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投資策略經歷了一些調整。我已經從滿倉銀行股連續清倉到目前倉位20%了,止盈的收益率差不多剛好30%。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詳細介紹我的想法和決策背後的邏輯。
以前,我玩銀行股的目標很簡單:追求年化5%~7%的股息率收益。然而,目前銀行股的股價已經突破了這條線,同時股價收益率已經達到了30%。這意味著把目前手裡的銀行股清倉的話可以一次性兌現4~5年的收益率。雖然這看起來很誘人,但是我還是守住了自己的交易底線和目標,不敢貪心。
首先,我需要澄清一下我的邏輯思維和股市操作之間的關系。在我看來,股市的操作實際上就等同於我對股市的理解和我的邏輯思維。因此,如果你想理解我的股市操作,你需要知道我的邏輯思維。
我的想法很簡單:大盤藍籌,尤其是銀行這類的超級藍籌股,暴漲暴跌本來就是不正常的,尤其是暴漲。在我看來只有一個可能:強烈的避險情緒。這是因為資金大量的從其他板塊出逃,集中進入少數有國家背書的超級藍籌股以降低風險,從而推高了股價。
這種情況比前幾年爆炒白馬股的行為風險還大,因為我認為這意味著市場的避險趨勢已經全面形成,任何缺少強力背書的投資標的都被打上了“不信任”的標籤。而這裡的強力背書已經超出了“地方政府”的級別,需要中央政府才行。
在避險情緒主導的環境下,我的投資策略發生了變化。我一定會在嚴控自己操作行為的基礎上,確保資金池的穩定,而不是追求過高的收益。雖然50%甚至100%的收益率足夠吸引人,但是30%的收益率已經兌現了我未來5年的收益追求,我不會冒險去做超出自己承受力之外的事情。
等股息率重新上到7%之後,我才會考慮再次進場。在這個時候,市場的避險情緒已經被緩解,投資標的也會更加多元化,相對收益率也會更加平穩。當然,這不是一個完美的計畫,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是,在我的邏輯思維中,我相信我可以在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策略的過程中保持穩健的投資態度和穩定的收益水平。
最近,我的投資策略經歷了一些調整。我已經從滿倉銀行股連續清倉到目前倉位20%了,止盈的收益率差不多剛好30%。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詳細介紹我的想法和決策背後的邏輯。
以前,我玩銀行股的目標很簡單:追求年化5%~7%的股息率收益。然而,目前銀行股的股價已經突破了這條線,同時股價收益率已經達到了30%。這意味著把目前手裡的銀行股清倉的話可以一次性兌現4~5年的收益率。雖然這看起來很誘人,但是我還是守住了自己的交易底線和目標,不敢貪心。
首先,我需要澄清一下我的邏輯思維和股市操作之間的關系。在我看來,股市的操作實際上就等同於我對股市的理解和我的邏輯思維。因此,如果你想理解我的股市操作,你需要知道我的邏輯思維。
我的想法很簡單:大盤藍籌,尤其是銀行這類的超級藍籌股,暴漲暴跌本來就是不正常的,尤其是暴漲。在我看來只有一個可能:強烈的避險情緒。這是因為資金大量的從其他板塊出逃,集中進入少數有國家背書的超級藍籌股以降低風險,從而推高了股價。
這種情況比前幾年爆炒白馬股的行為風險還大,因為我認為這意味著市場的避險趨勢已經全面形成,任何缺少強力背書的投資標的都被打上了“不信任”的標籤。而這裡的強力背書已經超出了“地方政府”的級別,需要中央政府才行。
在避險情緒主導的環境下,我的投資策略發生了變化。我一定會在嚴控自己操作行為的基礎上,確保資金池的穩定,而不是追求過高的收益。雖然50%甚至100%的收益率足夠吸引人,但是30%的收益率已經兌現了我未來5年的收益追求,我不會冒險去做超出自己承受力之外的事情。
等股息率重新上到7%之後,我才會考慮再次進場。在這個時候,市場的避險情緒已經被緩解,投資標的也會更加多元化,相對收益率也會更加平穩。當然,這不是一個完美的計畫,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是,在我的邏輯思維中,我相信我可以在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策略的過程中保持穩健的投資態度和穩定的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