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亞腰葫蘆

    知識就是力量,竟然也同樣適用到動物身上。

    東北虎被列為最瀕危動物名單,並非危言聳聽。而反觀東北虎園中,種群數量卻在不斷擴大。然而統計則總是關注野生逡巡的數量,一則圈養受近親繁殖的困擾,種群素質退化嚴重,前景堪憂。其二是這種離開飼養就難以存活的“萊鳥”,徒具其形,未備其神,實則是濫竽充數之輩。

    再說狼和狗同宗同源,但狗自打進入人類的生活中,討好、聽話就成了生存之道,安逸和依賴慢慢使失去自然選擇傳承下來的野外生存能力。所以在人類的視野之內,依然在狗仗人勢的慫勇下,猶能與狼一較高低,但稍遠就成了獵物,實在可悲可歎。

    上述兩個例子充分說明野外生存是靠知識武裝和鍛鍊的。多少代脫離野外環境,代代相傳的棲息地選擇;食物、水源的尋找;捕獵的技巧;同類的規避守則等,都需要通過大量的學習來豐富大腦以作為知識儲備,否則難以在野外立足和繁衍生息。

    像熊貓等以植物作為食物的動物情況相對稍好,但面對同類的競爭及躲避天敵,以及對抗病菌的侵襲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類自從呀呀學語開始,就通過觀察、模仿進行學習。人類有幾個突飛猛進的學習階段都處於嬰幼兒時期,潛在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將來獨立生存的需要。

    當然人類是一個更加廣泛的社會性動物,因此學習的時間更多,成長的路更長。而處於知識爆炸的時代,欲想保持旺盛的競爭力,需要終生學習。

    常識性的東西在生活的耳濡目染下都能漸漸掌握,複雜的知識就需要向高人和專家進行請教。而書本是匯集了千百年智慧的凝鍊總結和概括,所以開卷有益。翻開書本就是在與古今中外在某些方面集大成者進行通話,因此書本是人類不斷進步的階梯。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當然尋常人決不可與古賢聖先同日而語,他們以聞道為樂,以立德、立言而軌國範世為己任,但勾勒出一條人們思維發展的道路,雖有高低之別,但總體而言是一體遵行的。

    一個人從小對父母百依百順言聽計從,可能覺得父母之言全對。而到了逆反期,可能認為父母有對有錯。上學時,老師授業解惑,在遵從規則的前提下,需要啟發獨立思索和解決作業中的難題。而到了成家立業之時,路需要自己走,于是開啟了相對獨立面對生活和未來的新階段。有了後代,你則是小孩兒第一任人生導師吧!于是你必須深思熟慮,必須聞達睿智,否則就會成為不稱職的父母。在工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或成為師傅,或走上領導崗位,你必經為經常出現的疑難提供經驗、辦法,否則“不知道”說多了,就成為“無能”的代名詞,並演變為無視。我想凡欲自立自強的人都不願蹈其覆轍,因此獨立思考是歷史和生活賦予的重任並責無旁貸。而至於效果如何,只有看各人的資質、知識量和水平了。

  • 2 # 挽弓月2023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談了學習與思考的關系。這個問題要看你讀什麼樣的書對你思考能力有多大的影響,總體來說,以下幾類書籍對提高獨立思考能力有幫助:

    1.哲學類書籍,培養思考問題的高度。

    2.思辨類書籍,培養思考問題的廣度。

    3.歷史類書籍,培養思考問題的厚度。

    4.邏輯類書籍,培養思考問題的嚴謹性。

  • 3 # 月下僧7

    我很佩服的一個朋友,酷愛讀書,知識淵博,喜歡談古論今,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可有幾次大家相聚的時候叫他都被拒絕了。有次遇到他問他為啥不和大家一起活動。他說沒意思了,人和人一起交流,用得依理說事,有些事雖然我們無能為力,但道理上應該有自己的看法吧。一起的時候只要你表達一點觀點,就馬上不是反駁就是勸你想通點,無知成了大度,善於思考還成了被教育的對象,其實有學識善思考的人才是真正能想通的。咱起碼也是讀了點書的人,自己看看書想想事就行了, 不想湊那個熱鬧了。

  • 4 # 上層人大腦

    獨立思考能力跟讀太多書沒有關系,關鍵是讀什麼書,你天天讀小說,讀雞湯怎麼可能有獨立思考能力。首先就是要讀那些能夠提高思維層次,講思維方式的書籍,這些會告訴你怎麼思考,怎樣得出自己的觀點,這類書不在於看多少,而在於看完去練習,獨立思考能力本身是一種能力,而不是說你看了多少書自然就有了。要區分兩個概念“能力”和“知識”,就像你學了十幾年英語,難道就具備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了嗎,你只是學了一大堆沒有用的知識。

    至於獨立思考能力,首先你要去思考,思考什麼呢,對生活中的現象多思考為什麼,不要忙著去看別人的觀點,先自己找原因,然後表達你的觀點。很多人看書都是記憶別人的觀點,而沒有在實踐中思考總結得出自己的觀點。

    推薦幾本關於思考的書《好好思考》、《矛盾論》、《批判性思維工具》、《學會提問》。不要光看,看了要去練習。

  • 5 # 金陵勝寒

    俗話說:“造燭求明,讀書求理。”讀書是可以培養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因為古代的聖賢都是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個個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他們的思想都是很獨立的,對事物的看法也是獨樹一幟。然而,成為聖賢的讀書人畢竟還是鳳毛麟角。我們讀書要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要總結出普遍的道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規律性的東西。這些可以幫助我們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反過來大大提高我們閱讀的深度。就這樣,不斷地進行良性循環。雖然我們不一定成為智者,起碼可以自己可以活得很明白。

    讀書也有一個開竅的過程。開竅早的人,自然學業突飛猛進,可以早早有所成。開竅晚的人通過不懈的努力,一旦開竅依然可以一通百通,有所建樹。曾文正公就是開竅遲的一個人,但是一點也不妨礙取得的成就。

    真正搞明白書中蘊含的道理,做個獨立思考的人不是件難事。我們如果人生閱歷足夠,同樣也可以對形成這個能力起到顯著的助推作用。

  • 6 # 我不是宋江啊

    你是怎麼定義獨立思考的?誰不是在獨立思考,即使受別人的影響,也是在獨立思考,你總不能把別人的腦子裡邊硬按上東西吧。你所謂的獨立思考,難道是要與眾人不同與大家不同嗎?要眾人皆醉你獨醒嗎?或者說準確的說你是要做叛逆嗎?獨立思考不是個好詞兒,謹慎使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陸兩桶油油價一直在降,過了年會不會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