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木頭yooo

    易筋經是十二式不是二十四式。

    第一式 拱手環抱,第二式 兩臂橫擔,第三式 掌託天門,第四式 摘星換鬥,第五式 出爪亮翅,第六式 倒拽九牛尾,第七式 九鬼拔馬刀,第八式 三盤落地,第九式 青龍探爪,第十式 臥虎撲食,第十一式 打躬式,第十二式 掉尾式。

    易筋經源於中國古代中醫導引術,具有強健體魄、預防疾病的效果,長期以來在佛家及民間習武人士之間廣為流傳。

  • 2 # 愛你

    易筋經來自手抄秘本,外所難見。其特點是先練外,後練內,內外兼修,最終達到外強內壯的目的。

    1.第一勢

    練法:

    面向東方而立,兩足分開,中間相距約一尺開闊。足之位置,須趾與跗同一方向,切忌踏成八字形。凝神調息,摒除一切雜念,鼓氣於腹,勿使走洩。頭部向上微昂,口宜緊閉,牙齒相接,舌尖舔住牙關,兩目向前睜視,睛珠須定,不可稍有啟閉。

    然後,將兩手折腕昂起,使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再緩緩屈其肘節,將手提起少許,至腰部稍下處為度。唯兩手雖上提,而兩臂之氣力,必須下注,如按桌踴身之狀。

    略加停頓之後,乃將十指運力,向上翹起,而掌根則運力捺下。行時須極徐緩,至極度後,再停頓片刻,放下手指,提起掌根,回復原狀。

    如此一翹一按,是為一度,徐行49度,而第一勢功夫完畢。

    要點:

    須默記其按,此勢名混元一氣之式,先天之象也。一翹一捺,得乎動機;停頓貫氣,得乎靜定,動靜相因,而陰陽判,萬物生矣。故以下各勢,皆由此勢而化生。

    行時,宜全神貫注於指掌之間,不可相離。日久之後,則氣隨神到,而運於內;力由氣生,而行於外,內外相合,而超乎一切矣。若神氣換散、力不專注,是為大忌!在兩手上提之時,切不可過至腰上,否則,非但不得其益,且有損於筋骨,慎之!慎之!

    2.第二勢

    練法:

    行前勢功夫既畢之後,則將氣力收起,復平常小立狀態,使全身筋骨稍為舒展,以免過勞之弊。其休息之時間,則不必限定。

    行第二勢時,先將兩足緊並,全身正立,鼓氣閉口,突視昂首,與第一勢完全相同。

    兩手則將指屈轉握拳,惟大指伸直。此時握拳極松,不可用力。握定之後,則將拳移置於大腿之前面,拳心與腿面相貼,兩大指則遙遙相對。至此略略停頓,之後,即將每手之大指,向上翹起,以至極度;同時,兩手之其餘四指,則用力緊握,務用全力。而兩臂之力,則須下注,切不可有絲毫提勁。

    略停片刻之後,兩大指即徐徐放下,餘指也慢慢鬆開,以復原狀。兩臂則宜用提勁,使氣力上收。

    如此,一緊一鬆為一度。行時宜凝神注氣,專心一志。行49度,第二勢功夫畢矣。

    要點:

    此一勢,有將兩拳貼置於大腿之旁側,而大指向前者,殊不得勢。不得勢,則力不充;力不充,則氣不行,精神也因之而渙散,以之求功,尚可得乎?實謬誤之甚也!

    至於翹指之時,不能稍雜提勁者,則以氣力下注,貫於拳指之間,俾拳能愈握愈緊,指能愈翹愈高也。

    行此勢功夫,亦宜出之徐緩,緊時則氣力下注,松時則氣力上提,一注一提,所以行氣使力也。在表面觀之,似乎功夫僅及於指臂,實則偏及於全身,蓋以人身肢體,無不通連,而氣之源流,又從內府行流而至,無所不及也。在行功之時,最忌口鼻呼吸、身體動搖,因皆足以耗氣散力也。

    3.第三勢

    練法:

    行第二勢功夫既畢之後,略事休息,再續行第三勢。此勢正立如前,先將兩足分開,中間距離約一尺,務須趾與跗成平線,忌作八字形。腿部宜運力下注,不可使稍有鬆浮,否則,身體易於搖動,而至神氣渙散也。頭昂目睜,口閉牙接,鼓氣腹中,與上2勢同。

