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鄺生24
-
2 # 葉青漁
雖然不可否認,諸葛亮六出祁山造成了蜀漢國力的大舉消耗,從而造成了實力衰弱,最終滅亡。
但持六出祁山無用論的觀點者,是依據什麼來判斷的呢?是依據魏延齣子午谷取長安的戰術計策嗎?還是認為出祁山與否蜀漢都會滅亡的看法。
簡要說一下諸葛亮六出祁山前,三國當時的格局,至從關羽丟掉荊州,而曹魏與東吳的之戰後,荊襄與宛城一帶以及長江沿岸,曹魏聚集了大量的兵力。這也使得了長安一帶兵力相對薄弱,齣子午谷取長安,若速戰速決確實也可行。
但取得了長安後呢?在戰爭線上及後勤這一塊,是蜀漢佔優勢還是曹魏佔優勢?再者,取長安而不能迅速將函谷關拿下的話,以曹魏的增援能力,長安最終也還是會回到曹魏手中。
諸葛亮出祁山,是出於戰略性的一種考慮。有個事實是不能否認的,曹魏的實力遠在蜀漢與東吳之上。就算當時兩國聯手,也討不到多少便宜。
實在的說,蜀漢當時就佔了一州之地,雖巴蜀富饒。但當時的情況是不比其它時候的,若想突破蜀漢的格局,唯有北伐一途。取荊州是不可能的,蜀漢若與東吳打起來,曹魏求之不得。
若是圖先發展在北伐,先不說曹魏同樣也會發展,且發展速度一定比蜀漢與東吳快。再則,自劉備死後,蜀漢朝堂的格局真的並非是一團和諧,巴蜀本土世族集團,隨劉焉出任益州時的勢力,在加上劉備集團的勢力集團,這三大集團可是明爭暗鬥的。
你看劉備任命的這些顧命大臣,哪個不是各個勢力的代表,劉備在世時與不在世時,諸葛亮的地位都是很尷尬的,別看《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寫得在劉備手下是如魚得水,用心的都會發現,並非如此。
為什麼諸葛亮要先平定孟獲,就是希望穩定後方的同時,將蜀漢內部這種矛盾給弱化,達到一種平衡,若要完全解決那是不可能的,益州巴蜀世族集團遠比劉備原先勢力強。
諸葛亮北伐名義上是完成復興漢室,實則更是為了蜀漢的出路,三國不比楚漢相爭,待在巴蜀早晚被滅的事,比人才培養,經濟發展等等因素,曹魏都要強上一籌。
諸葛亮的北伐,是他《隆中對》的延續,從戰略上來說,諸葛亮的策略並沒有錯,只是一個大戰略的實施得上下一心,這一點諸葛亮再神他也是控制不了的。這裡面的水太深了,先是關羽丟失了荊州,再是劉備伐吳身死,基本上可以說是動搖蜀漢根基了,蜀漢人才幾乎處於斷代狀態。
其實,諸葛亮取涼隴之地這種“得蜀取隴”的策略與曹魏“得隴望蜀”的策略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希望取得戰略後方而進而攻伐。
兩者的區別在於,蜀漢有隴地民心的優勢,這得益於馬超這一家子的原因,實在的說,馬家自馬援起在涼州隴地一帶的威望是很高的。這也是曹操在殺掉馬騰後,雖最終取得涼隴之地,卻也直到魏明帝時期也未完全解決與此地民眾的矛盾。
雖當時馬超已死,但馬家聲威仍然還在。在這一點上說,蜀漢比曹魏有一定優勢。
再者,隴地的自然地理因素,有助於蜀漢屯田養兵政策,將隴蜀兩地連成一片,進可攻,退可守,就會有更多的軍事回旋的餘地。
諸葛亮的這一策略並非有錯,對於當時處於三國中最弱的蜀國來說,必須得破局。失敗的原因,是北伐之事先事先有所洩漏之外,使得曹魏有一定時間調整兵力。
再者,蜀漢當時實在沒有更多的人才能夠擔當大任,誤用馬謖的原因更多在於馬謖明白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然則馬謖並非戰將,戰場嗅覺怎麼可能比得上張合這般的名將。
同時的,也側面的反應了蜀漢並非鐵板一塊,不見諸葛亮死後,姜維被壓迫得什麼樣子。
