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規模化養殖技術達人

    不知道你問的是問題是針對什麼?我就答個養魚的吧!

    冬季池塘變化的根本原因:溫度與光照變化。

    1.魚是變溫動物,溫度變化會影響體溫變化,繼而影響魚體內胰脂肪酶、蛋白酶等的活性,從而影響其攝食及生長。劇烈的溫度變化影響魚免疫系統。

    2.溫度與光照會影響藻類活力,從而影響池塘溶氧及水質變化。

    池塘內環境與外環境的變化最終引起腸炎、水黴、爛身等疾病!

    每年冬季都會出現一次又一次的寒潮,給養殖帶來很大的威脅,今年也不例外!對此旺海集團提醒各位養殖戶朋友,近期魚塘一定要注意水質、底質及疾病方面的管理,具體方案如下:

    一、水質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問題)

    1.水淺保溫差

    圖1

    如上方圖1所示,研究表明在水深2.8 m 的池塘中設表層、水深0.5m、1m、1.5m、2m以及水深2.5m六個不同水位進行溫度測量,有兩個結論:

    底層水比表層水溫度要高,也就是水越深,保溫能力越好;

    底層水的平均日振幅比表層水要小,也就是說水越深,水溫越穩定、溫差小。

    處理對策:

    ① 蓋冬棚

    蓋冬棚是一種最有效的保溫措施,冬棚可製造溫室效應,保持棚內的氣溫比棚外高8-10℃。蓋冬棚後應定時檢查是否有破損的地方,及時進行維修。

    等到冷空氣過後,天氣逐漸回暖時候,也要注意及時,掀開棚膜,讓棚內空氣進行對流,提高水體溶氧。

    ② 盡可能增加水位:

    池塘水位在1.8米以上為宜,保持水溫穩定。增氧以底部增氧、化學增氧為主,天氣非常冷時,應盡量少開葉輪式增氧機或爬水機,因為開啟葉輪式增氧機會使上下水層交換,降低底層水溫;爬水機開啟會降低水體整體溫度。

    2.水質清瘦,藻類丰度低

    低溫期、光照弱,藻類繁殖慢,水質多為清瘦水或黃渾水,氧氣不充足。

    水體藻類丰度低時,一方面保溫能力較差,第二方面容易凍傷引發水黴,所以保持越冬期水體有一定的肥度很有必要。

    處理對策:

    保肥,保持池塘水體肥度,避免其清瘦發黑水質,保證水體充足溶氧,是魚正常攝食和生長的保障。(肥水三要素:藻種、營養源、光照)

    使用方案:爽水寶+生態綠水源(或速效肥水膏),堅持10-15天1次,保持水質穩定。如水濁可先用“淨水解毒王”處理,以增加水體光照。

    二、底質管理方面

    池塘底質主要存在的問題:1、氧債高(還原態高);2、酸化;3 真菌滋生。

    底質:入冬時期塘底已經積累大量有機物(飼料糞便,殘餌),為避免越冬期天氣變化造成的溶氧低和次年3--4月份爛嘴,爛身,出血疾病的高發,需加強越冬期的底質的管理。一般而言,病菌大都喜酸性,且酸性水質會破壞魚體皮膚,讓細菌、真菌有機可乘。

    處理對策:

    日常改底(氧化+鹼化):利水精華+全效底改+粒粒氧(10天/次),如水質渾濁則先用“淨水解毒王”將有機物沉降。

    天氣回暖後底部消毒(消毒):二氧化氯+粒粒氧(20-30天/次)

    三、魚蝦疾病預防方面

    風險一:爛身(以生魚為例)

    原因分析:

    1、珠江水產研究所餘光德研究表明:生魚爛身病容易在冬季及初春容易爆發,其根源是絲囊黴菌,絲囊黴菌的孢子囊最適宜溫度為16-24℃。與水黴、棉黴統稱膚黴病。絲囊黴菌從魚體傷口侵入後,吸收皮膚組織細胞內營養物質,最初肉眼看不出特殊癥狀,早期形成紅斑,後期潰瘍。最後絲囊孢子從肌肉內炸開,引起大面積爛身。(條件致病真菌,以預防為主!)

    2、50多種魚受到該病的侵害,烏鱧對絲囊黴菌特別敏感!