    兩手則將大指先屈置掌心,餘四指則緊握大指之外面。兩臂垂直,雙拳置大腿之兩側,拳心貼腿,拳背向外,臂部並不用力,拳亦握得極松。略略停頓之後,即將兩拳緩緩握緊,至極度為止,同時,運力於臂,使之下注,即用力將兩臂挺直,使肘節突出,而氣力易達於指掌之間也。

    略停片刻後,徐徐放鬆拳指,而回復原狀。

    如此,一緊一鬆為一度,共行49度,而第三勢功夫畢收。

    要點:

    此勢注力之點,在於拳臂。行氣之法,一提一注,固與上勢無所區別,但其間不同之處,亦不止一端:彼則並足,而此則分開;彼則伸直大指,而此則屈握大指。要皆各有用意者,夫兩足分開,所以使下盤牢固,不易搖動也。握拇指於掌中,所以實拳心而易於著力也。臂向下挺,而突其肘節,所以使全臂之氣力,下注於拳也。而各勢之動作相異無幾,在功效上則差甚大也。

    行功之際,除動作之外,尤須注意於神氣之貫注,務使精神氣力,融匯一起,達則全達,斂則全斂。若精神氣力之不相融,雖練百年,亦是無益,學者宜加意焉!

    4.第四勢

    練法:

    行第三勢功夫既畢之後,休息片刻,以舒展筋骨,然後再續行第四勢。

    此勢與以上各勢不同。先全身正立,兩足緊並,用足兩腿之氣力下注,以固下盤。然後,將兩大拇指屈置掌中,而以餘指屈置其外,握之成拳。

    兩拳由前面向上舉起,以平肩為度,拳心相對,虎口向上,兩拳間之距離,則與肩膀之闊度相等。在上舉之時,兩臂宜直,上身切忌動搖。

    略略停頓,即運力將拳緊緊握攏,以至極度,而兩臂同時向前伸去,位置雖不能伸前若干,但氣力則完全前注。

    停頓片刻,則將拳放鬆,而收回兩臂之伸勁。在伸出時,切忌左右宕動。

    如此,一握一鬆為一度,共行49度,第四勢功夫即畢 。

    要點:

    此一勢乃氣注平行之法,使氣力進則注之於拳臂,退則流行於肩背。蓋握拳伸臂,兩肩必向前探出,背部之筋肉,勢必緊張,此時氣力完全前透。待鬆手收力,全部筋肉,完全鬆弛,氣力亦因而退行,流注於肩背各部矣。

    此勢最忌者,即為用力時兩拳向左右宕動,因兩拳宕動,則全身之氣力,不能專注於前,而旁行散亂。勢散神亂,行之非但不足以獲益,反足以招害也,是宜特加注意!

    5.第五勢

    練法:

    行第四勢功夫畢,略事休息,更續行此第五勢。全身正立,兩足緊並,昂頭緊目,閉口咬齒,凝神鼓氣,如第一勢。

    將兩手松拳,甚松,翻掌向外,徐徐從兩旁舉起,豎於頭之上面,拳心相向,虎口相後,肘節微彎,兩臂須離開耳際一寸處,切不可緊貼。在兩臂上舉時,兩足即隨之踮起,兩踵離地一寸左右為度。

    略略停頓片刻,乃將兩拳緊緊一握,兩臂則蓄力向下挫,似拉住鐵槓,將身上收之狀,同時,兩踵再乘勢向上舉起,至極度而止。停頓片刻之後,再將兩拳徐徐放鬆,收回氣力,兩踵亦緩緩放下,仍至離地一寸左右為度。

    如此,一起一落為一度,共行49度,而第五勢功夫畢矣。

    要點:

    此一勢功夫,是將氣力流注全身之法。蓋舉踵踮趾,則腿胯等處必氣力貫注而後堅實。若氣力不注,則腿胯虛浮。腿胯虛浮勢必全身動搖,不能直立,難於行功。

    至於兩臂上舉者,欲使肩、背、胸、脅、腰、腹等部之筋肉,處處緊張,以便氣力易於流注進退。

    此勢中最須注意的,即在緊握雙拳之際,下挫其臂。所謂下挫者,是運其兩臂之全力,向下挫去,並非真將兩臂做有形之動作,此實為運意而役使氣力之法。

    需特加注意,兩踵之起落,務宜徐緩,切忌猛疾!因起落猛疾,兩踵易受震激,足以影響及於大腦與心房,為害甚烈,是宜切記!