仔細的去分析下曹魏對於諸葛亮北伐大軍的所實施的應對方法,可見其重視程度。趙雲鄧芝部被曹真親自拖著,張合去對付馬謖,郝昭這個演義不出名,實則比之於曹仁這種守城大將也相差無幾的人來應對諸葛亮,曹真的戰場嗅覺可見是不一般的。
至於魏延為何不出現在第一次北伐,蜀漢最為重要的戰略前沿地及北伐大後方是需要大將來鎮守的。當時司馬懿的軍隊正在庸城一帶,離漢中可沒多遠,偷襲這種事,大家都是會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曹魏已然完全明白諸葛亮的意圖。于是什麼曹真,司馬懿,鍾會,鄧艾等人全都集中在長安一帶來了。就算如此,蜀漢北伐也差點成功了,只是曹魏魏明帝與劉禪不是一個級別,曹魏是在其領導下昌盛,而蜀漢幾乎是諸葛亮一個人苦苦支撐。
總的來說,自關羽失掉荊州之後,諸葛亮的隆中策就已經算是失敗了。出祁山並非無用,只是諸葛亮生不逢時,對手強不說,蜀漢內部也是明爭暗鬥,人才還出現大量斷代,大戰略是需要大量不同的戰術來執行的,沒有人才,拿什麼來執行,諸葛亮畢竟是人不是神。就算諸葛亮不北伐,蜀漢也終會被滅,若萬一北伐成功了,這盤棋也相對的變活了。
有句話說的對,諸葛亮確實是被累死的,操心著北伐大業,又得操心蜀漢這堆爛攤子。
六出祁山,戰略上並無錯,但輸在戰術及時事上。時事造英雄,有歡樂的自然也有悲劇的。
-
3 # 一點點歷史
六出祁山指的是諸葛亮數次北伐,對曹魏用兵,所謂“六出祁山”不過是《三國演義》中的描述,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一共進行過五次北伐,而其中僅有兩次是從祁山而出。
諸葛亮數次北伐,沒有一次成功,反而勞民傷財,使得本就弱小的蜀國更加羸弱,諸葛亮作為三國名士必然深知這一點,那麼為何還頻頻北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在我看來諸葛亮北伐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首先,北伐,是對當年《隆中對》中戰略意圖的執行和貫徹,同時興復漢室也是蜀漢政權的終極目標,這就決定了諸葛亮必須北伐。
其次,以攻代守,蜀國的實力在三國鼎立中處於弱勢,偏安一隅者,必不長久。諸葛亮深知此理,如果能占領隴西各地,建立根據地,則大事可期。
最後,不得不說諸葛亮也有個人利益的要求,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已報當年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而且北伐也使得諸葛亮將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有利於蜀國政權的穩定。
-
4 # 夢竹62142066
誰說的?站出來,看來是你說的吧,問這個問題前要弄清楚戰略和戰術的根本區別,以蜀國的國力國情你不搞攻勢戰略,一旦停下來讓人家緩過勁此消彼長你就完了,武侯死後的歷史發展證明了他是對的。
回覆列表
諸葛亮不善軍事,六出岐山是雞蛋撞石頭,不斷耗盡蜀國的人力,財力,無用的。但對諸葛亮是是重要的最後一步棋。他一輩子都沒有真正掌握過兵權。他性情髙傲,目中無人,身無朋友,只有羌維,又被劉禪調去地方上,孤掌難嗚,成不了大事。唯一辦法是通過不斷北伐,殺馬謖,誅魏延,李嚴等。清除劉備忠臣,達到取得政權目的,如果不死可能還有N次北伐。而一旦取得兵軍權,北伐停止,就沒有蜀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