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保良
-
2 # 不二齋
瘦金體是宋徽宗所創的一種字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等。
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瘦金體特點:
第一,快,書寫速度快,才能筆力雄健。
第二,瘦,這個對於毛筆的要求很高。
第三,重兩頭而輕中間,做好起收筆,中間一帶而過。
第四,字型瘦長,有區別於其他楷書的典型的基本筆畫。
訓練方法:
第一,選擇一只好毛筆或鋼筆。毛筆長峰狼毫最好,鋼筆可用美工筆。
第二,先練習基本筆畫,練到非常熟練,一出手便能寫快速寫出來。
第三,練習單字,選擇一百個單字,每天練習一個,練到不用思考,便能寫出來。
有了這三部,一通百通,其他的字也都差不多了,至於章法,可以參照古代或當代優秀作品就可以了。
-
3 # 松風閣書法日講
瘦金體書法是北宋末年皇帝宋徽宗所創作的,字體書法的特點是“筆力緊俏、鐵絲銀線、尖針利爪”,整體上華美典雅,氣格高貴。但是因為宋徽宗是亡國皇帝,古代評價不是很高。
但是,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我們不管身份身份和治國本事,只看宋徽宗的藝術天分,那是無人可比的。可以說宋徽宗是中國古代皇帝中最具有藝術天分的一位。
我們如果要練習硬筆瘦金體,首先我們不能直接就入手瘦金體,除非你有一定的楷書基礎和書法基礎。
這裡就牽扯到一個問題,瘦金體到底是行書還是楷書。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瘦金體書法是分楷書、行書、草書的,但是即便是瘦金體的楷書書法,仍然有行書的筆意,並且,在筆法、結構、章法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筆法
瘦金體書法的筆畫特點是瘦、硬、尖、細。而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有很強的控筆能力,必須要筆筆中鋒。這就要求你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一定的書法經驗。所以建議你練習瘦金體之前,一定要把唐楷或者說篆書,尤其是鐵線篆書練好。
鐵線篆書的一個特點就是筆畫不管怎樣彎曲百轉,粗細必須保持一致大小,而且從鐵線二字可以看出來,寫鐵線篆書,必須要中鋒行筆,而且保持筆力猶如鐵絲一樣堅硬剛強。
如果你之前有了堅實的唐楷基礎以及鐵線篆基礎,那麼說明你的控筆能力基本上是過關的,這個時候再來練習瘦金體書法就很好入手了,如果沒有這些基礎,一開始就著急入手,很有可能學習很長時間不得要領,練習很長時間效果不佳,導致信心喪失。
所以,一定要有基本的控筆能力。
第二、結構
瘦金體從名字來看,突出一個“瘦”字,這既是他們的外形特點,也是他們的結構特點。如果我們把瘦金體裡面隨便拿出一個字來分析,我們會很清楚的看到,瘦金體的每一個字,都是有規律的。
如果我們把一個字從上到下分三個層次,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間部分的形體是向內聚合的,而上下兩層是向外延展的,這樣的形體特點有點像歐體書法中的“中宮緊收”,內在中間部分的結構非常緊密,但是兩邊比較外散,呈現一種外松內緊的態勢。
這是在結體上的說法。然後我們如果再考察瘦金體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關系,就會很清楚的看到,即便是楷書,他的書法都很有行書的味道,筆畫與筆畫之間有很強的呼應性,這一點很像趙孟頫的楷書書法。
所以,從這兩個層面講,要想學習好瘦金體,歐楷和趙楷還是要懂一點的,至少了解一點就可以。如果精通,那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三、章法