    6.第六勢

    練法:

    行第五勢功夫既畢,略事休息,然後再續行第六勢。

    全身正立,昂首睜目,閉口鼓氣如前。先將兩足分開,相距約一尺,恥踵須成平行線,切不可踏成八字勢,因八字勢力不專注,且易動搖也。

    兩手將大拇指放在外面,以餘四指握拳,再將拇指放於指節之外。握時亦須鬆弛,不可過緊。然後兩臂從旁側舉起,拳心向上,至臂平直時,更屈轉肘節,引肽豎起,至拳面適對兩耳,全臂成三角形。拳以離耳一寸許為度,拳心則向肩尖。

    略略停頓後,即將拳徐徐握緊,以至極度,小臂則用力向內折,大臂則用力向上抬。此皆系力行,不以形勢行也。略事停頓後,即徐徐放開,以復原狀。

    如此,一鬆一緊為一度,自始至終,共行49度,第六勢功夫畢矣。

    要點:

    此勢功夫,是運使氣力,進而流注於臂肘指節之間,退而流注於肩背胸廓之部。小臂內折,則筋肉緊張,氣力易於前達;大臂上抬,則胸廓開展,肩背緊張,而氣力易於流行,內府諸官,亦必因而舒伸,處處著力,毫不鬆懈。惟行此之時,上身切忌動搖,兩臂切忌震蕩。欲免除此弊,在乎用力之時,徐緩從事,若舉動猛疾,則必難免也。

    7.第七勢

    練法:

    行第六勢功夫之後,休息片刻,再續行此第七勢。兩足緊並,全身直立,昂首突視,鼓氣閉口如上。兩手則各將四指握在裡面,而大拇指則扣手指節之外,拳握甚松,由正前面向上提起。提至肩前,成平三角形時,略停片刻,即運力於肽,徐徐向左右分去,至平肩成一字形為度,拳心向上。上身則略向後仰,唯不能過度。在兩臂分開之後,即將兩足尖徐徐抬起,離地約一寸許,專用兩足跟著地,同時,將拳徐徐握緊,從鼻中吸人清氣一口。吸盡一口,再將足尖輕輕放下,兩拳緩緩放開,同時,從口吐出濁氣一口,以復原狀。

    如此,共行49度而功畢。

    要點:

    此勢乃運使氣力旁行之法,而兼調內府者也。伸臂握拳,所以增加氣力;一呼吸所以調內臟,即吐濁納清之意也。故行時上身必須後仰,才可使胸廓開展,而可以盡量呼吸。

    至於足尖上抬之故,亦無非欲使下盤固實而不虛浮。蓋足跟點地,氣力若不貫注,非但動搖,且立見傾跌。學者於此,宜再三注意焉!

    8.第八勢

    練法:

    行第七勢後,休息片時,再續行此第八勢。此勢與第四勢之法,大同小異。

    並足正立,昂首突視,屏息鼓氣如前。將兩栂指先屈轉,置於掌心,更以其餘四指握其外,拳握甚松。再將拳由前面向上舉起,以平肩為度,虎口向上,拳心相對,唯兩拳間之距離,並不限肩之闊度,相去檢途,約距二寸。在兩拳上舉之時,兩踵亦徐徐提起,離地約二寸,專用足尖點地。

    然後,將兩拳用力徐徐握緊,以至極度。略事停頓後,再將拳徐徐放鬆,兩踵亦輕輕落下,著地時務須極輕。

    如此,一緊一鬆為一度,前後共行49度而功畢。

    要點:

    此勢練空中懸動,使氣力流注於上下各部。與第四勢相異之處,在於兩拳距離之遠近,及舉踵與不舉踵二事。

    在握緊雙拳之後,更宜將臂向外分去,以至與肩膀之闊度相等,至放鬆時,則更徐徐合攏。

    行此勢最難之點,則在於上身之向前後俯仰,而使下盤不能固實。故此一勢功夫,實較第四勢為難。

    9.第九勢

    練法:

    行第八勢功夫既畢,休息片刻,再續行第九勢。全身直立,頭正目前視,上身須直,閉口鼓氣如前,兩足緊並。將兩大指屈置掌心,而以餘四指握其外,拳握甚松。然後,將兩拳從下面提起,務須在正前方上提,提至腹前,則屈其兩肽,向上翻起,至當面為度。拳心向外,兩拳面則斜向鼻尖之兩旁,肘臂屈成三角形,兩拳相距三寸許。然後,更將拳徐徐握緊,以至極度,同時,將小臂用力向內翻轉,大臂則用力向前逼出,肘節則向後面分引,各部同時運用氣力。

