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鏡清

    晚清王朝實際上和普魯士也就是後來的德國沒有什麼所謂的準盟友關係,雙方其實只是有一些正常的商業往來而已。例如李鴻章雖然喜歡德式武器,但北洋購買德國軍火,都是透過在華洋行訂購的,說白了也就是這些洋行的推銷做得比較成功,和德國政府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清軍裝備了大量德國武器,但都是用白花花的銀子買來的

    唯一直接從德國買的,實際上就是一些軍艦,原因是之前由英籍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推薦李鴻章購買的英國軍艦,都是一些戰鬥力不強的小船,李鴻章想買的鐵甲艦,英國政府又不肯賣,導致李鴻章轉向德國。德國當時海軍雖然才起步,但工業生產能力強,為了拓展貿易,和英華人爭奪市場,德華人往往會給大清比較優惠的賣價。這是純粹的貿易行為,不涉及任何政治上的交換,也就不存在準盟友的關係。

    北洋海軍不少軍艦購自德國,也並非政治關係,而是利益驅動

    同時,北洋清軍喜歡聘請德國顧問,創辦的武備學堂也多為德籍教官,為北洋設計海防炮臺的也是德國退役軍人。這些人並不是受德國政府的委派,他們之所以來到中國,是因為中國政府開出了吸引他們的高薪。而中國之所以聘請他們,則是因為普魯士軍隊輕易地在普法戰爭中擊敗了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給自己打了一個光彩奪目的廣告。

    最著名的清軍德籍顧問漢納根

    綜上所述,大清和德國之間,只有紅果果的金錢關係,並非準盟友。

  • 2 # 黑斯刀瑞與腳貴瑞夫

    1871年,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在普魯士的主導下,夾縫中的德意志完成了統一。姍姍來遲的德意志,雖然本土並不遜色於英法和歐洲的多數國家,但是畢竟海外市場有限,原材料來源地,商品傾銷地都遠遠不如英法,國內市場也不如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德國,在軍事上也在不斷的壯大,絕不甘心於永遠跟在英法之後打醬油,所以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那就是儘可能的拉攏半殖民地國家,並且一有條件就要開拓或者搶奪新的殖民地。在凡爾賽宮宣告成立的德意志帝國

    德國統一的主導者是俾斯麥,在他的外交努力下,歐洲列強默認了德國的統一。而統一之後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並沒有急於衝擊英法的原有利益,試圖在歐洲均勢之中發展自己。

    19世紀末的德國

    19世紀後半葉的清政府,雖然經過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被俄國訛詐了150多萬土地,國際地位早已下降,但是洋務運動之後的中國,畢竟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就。隨著各種近代工廠和新式軍隊的建設,清朝顯示出了同光中興的氣象。特別是在收復新疆的戰爭中,清政府一舉粉碎了沙俄對中國領土的侵略野心,大大的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加之中國畢竟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所以多數西方國家依舊視中國為世界大國,甚至是強國。多數西方國家經濟侵略歸侵略,但是在侵略的同時,還是爭相恐後的拉攏清政府,希望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的。

    俾斯麥與李鴻章

    晚晴的重臣李鴻章,自居東方俾斯麥,可見他對德國的推崇,實際上洋務運動中的很多新式武器,以及新式艦隊都是從德國購買的。英德兩國為了爭奪這一塊的油水,競爭還是很激烈的,但是德國顯然比英國更加“友好”,北洋水師中的德國製造還是很有地位的。德國製造的鎮遠艦

    洋務運動中的清政府

    德國對中國的支援,一方面是要與英法爭奪市場,另一方面,對於德國來講,在歐洲大路上被戰略包圍的德國也需要自己的盟友,如果清政府強大了,不僅可以牽制俄國,也可以牽制英法在亞洲的擴張,這對於德國來講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並非德華人喜歡中國,都是從德國自身的利益出發的。顯然,當年的清政府也很清楚這一點,李鴻章的洋務外交就是利用了西方列強的矛盾,才在困境中避免了中國被瓜分的命運。三國干涉換遼

    不過,德國還是高估了晚晴的統治者,爛泥扶不上牆的清政府最終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給日本,大國形象徹底喪失。俾斯麥下臺