    預防方向:1、保溫防凍傷;2、抑制絲囊黴菌。

    治療方向:

    1、殺滅真菌,傷口愈合:硫醚沙星、食鹽、大蘇打、亞甲基藍等

    圖2 生魚爛身原因分析圖

    風險二:低溫凍傷、寄生蟲感染,繼而引發水黴

    水黴病簡介

    一般而言,水黴菌在pH值4-11、水溫5-30℃條件下均能生長繁殖,其適宜生長pH值範圍是6-9,最適生長pH為7.2-7.4;最適溫度範圍13-18℃(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是爆發高峰期),28℃以上受到抑制。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愛華等水黴病做過相關的研究,病魚先是出現因其它原因造成的病變,角膜變得混濁,然後此處開始有水黴感染。隨著病情的發展,水黴感染的範圍不斷擴大,向眼睛四周及背鰭基部擴展,最後眼睛被厚厚的棉花狀物所覆蓋。李愛華等認為黴菌屬於條件性的,在細菌或病毒感染之後的繼發感染,有時候水溫劇烈變化等應激因素造成魚體免疫缺陷所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圖3/4)

    圖3.ab:海鱸水黴病發病後拋棄河涌旁邊的死魚c:池塘岸邊漂浮d:e:死魚體表附著大量水黴f:或魚背部、頭部附著大量水黴菌體

    圖4 顯微鏡下的水黴形態

    水黴預防:

    1、保持水深:冬季池塘水深大於2米,保持水溫的穩定性,以免水溫驟降造成魚體凍傷。

    2、定期肥水:對於水質渾濁的池塘,用生態綠水源或速效肥水肽等進行培藻,防治水質偏瘦(暖冬方案)。

    3、溫和消毒:盡量少換水,如果有必要換水,換水後要盡快用溫和性的藥物進行消毒。(如聚維酮碘等碘製劑)

    4、減少應激:減少人為的應激因素對魚體的傷害,如換水、強刺激性物質殺蟲、消毒等。

    5、定期改底:養殖後期底部有機物積累較多,底質惡化。天氣變化,風向變化(吹東風)則容易造成水環境惡化,如氨氮、亞硝酸鹽升高。

    策略:一個星期為一週期使用有機解霸、利水精華+粒粒氧/全效底改進行改底增氧。

    6、常開增氧機:冬季藻類光合作用弱,產氧能力低,應常開增氧機。保持水體溶氧3mg/L以上。

    水黴治療建議:

    在天氣降溫前先全塘潑灑聚維酮碘等比較溫和的消毒產品對池塘進行消毒,在氣溫回暖後用二氧化氯等進行消毒預防水黴爆發,並且要將塘水調理好以做根源杜絕。

    1、全塘潑灑J醛,劑量:20斤/畝·米起到殺蟲、殺菌作用;

    2、用亞甲基藍於圍網或者全塘潑灑,劑量按說明書;

    3、換水之後用比較溫和的消毒產品如聚維酮碘之類消毒;

    4、感染水黴後可以用“雙陽碘”+“百草精”各1瓶/3畝米;

    5、感染水黴後可以用硫酸銅5兩-1斤/畝·米消毒;

    6、感染水黴後可以用二氧化氯進行消毒(水黴早期);

    7、少數養殖戶嚴重時可能用到硫醚沙星。

    風險三 腸道脆弱,引發腸炎

    冬季魚類越冬停食後,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幾乎全部由機體儲存的能量(包括脂肪、醣類、蛋白質等)提供,而魚類的能量主要儲存在肝臟和腸道。經過冬季的消耗,魚體內臟團變小,重量變輕,腸道變薄。停食期越長,掉膘就越嚴重。

    一般情況下,越冬停食後,最初10天體重可減少7%-8%,停食20天內體重持續減少5%左右,在停食一兩個月內,體重減少15%-20%。如果冬季氣溫較高時,魚體減重還可能更高。這期間,魚體內各組織水份由72%增加到77%,脂肪量由原來的9%降到5%-6%,這與體重的減少比例相吻合。(高級工程師:祖岫傑 1993)

    現象1:進入越冬期前的肝臟受損

    肝臟受損如果不及時修復,越冬期間就會因為魚體質弱、免疫力差,而更易感染寄生蟲、凍傷、感染水黴等。並且,肝臟問題若遺留到第二年,在3-4月份則更難修復。

    現象2:冬季過早停料,導致腸道受損、魚掉膘

    魚越冬期不投餵時,腸系膜脂肪層基本消耗殆盡,腸壁變薄,腸絨毛萎縮,腸道消化、免疫機能嚴重受損。(倪達書)

    建議越冬期做好保膘工作,11月後不要完全停料,延長投料週期,盡量減少掉膘!降低腸炎風險!

    冬季池塘管理方案總結

    1.水質管理(關鍵點):蓋冬棚、塘水加深、保肥

    ①有條件的盡量加水,最好把水深加至1.8m以上;

    冬前肥一次水,低溫肥水方案:生態綠水源(或速效肥水膏)+爽水寶;

    2.底質改良(關鍵點):氧化、鹼化、消毒

    ①日常改底:利水精華+全效底改+粒粒氧(10天/次), 如水質渾濁則先用“淨水解毒王”將有機物沉降;

    ② 底部消毒:二氧化氯+粒粒氧(30天/次)。

    3.疾病管理:爛身、水黴、腸炎;防治策略:腸道健康、免疫力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地華宇物流弄丟貨物,該怎麼計算賠償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