    略事停頓之後,再徐徐放鬆雙拳,收回各部氣力,以復於原來情狀。

    如此,一鬆一緊為一度,自始至終,行49度而功畢。

    要點:

    此勢在翻肽向上時,宜似握千鈞重物向上翻提之狀,雖手中並未有物,心中當作如是想。

    此勢有與第六勢混為一談者,貽誤世人,故特加改正,並指其謬,以告學者。其與第六勢不同之處,需兩下參看,不難領悟。

    10.第十勢

    練法:

    行畢第九勢功夫之後,休息片刻,再續行此勢。正立如前,兩足緊並,昂首挺胸,睜目突視,閉口屏息,鼓氣於中。將兩拇指屈置掌心,而以其餘四指握之成拳,並不甚緊,虎口貼腿,拳心向後,乃將兩臂從前面舉起,至平肩之時,乃運肘力向左右兩旁分去,與肩尖相平,同時,兩肽亦向上豎起,舉直為度。此時,兩臂與頭,適成一"山"字形,拳心向前,虎口向兩耳。略事停頓之後,徐徐將拳緊握,以至極度,同時,兩臂用力向上託,如手託千斤之勢,兩肘節則向外逼出,如欲使之湊合者。但皆用虛力,而並非有形之動作。如此,停頓片刻,即徐徐鬆手。

    如此,一鬆一緊為一度,共行49度而功畢。

    要點:

    此勢乃練氣力之上行,除握拳之外,其餘皆非有形之動作,亦運意使力之法,即拳家所謂"意到神到而力隨之"。

    此勢有不知其中奧旨者,竟皆演有形之動作,則勢亂神散,難以收效。荒謬之處,學者宜審思而明辨之,庶不至自誤。

    11.第十一勢

    練法:

    行第十勢功夫既畢,休息片刻,再續行第十一勢。全身正立,兩足緊並,昂首突視,閉口鼓氣如前。兩手則各先將四指屈置掌心,而以拇指護其外,握成極松之拳,乃運用臂肘之力,將拳向上提起,置於小腹之前恰當肚輪之兩側,肘微屈,虎口斜對,拳面向下,拳心向內,拳距腹一寸左右。

    略事停頓,即將每手之四指,徐徐緊握,以至極度,而兩拇指則用力上翹,愈高愈妙。兩臂雖不做有形之動作,但氣力卻須上提,不可下注,似提千鈞重物之狀。

    停頓片刻,再將拇指徐徐放下、四指徐徐放鬆,而將兩臂之氣力,緩緩下注。

    如此,一緊一鬆為一度,自始至終,共行9度,本勢功夫畢矣。

    要點:

    此勢功夫,是運氣升降之法。在緊握之則自鼻中吸人清氣一口;在放鬆之時,則自口中吐出濁氣一口。唯需行之徐緩,吸須吸盡,吐須吐盡,切不可失調或中途停頓,致內部受到意外之震激。

    運力上提,本為無形的動作,兩肩切不可向上甕起,是為至要!

    12.第十二勢

    練法:

    行第十一勢功夫即畢,休息片刻,再續行第十二勢。全身正立,兩足緊並,昂首突視,閉口鼓氣如前。兩臂直垂,指尖向下,掌心向前。將臂徐徐從前面舉起,平肩為度,大指在外,掌心向天,兩手中間之距離,與肩膀之闊度相等。在兩手上舉之際,兩踵亦同時提起,以離地二寸許為度。略略停頓之後,兩手徐徐放下,兩踵亦輕輕落地。如此起落,各行12度。

    再舉掌如前。手掌向上一抬,肘即向下一紮,同時,兩踵提起,再輕輕收回,恢復原狀。踵落地之後,即將足趾向上翹起,離地以一寸為度。如此,亦連續行12度,而全功畢矣。

    要點:

    此勢乃舒展全身筋絡血脈之法。蓋以上十一勢功夫,各有功效,行時氣力不免偏注,故必須用此一勢以調合之,而使氣力遍注於全體各部,無太過、不及之病。是亦猶打拳者,於一趟既畢之後,必散步片刻,然後休息也。

