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藍醫生
-
2 # 心健康
一、掙取利潤是藥企謀生存的根本
藥廠是為了爭取利益最大化從而謀生存的,不要給藥企講為人民服務!你又不給人家開工資,人家又沒有從你那裡獲得利益!你憑什麼就要讓人家不掙錢去賣自己的藥品?畢竟,對於藥企來講,沒有利潤就沒有繼續生存下來的資本!所以,降價後的藥品,因為沒有利潤空間,就使得藥品停產!如果真的需要藥企為什麼服務,除非政府予以支持和補貼!否則,不掙錢的藥企――要麼藥品死,要麼企業死!
二、市場才是最好的裁判
藥品再救命,藥企也不會因為其救命而賠錢生產!市場才是最好的裁判,一味的強調別人的公益性,而忽略了自己需要付出的東西,任何一個企業都會因為沒有經濟來源而倒閉!所以,個人認為需要交給市場的一定要交給市場,我們需要鼓勵的是更多的藥企因為有利益而競爭,不是鼓勵藥企無私奉獻而倒閉!市場,是最好的裁判!
三、救命藥降價死不會是最後一個
只要政策不改變,或者方法方式不改變,我相信降價死的藥品不會是最後一個!因為市場決定了資本的逐利性,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僅僅靠殺雞取卵,市場不可能健康發展!
我們希望更多的救命藥越來越便宜,但前提肯定不是以“藥企倒閉”為代價……
-
3 # 周兵
許多的藥品,救命藥,出現大幅度降價或者對患者的補貼藥,你降價藥品就會消失。主要的原因就是經銷商賺不到錢,醫院賺不到錢。
現在醫療器械,醫藥保健品,經營市場越來越透明,很多的藥品由於消費者對藥品的需求。相關部門開始對你不回藥品進行降價,屬於強制降價或者威脅藥品進行價格補貼。比如只要有社會醫療保障卡,在購買藥品住院時就能夠享受個別疾病對消費者患者的價格補貼。大大的降低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的藥品經銷商個別醫院都會把這些對老百姓補貼的藥品。不願意給患者使用。因為這些藥品不賺錢吶。都會選擇一些老百姓不能夠報銷的產品。沒有降價措施的產品。這樣購買藥品,使用藥品,醫院能夠賺到錢,實體的藥店能夠賺到錢。最終吃虧的是農民老百姓。手裡拿著社會醫療保障卡,想使用價格優惠有補貼的藥品治療某種疾病。但是由於藥品,醫院或藥店不賺錢。有時會出現斷貨現象,有時藥店或者醫院。
回覆列表
這個沒有辦法,不是臨床醫生所能解決的問題。
醫院雖然也基本上屬於自籌自支,但卻具有社會公益性質,不是單純以營利為目的,而藥企則不同,醫藥企業純屬企業性質,以營利為目的,有了利潤,企業才能生存下去。
很多臨床常用的廉價藥品,因為利潤微薄,很難讓企業長久的生產下去,比如西地蘭、地高辛,這些廉價的救命藥品,基本上都是幾元錢一支(一瓶),以前甚至是幾毛錢,如果單純靠這些品種維持一個企業的生存,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療效、無錢途”。所以出現這些藥品的斷供也就不難理解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4年4月,國家八部委曾聯合印發《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加強部門協作、改進價格管理、完善採購辦法、建立常態短缺藥品儲備、加大政策扶持、開展短缺藥品動態監測、加強綜合監管、做好社會宣傳等八項措施;2015年5月,七部委聯合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的意見》,改革藥品價格形成機制,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取消藥品政府定價,逐步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藥品價格的直接干預等。
以上都是政府為了保證廉價藥品的生產供應所採取的措施,但遺憾的是因為各種原因,上述政策並沒有發揮實質性的作用。
而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則有所不同,赫賽汀屬於進口藥品,以前供大於求不是因為有需求的患者少,而是這些進口藥品都是天價藥,純自費藥品,兩萬多元一支不是每個家庭都能用的起的。而降價後變成了7600元一支,納入醫保以後,刨除醫保報銷就變成了1000多元一支,整個療程下來(大約17支)基本上也就2萬多元。所以,赫賽汀的供求失衡和上述的廉價藥品不同,純屬於“需求量”突然增大而企業難以供應這個巨大數量所致。
可以看出,藥品屬於特殊商品,既有商品性質,也有社會屬性,需要政府、企業、醫院等相關的鏈條共同參與,製定出即符合中國國情,又符合市場規律的一套政策,以保證廉價藥品的生產與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