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宣告:本文章只針對有固定收入的家庭,不涵蓋超級富豪和無固定職業人員,請見諒。

    先說說什麼是家庭資產配置,這個概念來自於標普標準理財規劃,也就是說如何合理規劃家庭收入與資產配置,兼顧到短期和長期工作生活需要以及應對意外風險的綜合財務安排。事實上,很多人沒有這個家庭資產均衡配置概念,比如有錢亂花、沒錢舉債,最後可能破產等。首先我們看一個圖:

    上面的圖是調查了全球數十萬家資產穩健家庭的結論,是比較具有參考價值的。按照收入比例,日常生活開支佔比在10%左右(大家理解為何通貨膨脹令人討厭吧,因為很容易你的生活費用超過10%),維繫生命的錢佔比20%,保本養老的錢佔比40%(因為你老了基本沒有賺錢的能力了),風險投資可能快速賺錢的錢佔比30%。事實上,我認為在中國日常開銷會比較大、佔比應該在20%,可以適度降低你的風險投資比重。

    此外,家庭資產也分為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具體劃分內容如下圖:

    按照全球標準家庭通常資產配置比例而言,非金融資產要控制在30%,要保持家庭資產的適度流動性,以應對緊急情況,避免有到期債務或者緊急用錢的時候,不計價值的拋售資產帶來損失。

    我們對比一下全球各國居民的家庭資產配置情況,如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歐美髮達國家家庭配置股票資產較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與經濟相關性較強,所以我們能理解發達國家人們為何關心經濟的增長,而亞洲國家儲蓄特點明顯,即便是日本、新加坡居民對股市也不感興趣,所以對國家發展關心程度、參與程度都不如歐美,香港更有意思退休金儲備不足,所以我們在香港能看到很多老人家在餐廳做服務員賺錢養老。

    應該說,中國老百姓的風險投資意識還是趨於保守,抗通脹能力較弱。

    由此,老百姓投資房地產成為主要投資方式,事實上,在過去20年投資房產的財富效應非常吸引家庭閒置資金進入樓市,並導致房價節節上升,形成了中國居民畸形的家庭資產配置模式,如圖:

    房產佔中國居民資產70%以上,而相應的保險意識與保險資產配置嚴重不足,直接導致家庭抗風險能力嚴重不足,另外,由於大部分收入用於償還按揭貸款,導致後期成人教育知識更新不足、工作技能落伍,之前深圳程式設計師跳樓就和過度負債有直接關係,也和知識技能不足有關,其次高負債導致消費拮据、整體社會陷入通縮境地,形成惡性迴圈。

    我們看一下購房導致的高負債會帶來哪些影響,如圖:

    這張圖揭示了目前中國債務接近日本水平,結果是很容易使得經濟陷入通縮,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全民不消費,整體經濟不發展萎靡不振,就業形勢不樂觀。

    這張圖展示了自2005年以來的中國居民債務增加速度,你說嚇人不嚇人?

    這張圖展示了整個中國家庭債務佔比GDP情況,債務增長沒有節制,所以政府拼命的去槓桿,可是老百姓無知的玩命加槓桿,趕死的節奏啊!為啥這樣說,因為債務的增長快於收入的增長,一旦失業,家庭債務危機立馬顯現,下面幾張圖能提醒一下拼命買房尤其是加槓桿買房的人們,除非你有連續印鈔票的能力。

    整體經濟不好,你拼命買房就不害怕嗎?能夠保證一直有工作嗎?!

    還有連首付都要貸款的,我也真是服了你!2008年次貸危機的負債率也就是類似水平,你說要不要警惕?!所以要感謝我們的政府,限購限貸是為了保護你,你以為國家那麼多專家在幹啥?研究風險、出臺政策、維護經濟,操碎了心。老百姓啊老百姓,還是要謹慎配置房產。

    所以有個說法,國家去掉的槓桿全都讓居民撿回來了,看看去年新增貸款的情況,如圖:

    我們再分析一個典型的案例,福建及廈門居民購房情況,如圖:

    從上面資料我們清晰地看到,福建包括廈門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率超過120%,全民炒房成為典型,而實際情況而言,已經成為典型的泡沫,還有合肥、南京,資料就不再一一展示,因此有理由認為這些地方存在房價暴跌的隱患,因為負債遠遠高出了全國平均水平。值得表揚的似乎是山西了,還是晉商比較能控制風險。所以要遠離這些區域負債高的地區,資產配置嚴重扭曲,其實一線城市的上海深圳也好不到哪裡,負債率也遠遠超過全國平水平。因為它打破了科學、穩健的家庭資產配置均衡原理,所以要警惕。

    總之,在目前經濟調整背景下,要做好家庭資產配置、尤其是要降低負債率,建議購買一定數量的保險抵抗意外健康風險,同時保守的對待現金流安排。由此才能健康的步入小康社會!

    目前的時代實際上已經進入資產存量博弈時代,各個行業已經趨於壟斷,所以風險的管理成為家庭資產配置的重中之重,未來十年,再指望房產價格暴漲帶來財富幾乎不可能,信用擴張會受到限制,由奢入儉成為主要生活方式,資產價格的起起伏伏將成為常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處理汽車發動機的積碳,有什麼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