    綜上述十二勢功夫,每日勤習,則3年之後,必可有成,而氣力相隨,無往而不可矣。以上易筋經所列各法,宜於清晨薄暮之時,在空曠清潔之地,依法練習。待十二勢行畢後,再從第一勢復練,周而復始,晨夕各3次。一年之後,則精神萎頓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則實力增加,神完氣足,洵有易筋換骨之妙!但須每日行之,切不可稍有間斷。若荒怠不勤,絕不能剋期收效。

    注:

    上十二勢總稱"前部易筋經",雖亦注重於氣力相隨,唯猶以力為主,剛多柔少,即以力行氣之法。練習成功之後,雖可以氣力相隨,但欲其遍及全身,流行於內膜,而無所阻核,尚難如願以償。欲達到此種程度,必須前部易筋經練成之後,再接續以下第十三~二十四勢,總稱"後部易筋經"。

    不能入手即練後部,因此部功夫,完全注重於運行氣力於內,以充實其全身之筋肉,而不在於增加實力。實力不足之人,欲其氣力運行,固不易言,即算能練成,其效亦至微弱。所以須先練前部,增加實力,使與氣相隨,然後更進,而練習後部,於純柔之中求運行之道,自易於人手,且收效亦較為神速。

    故單練前部,不練後部則可;單練後部,則不可。因單練前部,氣力縱未能運行於內,然較未練時必增加數倍,而收身強力壯之效,即不再進步而求其能於運行內,亦足以卻病延年矣;而後部則專講運行之道,單單練此,毫無用處,所謂徒勞無功。凡練內功者,對於此事,不可不知。

    13.第十三勢

    練法:

    先盤膝而坐,以右腳背加於左大腿之上面,更將左腳從右膝外扳起,以左腳背加於右大腿之上面,使兩足心皆向上。此為雙盤趺坐法,即尋常打坐,亦多用此法,唯須練習有素,始能自然。

    坐時身宜正直,且不能有所依傍,而坐於木板之上。因棕藤之墊,質軟而有彈力,易使人身體偏側,故不相宜。

    兩手則緊握雙拳,四指屈於內,而以拇指護其外。兩拳放於膝頭之上,須純聽其自然,不可稍微用力。將雙睫下垂,眼露一縫,口緊閉,上下牙關相切,舌舔於牙關之內,冥心屏息,全身完全不用絲毫勉強之力,惟將精氣神三者,用意想之法,而注于丹田。在入手之初,決不能立時匯合,唯如此凝思存神,日久自有功效。

    要點:

    此勢在未行功之先,因心中雜念,一時不易完全消滅。雜念不消,則心神不寧;心神不寧,則精神渙散,行功等於不行,絕不能收到絲毫效果。故先用此法,消其雜念,然後行功,自無妨礙。所以,必注想于丹田,因其為內府之中宮。

    14.第十四勢

    練法:

    行第十三勢功夫,大約以一炊時為度,然後更續行第十四勢。

    趺坐如前,兩足並不放開,身體亦完全不動,唯兩手則將握拳之指,徐徐放開,以舒直為度。然後,將兩臂緩緩從側旁舉起,掌心向上,舉至平肩之時,則屈肱內引,由頭上抄至後面,同時,翻轉手腕,使掌心向前,大指在下,至玉枕穴後面時,兩手漸漸接合,十指交叉,而抱持其後頭,兩手之掌根,適按於耳門穴之上,兩臂則成三角形。

    抱時不宜有有形之力,頭略後仰,胸稍前突。惟在兩手動作之際,軀幹各部,不宜稍有震動,心意仍須注在丹田;既抱住頭顱之後,略事停頓,即提氣上升,意想此一口氣,似由丹田而起,經過臍輪,上達心包,而過喉結,直至頂門,而停留片時,再,使由頂門向後轉下,經玉枕穴由頸椎緣脊而下,過尾閭抄至海底,再轉上而回至丹田。

    初行時,不過一種意想,氣力必不能遵此途徑,而運行自在。唯練習既久,自有成效。唯行此功夫時,須一切純任自然,不可有絲毫勉強,且不可過於貪功,是學者宜注意。

    要點:

    此一勢功夫,是使氣力轉運循環之法。頂門之百會穴實為首部要區,而臍下之丹田穴實為內府寶庫,同一緊要。故氣力上升,則貯於百會;氣力下降,則歸於丹田。一升一降,即周天循環之道;一起一伏,亦陰陽造化之機。所以,須一切純任自然,本先天之靜穆,而致後天之生動。

