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編導鄭老師

    6年前的一部中中國產小成本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異國爺孫情的小故事,卻是意外的有趣和溫馨。農村獨居老爺子和兒子帶回來的“拖油瓶”美國孫子;老爺子是皮影戲的老行家、小孫子是蜘蛛俠的小粉絲;執拗的農村老爺子和倔強的城市小孩子;中國老人保守思想和外國小孩生活習慣、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流行文化,單是這些元素,戲劇衝突已經很顯見了。

    利用這種衝突引發的笑點不顯低階反而有效,全因情節的接地氣。刀子嘴豆腐心的老爺子為了滿足孫子的要求,想吃漢堡包,沒有就做個陝西“肉夾饃”頂數,想喝牛奶,沒有就去鄰居家的奶牛現擠。兩頭牛拴在一起難免不打架,兩個倔強的人住在一起,那真是誰也不讓誰。老爺子吃個油潑面都要像個孩子一樣調侃只肯吃泡麵的小孫子;小孫子尿了床誰也不說自己扛著被子往院子裡曬,被說幾句就要離家出走;孫子想吃核桃又不肯主動說,學會了用門砸卻把門給砸壞了……

    貫穿影片的中西文化衝突到交融正是對位著爺孫兩人的關系——從一開始老爺子不顧脆弱的身子骨也要趕去車站把這個洋孫子送回去,到兩人躺在床上約定除夕一起吃年夜飯的變化。生活中難會有如此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但爺孫情,平常得容易忽略。《孫子從美國來》的中西文化元素的帶入不但延申影片的初衷,更加強了故事中爺孫情對我們的感染力。

    中國傳統文化皮影戲的引入,讓片中的文化水平得以豐富,同時也對位了晚輩對獨居老人的態度。王站長本意是為了搞點政績好升官才邀請老爺子出山傳授皮影戲,三年不歸家的兒子為了讓老爺子幫忙照顧洋孫子才回家。老爺子對兩者的態度一開始都是抗拒的,可惜慢慢地也就接受了。電影沒有交代王站長對皮影戲的後續態度,但洋孫子的離開是勢必的,但這一走兒子卻說跟孫子他媽分了手。先是給你希望,再給你當頭一棒。這刺中的正是我們每一位做兒女孫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理解夫妻幾年或十幾年還AA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