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令和史官

    首先要說一下這個“太醫制作丹藥”可以說是一個偽命題,明確一下概念,我們現在所說的“丹藥”多是指道家思想中為祈求長壽昇仙而煉製的藥物,太醫並不負責制作丹藥。

    太醫的任務是什麼呢?以元代為例。

    元代太醫院大概可分為以下幾個隸屬單位:1、廣惠司:《元史·百官志》記載其職能是“掌修制御用回回藥物及和劑”。因元帝國疆域廣闊,溝通中西,故很多西域乃至西方來的醫師帶來了不同於傳統中醫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元代統治者擇其優者納入廣惠司以供皇帝和皇室御用;2、御藥院、御藥局、行御藥局、御香局:這四個部門,也都是負責御用醫藥的機構,包括御用藥物的收採、儲藏、加工製造以及對皇帝隨行藥品的管理。如《元史·百官志》記載“(御藥院)掌受各路鄉貢、諸蕃進獻珍貴藥品,修造湯煎”;3、惠民局與惠民司:這是官辦的社會救助性質的醫療機構,《元史·百官志》有“(惠民局)掌收官錢,經營出息,市藥修劑,以惠貧民”的記載;4、醫學提舉司、官醫提舉司:這兩個單位分別負責全國的醫學教育和醫戶的管理。

    可能從以上您也發現了,太醫和鍊丹沒有任何關系,那麼鍊丹是誰應該幹的活呢?是方士、道士。如秦始皇追尋長生不老,遣徐福領童男童女出東海訪蓬萊尋仙藥,漢武帝信從李少君煉製所謂“仙藥”,乃至到清代雍正皇帝寵信的張太虛、王定乾等人進行的鍊丹活動,都和道家的神仙信仰相關聯。

    說清楚了“太醫”與“丹藥”,然後再來說下丹藥是怎麼煉成的。我們來看幾段文獻記載。

    《周禮》中就有“凡療瘍以五毒攻之”的記載,漢代鄭玄注解:“五毒,五藥之有毒者,今醫方有五毒之藥作之,合黃蝥,置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其中,燒之三日夜,其煙上著,以雞羽掃取之,以注創,惡肉敗骨則盡出”,這可能是華人煉製丹藥的最早記載。

    《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的鍊丹家李少君曾向漢武帝劉徹進言:“祠灶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可見……”

    《漢書·郊祀志》:“種五梁禾於殿中,各順色置其方面,先鬻鶴髓、璃、瑁、犀、玉二十餘物漬種,計粟斛成一金。言此黃帝谷仙之術也”。

    《抱朴子·論仙卷》中也曾經談到“甘始以藥含生魚,而煮之於沸脂中,其無藥者,熟而可食;其銜藥者,遊戲終日,如在水中也。又以藥粉桑以飼蠶,蠶乃到十月不老。又以住年藥食雞雛及新生犬子,皆止不長。以還白藥食白犬,百日毛盡黑。”

    《抱朴子·內篇》:“取雌黃、雄黃、燒下,其中銅鑄以為器覆之。”

    …………

    如此種種鍊丹之法,在《淮南子》、《抱朴子》等經典道家典籍中均有記載,不再詳述。

    可見鍊丹是為了受昇仙思想影響下的古人為追求長生在丹爐中燒煉礦物以製造"仙丹"並服用的一整套活動,鍊丹原料也多是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璃、瑁、犀、玉等等如此的自然礦物。

    參考文獻:

    馬明達、武香蘭:《元朝的太醫院》,《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 2 # 於左

    這裡所說的丹藥,應該是指古代術士們制作的所謂仙丹,使用鉛、水銀等材料,高溫燒煉,所謂“鉛汞相投,合而成丹”,被養生家視為純陽之物。

    不過,古代的御用太醫都有很深的中醫學造詣,講究辨證施治。他們給皇帝治病用藥時,百般小心,開出的藥方還要經過層層的審核,記錄在案,經得起推敲,一旦有事,要追究責任。

    太醫們很清楚丹藥的燥烈之性,了解濫服丹藥的慘烈後果,他們為了自己的安全,根本不會給皇帝服用什麼丹藥,自然也就不會去制作。

    但是,確實有些古代的皇帝服用過丹藥,有些人還因此損害了健康,甚至丟了性命。只不過,為皇帝提供這類丹藥的不是太醫,而是一些術士。

    比如明末著名的紅丸案,明光宗吃了兩顆紅丸之後喪命。為他提供紅丸的人名叫李可灼,不是醫生,而是鴻臚寺的一名小官,聲稱自己有一個治病的仙丹。

    當時明光宗也是病急了,不顧大臣的勸阻,堅持服用,而且連用兩丸,一天后斃命。

    李可灼所謂的仙丹,並不是他的發明,也不是古代鍊丹者燒煉的純陽之物,而是一種紅鉛丸,原料包括乳粉、辰砂、乳香,還有秋石、經血等。

    其中的辰砂,就是通常所說的朱砂,是水銀和硫黃的天然化合物,《本草綱目》認為它主治五臟百病,安魂魄,通血脈,益精神,除中惡、腹痛、毒氣等,但必須與其它藥材配合使用,濫用的危害極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CW臺新劇《豪門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