    練習時,以循環二度而停止,將雙手放開,握拳收置於兩膝之上,回復原狀。

    15.第十五勢

    練法:

    行第十四勢功夫之後,乃將圈盤之腿,緩緩放下,略事休息,使腿部之筋骨,得以舒展,氣血不至因而壅阻。但在此休息之時,心神猶須寧靜,切不可有絲毫雜念興起。

    一餐時後,再將兩足徐徐向前伸去,至腿部平直為度。兩腿緊並,兩足跟之後部放於板上,蹠則直豎,足心向前,足尖向上,更將上身徐徐下俯,兩手則從旁側抄向前方,至足前時,乃交叉十指,收住兩足。須將兩足用力,向前伸挺,而兩手則向後拉引,方為得力,腰背兩部,始可因之而緊張。成此姿勢之後,乃將留丹田之氣,運於肩背腰股各部。

    初時,亦僅意想可到,練至功夫漸深,則氣力亦可隨之俱到。行此一勢功夫,亦以一餐時為度,然後徐徐放開,回原來之平坐狀態。

    要點:

    此一勢,是充實軟襠各部之法,其主要之處在乎腰閭。因此一部,在人身各部之中為最為軟弱,氣力亦最不易貫注,故行時必須俯身至極度,然後始能使腰部之筋肉緊張,筋肉緊張之後,氣力亦較易達到。勤加練習,自有妙用。唯身體起落之時,務徐緩,切不可向左右擺動,以亂其神而散其氣,是為最要。學者慎之!

    16.第十六勢

    練法:

    行第十五勢功夫後,略略休息,更續行第十六勢。

    先將兩腳徐徐盤起,以右腳背置於左大腿上面,然後,將左腳從右膝外扳起,放於右大腿之上面,兩腳心皆向天,成為雙盤坐之勢。唯在兩腳盤坐時,上身切忌向前後或左右搖動。

    坐定之後,寧神一志,注氣于丹田,摒除一切雜念。稍事停頓,兩手即徐徐翻腕,使掌心向外。然後,兩臂從左右兩側緩緩上舉,至頂門上面相合,交叉十指,再,將腕向前翻轉,而使掌心向上,兩掌用力上託,同時,運用其氣,使從丹田向上提起,轉入兩臂,而達於指掌。亦用以意役神、以神役氣之法,並無有形之動作,唯意念之專注。

    行此一勢功夫,亦以一餐時為度。然後,徐徐將手鬆開,將兩臂仍從旁側落下,運氣下降,回復原狀。

    要點:

    此勢是行氣於臂指之法,較第十五勢為難。因臂部肌肉堅實,氣不易行,如欲練至意到氣達、氣到力隨之境,非短時間所能奏效,頗費苦功也。其所以須盤坐而行者,固實其下盤也。架手於頂門,則可使全身上提,正直得勢,使氣易於上達,更不至中途所阻閡也。在兩手動作之時,務須徐緩,而固其神氣,不可粗率也!

    17.第十七勢

    練法:

    行第十六勢功夫之後,將所盤之兩足徐徐放開,向前伸去,以腿直為度。兩足相併,以足跟之後部放於板上,足心向前,足尖向上,與第十五勢之起手時相同。略略休息之後,即續行第十七勢功夫。

    先將兩手由兩旁側之下面,徐徐移向後方,至尾閭穴之後,兩手相合,交叉十指,將腕翻轉,使掌心向正後方,而兩手背則貼於尾閭穴之兩旁,須要貼得緊緊,不可稍有鬆浮。兩肩頭則用力向前逼出,兼向上甕,務使肩背部分之筋肉,緊張異常。然後,用意想之法,運用其氣力,使充實其肩背。起初,不過意行;久後,自能達到。

    行此一勢功夫,亦以一餐時為度。然後,徐徐收回雙手,回復原狀。

    肩背等部,骨多筋雜,皮肉極薄,而堅實異常,故氣力之不易運行,與臂指相等。練習亦頗不易,收效之遲緩,較諸上一勢為尤甚,然能下苦功,亦必有成。

    要點:

    此勢之所以兩手放於後面,及兩肩前逼而兼上甕者,無非欲使肩背部分之筋肉緊張,而易於運行其氣,使之到達,不致多所阻閡也。唯在運氣之時,並無有形之動作,純以意行耳。

    18.第十八勢

    練法:

