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山驛磐石
-
2 # 白日夢想家9264
魯肅作為東吳歷史上唯一具備戰略眼光的大戰略家,對於提出“借地”這一計策來幫助孫權穩固江東地盤的舉措,確實在初期為東吳取得了很大的優勢。然而,為什麼魯肅沒有考慮到劉備可能會拖欠不還呢?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魯肅提出“借地”這一計策的初衷:在當時的情況下,孫權需要贏得更多的支援和盟友,以對抗曹操的侵略。而那時劉備的崛起,對於曹操來說是個極大的威脅。所備對抗曹操的機會,而魯肅提出的“借地”正是為了拉攏劉備,以應對曹操。
其次,雖然魯肅是一位有遠見的戰略家,但他畢竟不是萬事通,也不可能事先預見劉備會拖欠不還。當時,劉備和孫權兩家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穩定的。雖然劉備多次向孫權要求更多的土地和財富,但合作的前景還是比較明朗的。所以,魯肅並沒有想到劉備會惡意拖欠錢財。
再次,並沒有想到“借地”這個計策有可能會對東吳自身造成損失。當時,魯肅只是想借助這個計策來迅速擴大孫權的領地,提升其勢力和地位。他並沒有考慮劉備拖欠不還會給江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換句話說,他沒有意識到“借地”可能會是一種風險。
綜上所述,魯肅或許並沒有徹底預見到“借地”這個計策可能會帶來的風險,也沒有預料到劉備會對這個計策這麼有興趣,甚至會惡意拖欠而,歷史總是多變的,任何戰略都有可能面臨變故和不利的因素。作為一位偉大的戰略家,魯肅的確需要學會總結經驗和教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戰略眼光和預見能力。
-
3 # 依依爾耳
根本沒有時間思考這麼多,而且劉備不還的結果,最終是蜀漢一方承受不起的。
公元208年,荊州牧劉表去世,曹操從北方來襲,準備拿下這個南北緩衝之地,而東吳戰略家魯肅上表孫權,想要聯合已經身在荊州的劉備,共同對抗曹操,結果劉備依靠著和孫權的聯合作戰,贏得了軍旅生涯的最大勝利,他們擊敗了北方霸主曹操,使得曹操暫時無力南下,而劉備自己獲得了荊州的大部分地方,曹操用二十萬大軍只拿下了兩郡之地,戰後劉備以地少無法對抗曹操,從東吳又弄來了南郡一部分,自此荊州之地,最大的老大就成了劉備,這也是劉備借荊州的來歷。而劉備也憑藉荊州之地快速發展,成為了三國的霸主之一。
為什麼魯肅不怕劉備不還荊州呢?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其一,這時候最危險的不是東吳,而是身在荊州的劉備,畢竟曹操南下首先面對的就是荊州的老大劉備,這時候劉備會很好的緩衝一下曹軍的攻擊。即便真的劉備不換荊州,那麼東吳也可以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這也是後來襄樊之戰中,東吳的真正做法。
其二,東吳內部的不穩定。東吳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還有很多地方不是東吳能夠控制的,他們主要還是要處理內部事務,而且除了荊州,還有益州這個長江上游之地,如果東吳佔領這裡,就不會懼怕劉備。所以在赤壁之戰後,周瑜準備出征益州伐蜀,結果周瑜出師未捷身先死,這項軍事行動就停止下來。
其三,魯肅版本的“隆中對”,其實這時候已經發生變化,本來應該是其中一方霸主的劉表突然去世,而東吳自己還沒有整合完成,現在有了這個看起來比劉表弱小的劉備,對東吳來說更有利。
魯肅不擔心劉備借荊州不歸還,而十年之後,劉備不僅還了荊州,還搭上了“上將軍”關羽的性命。
-
4 # 汝水頑石
作為戰略家魯肅的眼光是遠大的,孫劉的實力單獨是不足以抗衡曹操的。劉備若被曹打殘,東吳也離殘不遠。借地於劉,劉備得到喘息可以分擔曹操的威脅,三家共生,東吳可以儲存實力。至於借出去還不還,魯肅肯定知道是肉包子打狗,怎麼要回來那是以後拳頭大小實力強弱決定的。
-
5 # 小草的隨筆
1、事急從權。借時主要考慮合作抗曹以渡過危機。活著最重要,其他都是次要矛盾,還要什麼腳踏車呢?2、時移勢易。抗曹勝利後,外部壓力減弱,孫劉競爭成為主要矛盾,借還問題方凸顯出來。3,君子遇見了流氓。這個不好闡述,就是老實人吃虧吧!
回覆列表
作為特殊時期的妥協方案,魯肅借荊州的方案,只不過是赤壁之戰後,吳蜀雙方對荊州利益的一種劃分。是否考慮到借地之後,劉備會拖欠不還不重要,東吳對蜀漢集團德態度轉變才是至關重要的。
在赤壁之戰後的荊州爭奪中,無論是三國演義裡周瑜施展美人計,諸葛亮用妙計讓東吳大敗,最後落得個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還是三國志記載,孫權欲與劉備取蜀,遣使報劉備,劉備不聽,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關羽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孫權知其意,乃召瑜歸。
從上述兩處記載中,唯一共同點就是,赤壁之戰後,東吳向曹操的領地擴張,一方面在荊州之地和劉備曹操三方博弈,一方面兵敗合肥,無力向江淮方向擴張,只能轉頭奪取上游之地,力圖割據長江以南。
而劉備方面,則是在赤壁之戰後,先得荊州,又奪取荊南四郡之地,兵馬土地今非昔比,對東吳的態度也隨之強硬。不僅阻擋東吳向荊州擴張,還制止東吳可能的奪取益州的企圖。
從上述情況可以管中窺豹,那就是當劉備方面的主要力量屯守於荊州之時,無論是東吳採用何種方式滲透荊州,都會遭到劉備方面的堅決打擊。這不僅是劉備方面的實力使然,也是自身利益的勢在必行。
只要劉備的統治核心還在荊州之地,那東吳無論是討還荊州還是重新劃分荊州利益,都會萬分艱難,反之亦然。當劉備真的奪取益州,將統治核心轉到成都平原之後,也才有了湘水劃界,也才有了白衣渡江等等後續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