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涵書法

    1.大家好,我是清雅齋書法。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對於當代人集王羲之的字跟懷仁和尚集王羲之字的水平問題,我想發表一下我的觀點!!

    2.我們都知道懷仁和尚集的內容是《集字聖教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文章,集的是書聖王羲之的字。對於集字的問題,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所謂集字,就是把前人寫過的字或者偏旁拿來,重新組合成一篇書法作品。既然是集字,就對集字的人要求很高。首先集字的人必須是一個懂書法的大家,如果不懂書法那麼集的字,水平也不會太好。

    3.懷仁的《集字聖教序》,歷來被認為是學習行書的必臨法帖,對後世影響深遠。那麼,從這一點來看,懷仁的集字水平是相當高的。無論是《集字聖教序》中的單字,還是整體章法的氣韻,字與字,點畫與點畫之間的流暢性都很高,仿佛是王羲之本人所書。再者懷仁為了完成集字聖教序,花費了幾年的功夫才完成,可見集字的水平是多麼高!

  • 2 # 田宗連

    可能在初唐時期王羲之真跡流傳下來的比較多,後來年代久遠,真跡越來越少,集字就困難了。即使後來有人集字個字文,並非全是王羲之真跡,有些字是後人仿寫的。並非之後的書法家水平不高。

  • 3 # 水墨蘭亭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此碑為唐太宗所作序文,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歷廿五年乃成。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武騎尉朱靜藏鐫字,現藏西安碑林。

    《聖教序》雖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為拼接組合而成。但因懷仁功力精鑿,又是謹慎從事,終能各盡其勢,完好地再現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特徵,用明人王世貞的話來說,是“備盡八法之妙”,是保留王羲之書法血脈最多的碑帖,成為王字的一個大寶庫。

    下面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今人《集王羲之書千字文》和《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的區別。

    其一、《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取法正宗,是今人所無法做到的。

    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是王羲之的忠實追隨者,也是他們把王羲之捧上了“書聖”的神壇。所以他們收集了大量的王氏真跡,都藏在內府之中。懷仁在集《聖教序》的時候,從內府中借閱了大量的王羲之真跡。所以《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的字體基本都是來自王羲之的真跡。

    時至今日,王羲之真跡已隻字未存,我們能夠看到的王羲之作品大多都是唐人摹本。哪怕就是這些摹本,我們也很難見到真跡。所以今人所做《集王羲之千字文》的字大多都是來自唐摹本的翻印本,效果肯定大相徑庭。

    其二,從人的心境上來講。當年《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是一種政府行為,而且碑文是唐太宗和唐高宗二人所作,懷仁必然一絲不苟,容不得半點馬虎。況且古人做學問的心境是我們現在人所無法達到的。

    其三,從技術層面來講。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採用的是雙勾填墨法,今人集字大多採用電腦技術,看似技術水平比較高,但古人雙勾臨摹的技術有時甚至是電腦技術所達不到的。從馮承素摹本《蘭亭序》我們就可以看出。

    綜上所述,我認為《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水平是今人所無法達到的。

    以上觀點,僅作一家之言,不知妥否?

  • 4 # 子衿的書法

    集字不是找出幾個漂亮的字湊合在一起就完了這麼簡單。集字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要集成一部氣韻連貫,行氣相通的高水平作品,比書法家拿去筆來寫一篇的難度大萬倍。集王聖教序,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我們知道懷仁的集王聖教序,一共耗時二十五年之久。為什麼要這麼久?如果說只要拼湊的話,就算是當時處於非常落後的純手工操作,找二三千個字出來,二三天的功夫綽綽有餘。但是懷仁卻花了二十五年,集成了這一名垂千古的經典之作。

    集字是在不同的作品中挑選出來的字,這樣的字,形態很美。但是,組合起來後,毛病出來了,字與字之間的行氣沒有了。每個字各不相連,沒有絲毫的承接關系。整體呆板無神。古代集字很多,但沒有任何一部能達到聖教序的高度,其原因,就是懷仁要在王羲之所有作品中,精挑細選,既要美觀,還要使上下間的“行氣”連貫起來,就不是簡單的湊合起來的事。平均四天集成一個字。

    現代利用電腦的便利,在採集字時,是人工無法比擬的。但也要看集字的人,他的書法水平素養。最終決定選擇哪個字,決定權在於操作的人。這可不是電腦可以替代的。在“行意貫穿”的這個方面,我認為現代的一些集字,制作過於粗略,並不是抱著精工打造傳世經典的精神去做。大多數屬於簡單拼湊。包括集字千字文在內。是無法和懷仁的“用心”相比的。

  • 5 # 不二齋

    集字是古人發明的一種創作方式。

    比如我要寫“不二”這兩個字,我自己寫的不好,需要找王羲之的字來代替。于是就從王羲之以前的作品裡面找出這兩個字。

    比如從《蘭亭序》裡選一個不,從《二謝帖》裡選一個二,把他們拼湊在一起,形成一幅作品。

    因為這三個字來自不同的作品,大小和風格都不一樣,所以集字者需要把這些字的大小和粗細進行調整,使他們看上去是一幅王羲之寫出來的作品。

    這就要求集字的人也必須是一位書法家,只有高水平的書法家才能集出高水平的書法作品。

    王羲之《聖教序》是由唐代的一個和尚懷仁集的,這篇作品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集字名作,歷史上很多書法家都受到這個帖的影響,比如顏真卿、米芾、趙孟頫、王鐸等等。

    懷仁本身在當時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書法家,事實上集字聖教序是皇家的活,一般人也幹不了。

    但即使是這樣,這篇集字聖教序仍然有缺陷,字距和行距都太統一了。這也是集字作品難以避免的。

    當代人集的《王羲之千字文》和懷仁集的《聖教序》是根本沒辦法比的。

    首先人家懷仁用的是王羲之的真跡,這一點是現代人永遠比不了的。另外在書法水平上,現代人的水平是沒法和唐代國手相比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瓦倫西亞3:1年輕人,尤文圖斯1:2曼聯,如何解讀歐冠H組第四輪後的出線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