢貢獻至為巨大了!
說了那麼多,許多人肯定認為華人鄉土觀念嚴重,那些平民百姓紛紛遷入漢中去,這不是諸葛亮的一大暴行嗎?我的回答是:並非如此!
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謹慎小心的人,從蜀國偏僻的位置和羸弱的國力,根本就沒有可能一舉克復中原統一中國。而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正好處於蜀魏爭奪戰略要地。不管是蜀伐魏也好,或者是魏侵蜀也罷,處在這些地方的平民百姓都將為戰爭所嚴重波及。在背井離鄉與死神面前,人們自然而然選擇為了生存而背井離鄉,這是豪不奇怪的!忍得短時間的搬遷之苦,換來自己及家庭成員的長久安居樂業,這是小孩子都會做的選擇題。
總之,馬謖失街亭之後,諸葛亮遷移三郡百姓到漢中居住,對於國家來說是增加了人口增強了國力;對於被遷移的百姓來說則是在危如累卵的處境換來了平安。他們對諸葛亮感恩戴德之餘,哪會認為這是暴行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不管是在過去、現在或者將來,都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真心希望為政者慎之戒之,善待人民!
對於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