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苦茶庵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央和地方的官僚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中央,明初設中書省,置丞相,統率百官,總理政務。大都督府管軍事,都察院與大理寺掌糾察、刑法。1380年,朱元璋殺掉丞相胡惟庸之後,即廢除中書省,不再置丞相,而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別掌理全國政務。

    軍事上,分都督府為五,管理衛所,負責軍隊的訓練與管理。有戰事則由兵部徵調,派將軍統領出徵;事成後則上所佩將印於朝,而官軍則各散歸本衛。

    司法上,由都察院司糾劾,刑部掌刑獄,大理寺主審查。有大獄則由三法司共同審處。這樣,朝廷的行政、軍事與司法大權被分割而隸屬於幾個獨立的機關分掌,以互相牽制,防止專權。這些機構的官員都直接向皇帝負責,重大事件,必須報請皇帝批准才能實行。

    事權過分地集中於皇帝個人身上,必然使他窮於應付,而需要有人協助。1402年,朱棣繼位後,特命翰林侍讀解縉、編修黃淮、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胡儼等七人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務,稱之為“內閣”。但他們官品不高,只是皇帝的顧問。內閣也不置官屬,不能管轄諸司;諸司奏事也不向他們通知。

    仁宗繼位,因閣臣楊士奇、楊榮是東宮的舊臣,便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他們不久都升任尚書。從此閣臣或加太師太保、尚書、侍郎仍兼學士、大學士銜,內閣職權漸重。

    英宗九歲當皇帝,朝廷大政都得由閣臣事先代擬詔令旨意。從此,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實。孝宗對閣臣更加尊重,在朝會時,也將閣臣的班位排在六部尚書之前。世宗信任嚴嵩,內閣大學士的權力與宰相完全相同。皇帝口述旨意,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稱“批紅”),交給內閣,由內閣首席閣臣(稱“首輔”),依照“批紅”擬成詔諭(稱“票擬”),然後,再交皇帝批准頒佈。所以首輔的權力又超過其他閣臣。因此,內閣閣臣中爭奪首輔權力的鬥爭經常發生。

    在地方,1376年,廢除行中書省,把全國分為十三布政使司,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合稱“三司”,分理地方政務。布政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下屬左、右參政等若干人,執掌一省的行政事務,把朝廷的政令下達所屬府(州)縣。按察司設按察使一人,副使、僉事若干人,掌一省的刑獄按察等事,凡有關官吏好壞,軍民利病,各種興革等,都可查問糾舉。但職權僅限於對布政司、府(州)縣的官吏“笞杖”以下的處罰,“徒、流”以上的處理,都必須交中央三法司審議。都指揮使司,是一省的軍事機構,設都指揮使等,管理本省的衛所。職權是訓練和管理地方衛所部隊,但沒有調遣權。平時,保衛地方政權,維護社會治安。遇有戰事,則聽從中央調動和指揮。

    地方上布、按、都三司並立,分別掌管地方的行政、監察和軍事,互相制約,防止了地方專權的現象,達到了集權中央的目的。但也由此引起了三司相互掣肘、推諉,以至政權機器運轉不靈的弊端。明王朝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又設定了巡撫、總督。

    巡撫之名起於洪武時期,1391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標以巡撫之名視察陝西地方。1421年朱棣派遣大臣分巡天下,瞭解軍民疾苦。1430年,朱瞻基派遣御史于謙等六人,分別以侍郎的官銜巡撫山西、河南等省。這時的巡撫,還屬臨時派遣,“事華覆命”。沒有固定的地區和任期,連家屬也不準攜帶。1453年,因巡撫與都察院派往地方的巡按御史不相統屬,時有矛盾。於是,朝廷加巡撫以都御史職銜。世宗嘉靖年間,又以巡撫兼提督軍務,任期往往三、五、七年,或一、二十年。管轄地區一省至數省不等。於是巡撫儼然成為某一地區總攬行政、監察和軍事的地方長官。原來地方三司長官的職權日小,變成了巡撫的屬員。

    總督的設定始於英宗正統時,以兵部尚書王驥總督軍務,徵麓川。後來在兩廣及三邊等邊境地方為了加強對防禦和鎮壓的統一指揮,又設定總督或總制。巡撫以下總兵,都聽其節制。總督由朝廷派重臣擔任,綜理一省或數省的軍政事務,而且逐漸成為地方的專設官員,地位又在巡撫之上。 明朝廢宰相而又增設內閣大臣,廢行省丞相而又置總督、巡撫。廢而復設,並且一直為清代所沿襲,說明當時的政權設定本身存在有這樣一種需要。但是在廢、置之間,已有崇、卑的差別。宰相是百官的首領,內閣是皇帝個人的助手,行省是中樞在地方的分司,總督、巡撫只是受派遣的地方官長。因此,無論閣臣或總督、巡撫,都是明代中央集權體制的一個環節。

  • 2 # 青年史學家

    明代對於中央政權機構做出了一系列調整來鞏固其政權統治的穩定。

    廢宰相,設內閣。明初沿用元制,在中央設中書省,由左、右丞相統率百官,總理政務。明太祖朱元璋認為丞相權勢過重,是導致小人專權亂政的重要因素,洪武十三年(1380 年)以擅權在法罪名處死左丞相胡惟庸後,下令廢除中書省,罷丞相不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作為中央行政機構直接對皇帝負責,由皇帝親自控制、指揮。但因六部事務繁雜,皇帝不可能一一總攬親裁,於是洪武十五年(1382 年)設文淵閣、武英殿、文華殿等五殿閣大學士,秩正五品,侍從左右,以備顧問,協助處理政務公文。這些大學士於宮內殿閣辦公,亦稱內閣學士,至永樂年間發展成較為正規的內閣制度。明初的內閣“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並無獨立裁決事務的權力,只是皇帝的助理、秘書班子。

    健全司法監察機構。洪武十五年(1382 年),朱元璋將中央監察機構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負責“糾劾百官,辨明冤枉”。下轄十三道監察御史,設御史一百十人,監察朝廷和地方官僚機構。通政使司的設立。洪武十年(1377 年)創設通政使司,掌出納帝命受理臣民章奏,互相上下之情同,是皇帝的喉舌之司。

    分割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將中央總管軍權的大部督府一分為五,改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長官為左右部督,分領所屬各地都指揮使司和京師內外衛所,掌管軍籍、軍政,但無直接統率、調兵的權力。

    明初對政權機構的改革調整,使得中央和地方在行政、監察司法和軍事三大系統的職權機構互相平行,彼此鉗制,而各自分別隸屬皇帝,直接對皇帝負責。總之,就其核心來講,明代實行的這一系列相關措施,使得各行政機構的權力被不斷制約,而皇權則越來越強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奇瑞銷量增長的背後有什麼深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