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能網

    從2015年開始智能手機就開始掀起一波快充的浪潮,隨後更是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從剛開始“無快充不旗艦”到今天的“快充是手機的標配”,就可以看出快充技術的普及有多快了。時至今日,很多手機快充技術相比普及之初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一下,目前手機上應用的快充技術都有哪些。

    目前手機上應用的快充技術大體上可以分為“高壓低電流”以及“低壓高電流”兩種,前者的代表是高通的QuickCharge以及聯發科的PumpExpress,後者則是OPPO VOOC、一加DASH以及華為SuperCharge。不過這幾家的快充技術基本上都是自家的平臺或者是自家產品才可以使用,想要和別家的快充技術通用,目前來說還是難以實現的。

    蘋果則到iPhone 8和iPhone X開始才在移動平臺上應用真正意義上的快充技術,此前iPhone標配的都是5V 1A的充電器,只有使用iPad的5V 2.1A充電器時才會有更快的充電速度。而現在iPhone 8/8 Plus與iPhone X上應用的也不是蘋果自己開發的快充技術,而是相對通用的USB PC 3.0標準。

    現役手機快充技術

    USB PD 3.0

    USB PD標準也就是USB Power Delivery標準,需要搭配USB Type-C接口實現,目前發展到3.0版本,而在2.0版本時期它就已經可以實現最高100W的傳輸速度,輸出可以分為5V 2A、12V 1.5A、12V 3A、12V 5A、20V 3A、20V 5A等多種不同規格,不僅可以用在手機充電上,甚至還可以用在PC顯示器供電或者筆電充電上。

    而USB PD 3.0則在USB PD 2.0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據現有資料顯示USB PD 3.0標準可以實現3.0V到21V的輸出電壓調節,調幅電壓為20mV。不過相比於輸出規格的優化,其更重要的一個改進就是增加了PPS規範也就是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這是USB PD 3.0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旨在對目前的各種快充方案實現規範上的統一。

    目前USB組織已經在USB PD 3.0的PPS規範中收錄了高通QC 3.0/4.0、聯發科PE 2.0/3.0、OPPO VOOC、華為SuperCharge等標準,並對上述快充技術實現完美兼容。只是時至今日USB PD 3.0標準也依然算不上是一種主流,因為在USB組織的相應要求裡,USB PD 3.0依然是一種可選標準而不是強制標準,雖然它必須通過USB Type-C接口實現,但並不是每一個USB Type-C接口都必須使用USB PD 3.0標準,因此在今天雖然有很多USB Type-C接口的設備,但是USB PD 3.0標準依然有待普及,其通用性的優勢依然未能完全發揮。

    iPhone 8/8 Plus/X想要快充,你需要這兩個配件

    順帶說一句的是,雖然USB PD 3.0標準是向下兼容USB PD 2.0或更低版本的,但蘋果的iPhone 8/8 Plus與iPhone X並不兼容USB PD 2.0或更低版本的充電器,因此要iPhone 8/8 Plus和iPhone X上實現快充,目前來說蘋果的29W USB-C充電器依然是首選。

    高通QuickCharge 3.0/4.0

    目前高通平臺上應用最廣的當屬Quick Charge 3.0也就是常說的QC 3.0快充了,其相比上一代的QC 2.0技術號稱提昇了27%的充電速度,功率損耗 則減少45%。高通QC3.0使用了最佳電壓智能協商(Intelligent Negotiation for Optimum Voltage,INOV)的算法,支持3.6V到20V的工作電壓動態調節 ,以200mV為步進,並向下兼容QC 2.0和QC 1.0的設備,可以使用在USB Type-A接口、USB micro接口和USB Type-C接口上。

    QC 3.0充電器

    而現在高通最新的快充技術是QuickCharge 4.0,也就是常說的QC 4.0快充。與QC 3.0快充相比,其充電功率功率提昇至28W,繼續使用最佳電壓智能協商算法,調壓步進則細分為20mV為一檔,更重要的是其引入了對USB PD 3.0標準的兼容,在兼容性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聯發科PumpExpress 3.0/4.0