    行第十七勢功夫既畢,略事休息,然後續行第十八勢。

    先將兩足收回,成盤坐之狀,以右腳背加於左大腿上面,更將左腳從右膝之外面扳起,亦將腳背放於右大腿上面,使成雙盤坐法,與第十三勢相同。

    兩足動作時,上身切忌搖動。坐定之後,先將兩手從旁移至前面,至臍下時,兩手相合,而交叉其十指,翻腕向內,以掌心捧住小腹。

    初時,並不用力,冥心存念,略定神思,然後運氣,由丹田而注於腎囊,以活動其睪丸。停頓少許後,乃提氣上升,以回原處,做似欲將兩睪丸吸入腹中之想。在提氣上升之際,同時,兩手心亦漸漸用力,略做向上摩起之勢。略停片刻,更運氣注於腎囊。

    如此升降,各12度而功畢。

    要點:

    腎囊為人身最要之物,睪丸又極嫩弱,稍受外力,即易破損。此一勢功夫,是專練收斂睪丸之法,即世稱之"斂陰功"。

    在初練之時,睪丸必難隨氣升降,然練習稍久,即易活動,反較運氣於肩背等為易於收效。因腎囊為筋絡所成,中空而運接於小腹,與丹田相距甚近,故氣力易於運到,待練習既久,睪丸自能隨氣升降。此功練成,人縱欲取我下部而制我之命,亦無從下手。

    19.第十九勢

    練法:

    行第十八勢功夫畢,略事休息,再續行第十九勢。上身及兩腿,完全不動,就原勢略略加以停頓耳。兩手則從小腹上徐徐撤下,移向兩股之側,按於板上,大指在內,指尖則向前面,掌按板面,不宜過分用力,但求其能相貼合。心神既定之後,則將兩臂徐徐用力下注,意欲將上身做向上升起之狀,唯並非有形之動作!同時,提氣上升,使充於胸廓,停滯不動。歷一呼吸之久,再將氣從原道降下,停于丹田,而兩臂之力,亦同時鬆弛,回復原狀。更隔一呼吸時,再提氣上升如前。如此,升降各12度為止。

    此勢功夫,雖不甚難,但在初入手時,亦不免有所阻礙,須經過若干時後,始克升降自如。

    要點:

    此一勢功夫,乃充實胸廓之法。運氣於內,故較行於筋膜之間為易,惟運行雖易,而停滯一事,極為煩難。若神氣未能完固之人,決難達到此目的,此即道家所謂"凝神鑄氣"之法。

    初人手時,未能久停,為時不妨稍暫,之後逐漸加長。

    20.第二十勢

    練法:

    行第十九勢功夫後,即就原勢略事休息,調和氣力,使稍弛展,然後再續行第二十勢。

    此勢上身與兩足皆不動,一如以上二勢之姿勢,唯將兩手提起,使離開板面,然後,徐徐向前移去,繞至兩腳心之上面,即以左掌心緊按右足心,右掌心緊按左足心,即以中渚穴緊對湧泉穴也。大指在內,指尖相對,肘微兩屈,臂部並不用十分氣力,但以手足兩心貼合為度。

    略略停頓之後,始將兩臂稍微用力撐拄,同時,將氣從丹田中運行而出,使之從下抄左,轉上繞右方而下,回至丹田,在臍之四周繞一圓圈,上及腹部之下,旁及前腰。

    如此運行一週之後,即休息一呼吸時,再為運行,以9度為止。若為女子,則宜自右而左。

    要點:

    此勢是練氣充實肚腹之法,而兼及於腰腎的前部。行時,宜先鼓足其氣,使之略一停滯,然後再運之,循軌而行,似較稍易。唯在運行之時,非但外表不宜顯有形之動作,如身體動搖等,即內部亦不宜有迸氣掙力,須純任其自然。初時固未必能盡如我意,久後必可成功。

    21.第二十一勢

    練法:

    行第二十勢功夫後,仍就雙盤坐之原勢,略事休息。上身與腿足,完全不動,一如上勢,唯將兩手徐徐至側面,仍按於板上。休息約3次呼吸時,則續行此第二十一勢。

    先將右手在前面徐徐向斜上方屈肱舉起,至左肩之上,即用手掌搭於肩上,掌心適按於肩窩穴上,五指則在肩後,肱緊貼於胸脅前面。

    然後,再將左手亦從前面向斜上方徐徐屈肽舉起,左掌心按住右肩窩穴,肽則緊貼於右肽之外側,用力緩緩搿緊(搿:ge.用力抱),而使其肩背之筋肉,緊張至極度,同時,運用丹田之氣,使之上升,而充實其肩背之內部。初時,決難氣隨神到,但宜用意想之法行之,日久之後,自能運行無阻。

