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季我努學社
-
2 # 野叟雜談
明朝從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之後,就設立了南北兩個首都,南京作為留都擁有一整套政府班子,保留有皇宮、六部、都察院等等。除了沒有皇帝,其他全有。目的就是在於萬一北京出事兒,南京可以立即投入運轉。明朝末年崇禎皇帝自殺後,南京政府立即就發揮了中央政府的作用,開始運轉。
但是,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稱帝之後不到一年的功夫,弘光政權就滅亡了,原因何在呢?當初北宋滅亡後還在南方保留了半壁江山,晉朝南渡後堅持了三百年(加上宋齊梁陳)。為什麼弘光政權一年就結束了呢?
這就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從內部來說,弘光小朝廷內部矛盾重重,政治黑暗,史可法等頭腦清醒的人士並未受到重用,甚至史可法領兵在外還受到很多牽制和掣肘。因為內部的紛爭,甚至發生了大敵當前,大將左良玉率領大軍要清君側,結果左良玉病死後,其子率領數十萬大軍投降清朝。清軍入關以後,真正遭遇的抵抗也就是在江南。這是因為,江南在當時還具有一定的實力。但這點兒實力,又被弘光朝廷敗壞得差不多了。弘光政權並沒有能夠有效組織民眾進行抵抗。相反,清軍在江南所遭遇的抵抗都是在弘光政權滅亡後民間自發組織的抵抗。
再來說外部環境,清軍入關以後,根本就沒有給南明以喘息之機。一方面清軍入關以後為崇禎帝發喪,同時宣布明朝已經滅亡,而且是被李自成給滅的。自己不是明朝的敵人。接著他們以追擊李自成為借口很快就南下,在中原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就順利推進到長江沿線。其次,清軍入關之初,宣布解除了一些明末的弊政,比如遼餉、練餉等都不再征收,萬曆年間以來的欠款也不征收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一些百姓的擁護(剃髮令等等,是後來的事情)。再次,清軍入關前就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政權機構,這和晉朝南渡的時候北方的混亂情況不同,也和金朝南下的時候情況有所不同。在清軍入關以後,他們並沒有大面積觸動明朝官僚們的利益,明朝各級官僚都被留任。這也減輕了他們所遭遇的抵抗。尤其是,還有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人給他們打頭陣。吳三桂一直追擊南明軍隊到昆明。
在弘光政權滅亡後,南明更是分裂為好幾個不同的派別,這就給清軍以各個擊破的機會。大勢已去,永曆帝也無力回天,最終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也就全劇終了!
回覆列表
1644年3月,崇禎帝朱由檢在北京被李自成的軍隊攻破後自縊於煤山。雖然北方糜爛,但東南依然掌握在明朝士大夫手中,此外,南京保留著與北京相似的行政機構。因此,史可法與馬世英等擁戴朱由崧即位,是為弘光政權。但弘光政權僅存在一年(1644年5月-1645年5月),那麼南明弘光政權是如何走向滅亡的呢?
(馬世英像)
弘光政權在短短的一年裡,內部鬥爭激烈,對外軟弱無力。
弘光政權內部,在朝廷上,弘光帝沉迷酒色,不思進取,文臣之間相互傾軋。弘光帝被擁立為帝,對馬世英等言聽計從,無上進心,即使被清軍俘虜後,依然笑嘻嘻的,問馬世英何在。以馬世英為首的一派和以史可法為首的一派爭權奪利,馬世英掌權後,啟用閹黨阮大鉞等人,迫使史可法外出督師揚州,高弘圖、劉宗周等人辭職。此外,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發生“南渡三案”(大悲案、假太子案和童妃案),朝政日益糜爛。在外領兵的將領之間為爭奪土地互相攻伐,毫無凝聚力。弘光政權之初,為拱衛南京,在江北設置四鎮,分別由劉澤清、高傑、劉良佐和黃得功駐守。但四鎮卻沉溺於內鬥,爭奪地盤。高傑派兵在土橋伏擊黃得功的軍隊,製造土橋之役,還襲擊黃得功的駐地,被打敗。而且,在1645年,在清軍和農民軍殘餘部隊逼近武昌時,守將左良玉卻以“救太子清君側”為名反叛弘光政權。在一年的時間內,弘光政權上演了一幕幕鬧劇。
(史可法)
在對外,弘光政權沒有清晰的戰略與戰術,一直處於被動地位。弘光政權面臨的局勢複雜,北邊有清軍和李自成的農民軍,在西邊有張獻忠的農民軍。弘光政權卻執念於崇禎帝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殺害一事,甚至企圖聯合清軍消滅農民軍,遭到清軍拒絕。1644年10月,多爾袞命令多鐸攻略江南,但行至中途,得到命令轉進方向,進攻大順軍。弘光政權多了5個月的喘息時間,南明朝廷依然忙於內爭,軍隊依然無有效的禦敵策略。次年3月,多鐸率軍從西安出發,分三路進攻南明。武昌守軍左玉成反叛,北部徐州丟失。清軍繼續南下,四月二十五日,揚州失陷,史可法殉國。五月十五日,南京被攻下,弘光帝出逃。後被清軍俘獲,被送到北京處死,弘光政權滅亡。
(多鐸像)
參考文獻:
1、金宇平:《清廷與南明弘光政權關系研究》
2、朱永安:《弘光政權速亡探析》
3、孫祥寬:《南明弘光政權始末》
4、劉中平:《弘光政權武臣內部爭鬥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