    聯發科的PumpExpress快充發展到今天已經是4.0版本,不過4.0版本相比起3.0版本更多地只是完善了對USB PD 3.0標準的支持,而在其他技術細節上則與PumpExpress 3.0相差不大。

    聯發科在PumpExpress+與PumpExpress 2.0上應用的快充方案與高通的QuickCharge類似,都屬於“高壓低電流”型快充,其中PE 2.0快充最高可提供20V的充電電壓。不過在PE 3.0/4.0種則用上了低壓方案,輸出電壓為3V到6V動態調節,調節步進為10mV到20mV,最高輸出電流可以超過5A。值得注意的是從PumpExpress 3.0開始聯發科就直接標注其實用的握手協議是USB PD標準,因此我們可以認為PumpExpress的發展方向其實很早之前就決定向USB PD靠攏了。

    OPPO VOOC與一加DASH

    說到“低壓大電流”型快充技術,OPPO的VOOC快充與一加的DASH快充肯定是最佳代表了,前者是這類快充技術的最早應用者,“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口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這就是OPPO為了宣傳VOOC快充而提出來的。

    VOOC快充技術的核心就是“大電流直充”,其充電器的輸出規格為最高5V 4A,在完成VOOC快充握手後,充電器將接管手機電池的充電管理,繞過手機自帶的充電電路直接給電池進行充電。由於充電電流較高,因此VOOC的充電數據線與電池都有進行定製,例如其所用USB Type-B Micro也就是Micro USB接口並不是常規的型號,而是根據大電流傳輸的需要進行了定製的接口,因此要使用VOOC快充,就必須充電器、充電數據線與手機都必須配套,這也是為什麼OPPO手機滿街都是,但是我們很少看見能有VOOC快充的周邊產品的原因。

    一加DASH快充與OPPO VOOC快充本質上是相同的

    而一加的DASH快充實際上就是OPPO的VOOC快充,兩者的充電器是可以互換的,但手機端所用的輸入接口有些不同,DASH快充使用的是USB Type-C接口。而且與必須使用指定充電數據線的VOOC快充不同,DASH快充的所用的Type-C接口並不是定製型的,如果你手上的Type-C數據線是USB 3.0/3.1規格的,你會驚奇地發現用它來連接一加手機3/3T/5/5T/6與其原裝充電器後,是可以激活DASH快充的。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用普通的USB 3.0/3.1 Type-C數據線來進行DASH快充,實際上DASH快充所用的數據線同樣是經過定製的,有針對大電流傳輸進行優化,而常規的USB 3.0/3.1 Type-C數據線則未必可以承受DASH快充的大電流,很容易會造成線路異常過熱甚至燒毀的事情,因此DASH快充依然需要配合原裝充電器和原裝充電數據線使用。

    華為Fast Charger Protocol與SuperCharge

    華為的手機產品在用上SuperCharge快充之前,就已經有在用自家的FCP也就是Fast Charger Protocol快充技術,這個快充技術與高通的QC 2.0以及聯發科的PE快充屬於同時代的產品,輸出規格為9V 2A,屬於“高壓型小電流”型快充,充電效能可以比肩當時的QC 2.0以及PE快充。

    而從2016年底開始,華為的FCP快充就退居二線,改由SuperCharged快充作為主力了。與前者的“高壓低電流”設計不同,SuperCharge與VOOC、DASH等同屬於“低壓大電流”型快充技術,充電輸出電壓支持3.5V到5V的動態調整,最高輸出電流可以到5A水平,號稱“5分鐘就能給手機充一半的電量,不會對電池造成長期壽命與最高容量的折損”,充電效能相比FCP快充有了明顯的突破。

    SuperCharge快充技術最早是在Mate 9系列以及P10系列上應用的,當時標配的充電器可支持常規的5V 2A輸出以及SuperCharge下的4.5V 5A和5V 4.5A輸出。相當於最高22.5W的充電功率。從華為公布的技術細節來說,SuperCharge與VOOC、DASH快充一樣都是“直充電池”設計,完成協議握手之後,充電器將接管手機電池的充電控制,繞過手機自帶的充電電路直接給電池充電,可以有效降低充電時的手機發熱。

