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賢妒能的人是什麼心理?這個問題要分開兩面說!
1、幾乎很少人承認自己“嫉賢妒能”,到但卻這麼做了。
我在大學裡工作,既教書也做行政。我的領導是一位年輕的80後女性,藝術專業畢業,在學校幹了5年多了。我入職不久,發現她長常遭人非議,皆是認為她能力有限,好大喜功。我與她接觸之後,也發現她喜歡指點他人,她認為校裡的許多老師不知所謂,極大多數者是在敷衍教學及工作。
其實,學校裡能人不少。但這種“互相猜忌、嫉賢妒能”的風氣卻從上而下,遍地都是。只不過是因為“不自知”三字。
大多數人“嫉賢妒能”,並非認為別人真正有能力,而是得勢罷了。這種人往往認為自己也也能勝任對方的工作,只是沒有得到展現的機會!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也不清楚別人的能力有多少,只是一味覺得別人有城府、用心機,才會平步青雲,不服氣甚至不以為然!
這種“小人”遍地都是,可能包括我自己有時候也是如此。所幸的是,這種“嫉賢妒能”的後果並不嚴重,大多時候只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
然而第二種就危險了!
2、知道別人才德兼備,而故意“嫉賢妒能”。
這是很恐怖的事情,因為具備這種心理的人,多半也不是省油的燈。從龐涓、李斯、呂后,到曹操、楊國忠、秦檜、慈禧,每一次“嫉賢妒能”都是要死人的!
當然,這些人“嫉賢妒能”也是有初衷的,總結來說,應該是以下幾點:
(1)保護自己的既定利益,鞏固自己的處境不受侵犯。
(2)為了實現某種人生價值和追求,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
(3)身處亂世,為了生存,身不由己,不得已鏟除異己。
“嫉賢妒能”無論是主觀意識或者被動行為,都是危害巨大的,但又是社會不斷發現前進必不可少的推進劑。
但願世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有句話叫做“和而不同”,就是這個理想!
嫉賢妒能的人是什麼心理?這個問題要分開兩面說!
1、幾乎很少人承認自己“嫉賢妒能”,到但卻這麼做了。
我在大學裡工作,既教書也做行政。我的領導是一位年輕的80後女性,藝術專業畢業,在學校幹了5年多了。我入職不久,發現她長常遭人非議,皆是認為她能力有限,好大喜功。我與她接觸之後,也發現她喜歡指點他人,她認為校裡的許多老師不知所謂,極大多數者是在敷衍教學及工作。
其實,學校裡能人不少。但這種“互相猜忌、嫉賢妒能”的風氣卻從上而下,遍地都是。只不過是因為“不自知”三字。
大多數人“嫉賢妒能”,並非認為別人真正有能力,而是得勢罷了。這種人往往認為自己也也能勝任對方的工作,只是沒有得到展現的機會!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也不清楚別人的能力有多少,只是一味覺得別人有城府、用心機,才會平步青雲,不服氣甚至不以為然!
這種“小人”遍地都是,可能包括我自己有時候也是如此。所幸的是,這種“嫉賢妒能”的後果並不嚴重,大多時候只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
然而第二種就危險了!
2、知道別人才德兼備,而故意“嫉賢妒能”。
這是很恐怖的事情,因為具備這種心理的人,多半也不是省油的燈。從龐涓、李斯、呂后,到曹操、楊國忠、秦檜、慈禧,每一次“嫉賢妒能”都是要死人的!
當然,這些人“嫉賢妒能”也是有初衷的,總結來說,應該是以下幾點:
(1)保護自己的既定利益,鞏固自己的處境不受侵犯。
(2)為了實現某種人生價值和追求,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
(3)身處亂世,為了生存,身不由己,不得已鏟除異己。
“嫉賢妒能”無論是主觀意識或者被動行為,都是危害巨大的,但又是社會不斷發現前進必不可少的推進劑。
但願世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有句話叫做“和而不同”,就是這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