    要點:

    此一勢亦系行氣於肩背之法。肩背以筋雜肉薄之故,氣力殊不易運到,唯其不易運到,故須多練。"後部易筋經"中,對於練習肩背之法獨多,亦因此。行時必兩手抱肩,緊聚相搿,亦正欲使其肩背緊張,而氣易於貫注。

    22.第二十二勢

    練法:

    行第二十一勢功夫畢,先將左手徐徐放下,按於板上,再將右手落下按板。然後,將圈盤之兩腿,徐徐放開,直伸於前。略事休息,更續行第二十二勢。

    須將兩腳收回,屈膝而跪,兩腿緊緊相靠,腳背貼板,臀部坐於小腿之上面,尾閭則緊靠兩腳跟。上身略向後仰,頭正

    目前視。但經此一番動作,心神必外瞀(mao),故須休息片時,加以收攝。心神既定,則徐徐將兩手從側面抄至前下方,屈肽向上舉起,至心窩旁、兩乳下為度,乃將兩手掌輕輕按於脅上,兩肘則略略用力後引,唯非有形動作!按定之後,即將氣提之上升,用意想之法,使之充滿於兩乳房,停滯不動,歷一呼吸之久,仍從原路,使之下降,如此,升降各9度而止。

    要點:

    乳房在胸前亦系主要之部分,而膺窗、乳根等大穴,皆在於此。若不練氣之充實,最易為外力所傷,與斂陰一勢功夫,實有同等之緊要!

    此勢之所跪行,蓋欲使上身正直,而氣易於運行。兩手按脅者,即所以示氣循行之路。

    23.第二十三勢

    練法:

    行第二十二勢後,即就原勢略息片時,兩手則徐徐放下,垂於旁側,稍稍舒展,續行第二十三勢。

    先將兩手稍微舉起,徐徐移向前面,至膝蓋之上,乃將右掌心按於右膝蓋,左掌心按於左膝蓋,即膝骨與腿骨接合之處。大指在內,指尖向前,兩臂稍為用力作撐拄之狀,上身則向後作倚靠之勢,頭則後仰至極度。

    心神既定之後,則將氣提之上升,經臍輪、心坎等部而上起,至喉結穴而停留不動,使喉部充實。

    如此,歷一次呼吸時,仍將氣下降,停滯丹田;亦經一呼吸之時,再運氣,上升而充注於喉結穴。如此,升降各9次,將上身徐徐坐直,頭亦下俯,兩手亦收回,垂兩側,回復原狀。

    要點:

    咽喉為人身最要之處,生死關頭之所繫,且喉管為一軟骨,雖有筋肉護於其外,奈極薄弱,故此部極易受傷,稍重即足致命,故必須加以鍛鍊。若能運氣於喉,而充實其內部,功夫精純時,既快刀快劍,亦不足以損其毫髮。唯咽喉功夫,極不易練。

    24.第二十四勢

    練法:

    行第二十三勢功夫後,則將上身拾起,而使兩足徐徐舒展,直伸於前。略事休息後,即收起兩足盤坐,仍以右腳背置於左大腿上,而左腳背則置於右大腿上,成雙盤坐之勢。

    在動作之後,神志不免外瞀,故須冥目靜心,以收攝之。待心神既定之後,即將兩手移至前方,上下相向。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掌心相合,然後,用力將左掌自左而右,旋摩72度。

    再翻轉兩手,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用右掌之力,自右而左,亦用力旋摩72度。

    此時,掌心熱如火發,乃將兩掌移貼後腰,先由外轉內,旋摩72度;更由內轉外,亦旋摩72度。則此勢功夫畢矣。

    仍收回兩手,做第十三勢趺坐之勢。

    要點:

    此十二勢<第十三~二十四勢)功夫,皆系坐行之法,甚不易行,且久坐傷精,為行功十八傷之一。此一勢加於後,良非無故,蓋恐行功之人久坐而損傷其精,故用此勢以養其精。後腰,精之門,精門和暖,則生氣自足,更不虞其損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咖能睡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