    現在華為的Mate 10系列以及P20系列也都應用了SuperCharge快充技術,而且從目前的狀況來看SuperCharge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依然會是華為的主力快充技術。而之後的發展會是怎麼樣呢?剛剛我們已經說到了,USB PD 3.0技術在更新PPS標準後,已經將SuperCharge快充納入到兼容名單中,因此未來SuperCharge的發展應該會向USB PD 3.0方向靠攏,最終實現兩者的完美融合。

    德州儀器MaxCharge技術

    其實快充領域除了上面我們比較熟悉的幾款外,還有另外一種“名氣雖然不是很大,但實際上應用的產品卻不少”的快充方案,那就是德州儀器MaxCharge快充技術。MaxCharge與高通的QuickCharge2.0以及聯發科的PumpExpress屬於同時期的方案,其支持最高14V的輸入電壓,因此在搭配相應的識別IC後可對高通QC 2.0和聯發科PE快充實現兼容,而且輸出電流最高可達5A的水平,效能上並不弱於同時期的其它快充技術。

    此外MaxCharge快充技術並沒有像QuickCharge或PumpExpress那樣綁定在自家的平臺上,任意平臺都只需要添加相應的控制IC就能實現MaxCharge快充,在靈活性上比起同期的對手要更好一些。但事實上會帶來額外成本的方案並不受手機廠商的青睞,因此MaxCharge快充一直都沒能在手機產品上有什麼建樹。

    支持MaxCharge的德州儀器BQ25895芯片

    然而在移動電源平臺上,德州儀器的MaxCharge技術就頗受廠商歡迎了,因為其不需要獨家平臺的支持,還可以實現對QuickCharge和PumpExpress的兼容,因此很多採用快充技術打造的移動電源,都會用到德州儀器的MaxCharge技術,各種基於德州儀器BQ25895芯片打造的移動電源就是MaxCharge快充技術的代表型產品。

    只是在隨後的快充技術發展裡,我們沒再看見MaxCharge技術的身影了,倒不是說德州儀器退出了快充技術的競爭行列,而是因為USB PD技術已經開始對各種的快充技術實現兼容,因此德州儀器已經不需要做自己的兼容方案,直接按照USB PD技術的標準開發新產品就可以了,MaxCharge快充自然也就慢慢淡化了。

    總結:所有快充技術終會走向統一規範

    今天我們給大家總結了目前手機平臺上常用的幾種快充技術,目前來說來他們暫時還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從發展方向來說,統一規範已經是趨勢所向,最終不管哪一種快充,都會在USB PD快充上得到統一。只是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想要推動這個進程,除了USB組織的努力外,各家廠商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那一天可以儘早到來,到那個時候我們只需要一個充電器就可以實現各種不同設備的快速充電了。

  • 2 # 昀熹手記

    閃充和快充同屬快充的類型,只是叫法不同,但是還是有技術上的本質區別的。

    閃充採用的低電壓,高電流的充電方式。

    快充採用的是高電壓低電流的充電方式。

    本質上的區別,決定了這兩種充電類型的差異。

    第一,發熱

    相對比來說,閃充的低電壓高電流最大的特點就是充電時,手機的溫度比較低。

    比高電壓低電流充電釋放的溫度要低很多。

    第二,安全

    我們充電的時候,都感覺到,不論是充電頭,還是手機,都會發熱,對比發熱之後,就是安全,發熱越大,帶來的隱患也就越大,相比來說,閃充更安全些。

    第三,充電電壓

    我們說了,閃充採用的是低壓高電流,那麼相比之下,閃充的電壓就會地很多。基本在5V左右,而快充,在QC4.0協議下,達到了9V3A左右。電壓比較大。

    說完差別,來說說支持吧。

    在高通系列中,廠家默認的是使用高通芯片帶的充電協議,因為是免費的。所以,只要高通芯片支持快充協議,理論上廠家都能做出快充來,但是呢,因為成本等一些關系,很多廠家並沒有把快充協議用到最高,如驍龍660處理器,本身也是支持QC4.0的,但是多數廠家在做手機的時候,也頂多給你配上QC3.0的協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快充協議的充電頭,基本可以在快充手機上通用,而閃充的充電頭,一定程度上需要適配,否則基本按照5V2A的充電功率去充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韌帶是軟一點比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