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曉風殘

    吳楚國力和西漢綜合實力比較

    疆域。主張削藩的晁錯對漢景帝的話語可以看出吳楚齊三國疆域大小:

    “故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吳楚齊三國合計162城,占據漢景帝時西漢疆域的一半。這就是吳楚和西漢強弱的現實——雙方打成平手。

    軍隊人數。吳楚軍隊的數量,史書記載如下:

    “敝國雖狹,地方三千裡;人民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餘年,其王諸君皆不辭分其兵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萬。”

    80萬兵馬是劉濞公告諸侯書的數字,有誇大成分。吳國當時真實召集的軍隊數目應當是20萬人左右,而非50萬。

    西漢的兵力不詳。西漢兵分四路:周亞夫率領36將軍攻打吳楚;酈寄率軍攻打趙國;欒布率軍攻打齊國;竇嬰屯兵滎陽防備趙、齊兩國軍。

    在軍隊人數上,西漢軍隊加上梁國軍隊的人數,和吳楚軍,數量應該都是差不多,彼此勢均力敵。

    國力比較。西漢有文景之治為代表的休養生息政策,似乎西漢的國力比起吳國更強。但劉濞治理吳國40多年,其治理能力不比漢文帝差,更有資源優勢。

    “吳有豫章郡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這是漢惠帝、呂后時期吳國的情形。“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予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如此者三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這是漢文帝時期吳國的情形。

    從疆域、軍隊人數、國力三者來看,吳國和西漢雙方的實力差別不大。但劉濞比漢景帝有一個優勢——軍功激勵人心。

    劉濞攻打西漢的方略

    劉濞攻打西漢的方略,在史書中有兩次記載:

    第一次是劉濞派去結盟膠西王時應高口述的戰略:

    “大王誠幸而許之一言,則吳王率楚王略函谷關,守滎陽敖倉之粟,距漢兵,治次舍,須大王。大王幸而臨之,則天下可並,兩主分割,不亦可乎?”

    占據滎陽和西漢糧倉敖倉,然後攻打函谷關進入關中滅西漢。這是劉濞在起兵前就已經確定好了的戰略。

    第二次是劉濞起兵時發給各諸侯王的公告:

    “南越直長沙者,因王子定長沙以北,西走蜀、漢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與寡人西面;齊諸王與趙王定河間、河內,或入臨晉關,或與寡人會雒陽;燕王、趙王故與胡王有約,燕王北定代、雲中,轉胡眾入蕭關,走長安,匡正天下,以安高廟。”

    這次的戰略相對應高口中的戰略,相對具體得多了:

    1、長沙王攻打長沙北部、蜀、漢;

    2、吳、楚、越、淮南四國共同西進攻打西漢;

    3、齊國各王和趙王攻打河間、河內,臨晉、洛陽等地;

    4、燕王攻打代郡、雲中,從蕭關進入,會合攻打長安。

    從劉濞的戰略上來看,很完美,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但是一個好的戰略,最關鍵的是執行。

    劉濞對戰略的執行

    在竇嬰、周亞夫等率軍出兵前,漢景帝還派劉濞弟弟劉廣和爰盎作為使者,請求劉濞等諸侯議和退兵。

    也就是說,西漢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派兵去平定劉濞等諸侯兵。這實際上給了劉濞很多的時間去執行預定戰略。

    爰盎出使到劉濞處時,吳楚軍已經攻打梁國城池。直到劉濞戰敗時,吳楚軍還在攻打梁國。劉濞對當初所製定的戰略執行得一塌糊塗。完全沒有當初製定戰略時的指點江山氣勢。

    期間,劉濞拒絕田祿伯“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與大王會”計畫,更沒有採納恆將軍“願大王所過城不下,直去,疾西據雒陽武庫,食敖倉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無入關,天下固已定矣”建議。劉濞採取穩紮穩打的步步為營計畫,讓周亞夫得以如恆將軍所言的“漢軍車騎至,馳入梁、楚之郊,事敗矣”。

    劉濞沒有直接以80萬(名義上的人數)優勢兵力直接占據滎陽和糧倉敖倉,直接切斷西漢和山東各地的聯絡和支援。沒有嚴格而快速執行預先製定的戰略,是劉濞被擊敗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劉濞沒有嚴格執行預定的戰略?

    劉濞沒有嚴格而迅速執行戰略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劉濞年紀大了,失去了冒險的勇氣,也失去了果決的判斷力。

    相比之下,漢景帝面對內有滿朝大臣反對晁錯、外有七國起兵的局面,迅速處死晁錯,團結了西漢大臣,快速平定七國之亂。

    年紀,是劉濞失敗而漢景帝成功的最大原因。那一年劉濞62歲——那個時候已經是一個古稀老人,漢景帝34歲——年輕力壯的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華v6自動豪華版就在這個價位,可以安裝前座椅加熱,電動座椅,後視鏡折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