    威廉二世上臺後,俾斯麥被迫下臺,威廉二世在全面集權的同時,也改變了俾斯麥時代的外交政策,不僅在歐洲開始對英法等國咄咄逼人,開始了挑戰英法的軍備競賽,而對華政策也開始轉變,由支援中國轉為侵略中國,磨刀霍霍的德國很快就等到了機會。

    八國聯軍的總指揮——瓦德西元帥

    1900年6月14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下令槍殺義和團團民約20人。20日,克林德乘轎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途經東單牌樓時,又開槍尋釁,被清軍虎神營恩海士兵擊斃。雖說克林德也屬於找死,不過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畢竟是在華被殺的外國官員中級別最高的。作為當時已經在經濟和軍事上逐漸強大的德國,怎麼肯善罷甘休,因此派遣瓦德西率領派遣軍前往中國,德皇強烈希望其餘列強同意讓瓦德西擔任聯軍統帥來懲罰華人,其他國家也沒有表示反對。

    八國聯軍侵華漫畫

    可以看出,德國支援清政府也好,侵略中國也罷,歸根結底還是從本國的利益出發的,20世紀30年代也一樣,希特勒執政初期,為了資源與市場,也為了擁有靠譜的盟友,也一度支援中國,但是隨著日本的侵華,德國左右權衡之後,還是放棄了中國。

  • 3 # 國家人文歷史

    國家利益決定國家關係和外交政策,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國家還是盛世不再的晚清王朝都是如此。

    所以,從晚清的角度來看,德意志雖然剛統一,但這種準盟友關係也多少是有利可圖的。雖然是準盟友,但也不是一般的外交關係,至少能夠說明此時雙方的關係還算和諧,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是要親近一些的。

    先簡單鋪墊一下背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經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諸邦,立馬位列歐洲主要強國,風頭正盛,發展迅速。而同時代的中國,顯然沒那麼“開心”,兩次鴉片戰爭接連慘敗,“天朝上國”的迷夢徹底打碎,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指導思想的洋務運動(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隨之興起。

    結合這種情況,晚清和普魯士建立準盟友關係的原因應當是有如下幾點:

    首先,是為了提高軍事力量,實現軍事近代化。鴉片戰爭失敗給清政府的教訓之一便是軍事力量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強大的軍事工業、軍事裝備和軍事教育,而這些中國都處劣勢。所以就要向先進的國家學習,而當時在歐洲大陸軍事實力最強的當屬德國,其統一之路便是有力證明。 “由於剛剛統一的德國羽翼未豐,與清廷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加之中德政體相近,其強大的軍事工業及其憑藉軍事力量迅速崛起的歷程亦與清廷推動軍事近代化以強國的的願望相合。這一切使清廷轉而開始尋求德國的幫助。從此,德國開始進入到中國軍事近代化的程序之中。”(王建華:《德國與晚清軍事近代化》,《江海學刊》2004年05期)因此,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起,清軍購買了大量的當時在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武器,聘用德籍教習,按照德軍制編練新軍,在德國的幫助下,清軍在軍事裝備、軍事訓練和教育,甚至軍事體制方面都有相應改觀,逐步擺脫了落後狀態。

    其次,政治體制上有借鑑作用。清末立憲1905年起步,時年7月清廷派出五大臣分赴日、英、法、比、美、德、俄、意、奧九國考察立憲。第二年五大臣回京覆命,對日本的君主立憲制最為讚賞,認為其“能合歐化漢學熔鑄而成日本之特色”。當中另一批人考察德國後,“對德皇統治下的君主立憲制也很欣賞,尤其是推崇德國‘專注於練兵’,認為這樣可以使國民具有尚武精神和服從精神,既能善於對外作戰,又不會對內犯上作亂”。

    再次,外交上的一種策略。面對外敵入侵,晚清採取“和戎政策”。“和戎”或稱“和戰”,即堅守“和約”,維持和局,不輕言戰爭。按李鴻章所言,即“明為和局,而必陰為戰備庶和可速成而經久”。這是基於中國當時國情及其與西方列強力量對比懸殊而提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月9號,LPL季後賽UZI薇恩一波四殺助力RNG第二局擊敗RW,對此你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