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逛逛gogo

    藝嶼EYESVOT |收養

    以史為鑑!

    ▲五代十國前期

    古代也有收養的形象,大多將其成為收養義子(假子)。

    五代十國時期曾經廣泛地流行過收養假子(義子)的社會風氣,其影響之大,波及之廣,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

    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皇帝收養的假子。如建立五代第一個王朝後梁的朱全忠,就收有不少假子,如朱友文、朱友謙、朱友恭、朱漢賓等,或為禁軍大將,或為節度使,其中有的還封了王,如朱友文封博王,朱友謙封冀王。

    ▲五代主要養父子關系圖

    2.大將、節帥收養的假子。如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在唐末五代割據於關中西部,勢力最大時占據數十州,其部下大將中有不少人為其假子,如楊崇本。

    3.富人、豪強收養的假子。王晏球少年時被汴州富豪杜氏收為假子,後投靠朱全忠,歷任右千牛衛將軍、龍驤四軍指揮使、行營馬步軍都指揮使,在後唐歷任歸德、天平、平盧等鎮節度使,並改名李紹虔。

    4.假子收養的義子。在五代十國時期,被人收養為假子者,也紛紛仿效其養父行為,大肆收養他人為假子。

    這一時期廣泛存在的收養假子的目的,不在於傳宗接代,延續家族煙火,而是另有原因。

    ▲五代十國後期

    這個原因就是收養者通過建立收養關系,與被收養者形成超過君臣關系或上下級關系的一種更加親密的關系,增強內部凝聚力,從而結成一種緊密的政治軍事集團,為奪取或鞏固政權服務,或者維護已經取得的政治利益。

    五代十國時期收養假子的這種社會風氣受到了歐陽修的批判,他主要是從宗法關系的角度進行批評的, 藩鎮割據,軍閥混戰,是五代十國時期一個突出的社會特徵。

    在長期的混戰中,原來的社會秩序與社會上層結構被徹底打破了,舊貴族、舊官僚或死或逃,有的甚至窮途潦倒,一大批出身於社會下層的人登上了政治舞臺。

    由於統治階層中存在著這種輕視文士儒生的意識,所以他們對儒家所提倡的禮樂制度深惡痛絕,也就使這種現象廣泛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聖何塞是不是總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