章法上,瘦金體與其他書法的章法布局並無二致。但是瘦金體仍然是突出 “瘦”和“金”這兩個特點的。
瘦是形體上的特點,金是氣質上的特點。簡單來說,金就是要有一種皇家氣息,貴族範,有一種典雅優美的感覺,如果是男人寫瘦金書,至少要像紳士,如果是女人寫瘦金書,至少是貴族淑女,要寫出那個氣勢、氣場。
但是,除此之外,瘦金體瘦的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讓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間隔、空間過大,如果這樣,瘦金體那種氣勢凌人、冷峻華美的風格就會被大大沖淡,因此瘦金體應該盡量的縮小間距和字距。
四、硬筆和軟筆
最後一個小問題,那就是關於學習硬筆書法還是軟筆書法的問題。如果你只想練習硬筆瘦金書法而不想費盡心思學習軟筆瘦金體,那樣完全可以。但是前提是你一定有軟筆的基礎,這樣你在寫硬筆瘦金體的時候也好上手。
如果沒有軟筆基礎,只是學習硬筆瘦金體,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一開始比較難,需要加緊刻苦練習,而且有些東西只有軟筆才能體會感受到,當然,這還要看個人的選擇。
-
4 # pxrcr
我認為瘦金書與歐柳顏趙等楷書的最大區別在於運筆的速度 不管是起筆的頓(通常為方筆入切 橫劃 堅劃 撇劃等)還是運筆中的筋瘦效果 亦或是筆畫結束中的鉤 頓(即鶴膝)撇的收尾 無不體現出迅捷 輕巧 如果像其他書體那樣厚重 緩慢 還有什麼轉筆啊等等動作 是表現不出瘦金的瘦硬 堅挺 和鋒芒畢露的 這就要書者有過硬的基礎 出手輕盈飄逸靈動 猶如蜻蜓點水 晚燕歸巢 還要百步穿楊
-
5 # 瘦金體書法
瘦金體本身的筆畫就比較細,原帖縮小以後完全可以作為硬筆字帖。入門一般從宋徽宗的《千字文》開始,這本字帖某寶上有很多;也可以找來瘦金體《千字文》原帖的電子版,對著練習,效果也很好。由於瘦金體筆畫較瘦,所以對結構的要求很高,練習時要特別注意對結構的把握。
-
6 # 王榮聯1
既是北宋亡國之君,又是天才書畫家的宋徽宗,由他創建的瘦金體極具個人風格且極具書法美感。宋徽宗的瘦金體與歐、顏、柳、趙等楷體,並例在書法楷體之林,完全適應所有書法愛好者臨摹練習。其實,練習瘦金體與練習其他各楷體一樣,都有其內在的結構特徵、筆畫特點和運筆規律的。在練習瘦金體時,我們應選用彈性好的狼毫筆,這樣寫出來的筆畫才具有鐵劃銀鉤的外觀特徵。把握筆筆中鋒的運筆規律,以及各種筆畫的各個特點,是臨習瘦金體前必須做好的功課。如果我們能堅持多思考、勤練習,相信是能夠收到應有的效果的。
-
7 # 松風閣書法日講
你還是很有眼光的,我覺得宋徽宗雖然是一個亡國之君,但是他卻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只是可憐生在帝王家啊。
我本人也是很欣賞瘦金體,但是說實話瘦金體實在是難啊。首先,他幾乎是中鋒,筆筆中鋒,而且筆畫雖然纖細,卻飽含力量,這一點沒有高超的書法技巧完全寫不出來。
其次,宋徽宗自己在詩詞、文學、繪畫上的功夫素養也樣他的書法顯得很有文人氣,寫的很到位。
硬筆該如何臨習?我覺得你如果沒有軟筆的基礎,貿然去寫瘦金體是不可能成功的,還是沿著先學楷書四大家,然後慢慢的大好功底,進一步再去學習效果會更好。
回覆列表
瘦金體書法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因其瘦勁近乎於硬筆字,所以,硬筆還是比較適合寫瘦金體的。
在這裡我們總結硬筆書寫瘦金體需要注意的三個方面。
第一,用筆。
瘦金體書法用筆乾淨利落,線條彈性十足。我們在用硬筆書寫瘦金體時,應盡可能還原瘦金體原有風格。
第二,結字。
瘦金體結字偏長,法度嚴謹。我們在書寫時,務必要遵循原帖法度。
第三,節奏感。瘦金體書法是具有強烈節奏感的書體。無論是用毛筆還是硬筆,缺失節奏感都會失去瘦金體原有味道。
把握好瘦金體節奏感,首先是下筆爽利,中間行筆速度快,收筆慢頓。其次是筆畫之間的連貫,把握瘦金體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