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用戶876869102109

      盜墓之事古來以有,追根溯源,自項盜秦後,歷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冢,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動機、手法、宗系區分,不外乎發丘、摸金、搬山、卸嶺。

      而這四大派系,各有所長,都有自己獨特的盜墓手法,那麼到底那一派才是盜墓界最專業的呢?

      我們不妨先對四大盜墓門派的來歷現狀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首先“發丘派”,其與摸金一脈乃是同源,最早發源於東漢末年。據說其創始人乃是東漢一代梟雄曹操。

      話說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於陳留起兵,逐鹿中原。而為了籌集軍費,曹操打起了死人的主意,親自籌建了一批官方的盜墓部隊。而由於這兩派是官方特批的,所以有官職,一個叫摸金校尉,一個叫發丘中郎將,或者發丘將軍。

      “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為袁紹檄豫州》

    其中“發丘中郎將”持有“發丘天印”,上面刻著“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大字。摸金校尉則是摸金符作為憑證。

    當然了,雖然都是盜墓。但“摸金一脈”和“發丘一脈”主攻的方向不同。

    首先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摸”是探測的意思,而“發丘”則是挖掘的意思。所以摸金一脈應該乾的是分金定穴,打探墓葬地理位置的工作;而發丘一脈則是挖掘動土,破關取物。兩派分工比較明確,合力盜墓。

    從地位上講,“發丘一脈”應該要高上一點,因為摸金一脈更多的是起到一個偵察的輔助作用,真正的發掘墓葬,取得財物,那還得“發丘一脈”來。

    此外,從二者的官職名稱也看得出來,“發丘一脈”要稍微高出一級,畢竟在當時中郎將的級別是要高於校尉的。

    總之,在當時,兩派其實乃是同門,同屬於曹操麾下的盜墓機構。

    但是,隨著曹操平定北方,其麾下的盜墓機構便隨之退出了歷史舞台。畢竟盜墓這生計不太光彩,當初曹操用他,也只是為了求財,以緩解當時的軍費壓力,實乃救急的臨時辦法。而後來曹操平定北方,手頭逐漸寬裕,再加上自己朝廷正統的身份,如果再做盜墓這樣的勾當,未免會遭天下人恥笑。

      于是,發丘與摸金兩派,逐漸淪為民間盜墓組織。

    而在這之後,兩派因為各自理念的不同,逐漸分道揚鑣,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首先地位較高的發丘派,作為曾經曹操手下的盜墓主力,在其官方盜墓生涯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權力和財富,所以發丘一脈對於盜墓的興趣不是太大。就算是要盜墓,那

  • 2 # 用戶7701863576998

    四大家族中,陰陽端公統轄窟子軍,九幽將軍鎮守龍脈,拘屍法王鎮壓屍禍,觀山太保督造皇陵;而手段上,陰陽端公擅於相形度勢,九幽將軍鎮河降龍,拘屍法王降妖除魔,觀山太保通曉妖術。四大家族中最有名的是觀山太保,當初觀山太保扛把子封王禮提出了:毀符印以退摸金,棄丹鼎以拒搬山,剿群盜以破卸嶺,使四大流派幾乎斷絕。

  • 3 # 用戶9151485227885

    鬼吹燈的四大門派分別是摸金、發丘、搬山和卸嶺。摸金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門人有摸金符。發丘又名發丘中郎將、發丘天官、發丘靈官。到了後漢才有,與摸金同出一脈,其手段和摸金校尉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多了一枚銅印“發丘印”。

    搬山始於西域孔雀河雙黑山流域,其輩皆同宗同族。本為扎格拉瑪後人,搬山者善獨門“搬山分甲術”,此術可細分為“搬山填海術”並“分山掘子甲”兩門,合稱“搬山之術”。卸嶺始自漢末農民軍盜發帝陵,眾力取利,分贓聚義,人數少則成百、多可千數。平日分散,各自為匪為盜或為官軍,盜墓者中半官半匪者皆屬此輩,彼此間有消息相通,中有盜魁,一呼百應,逢古墓巨冢,則聚眾以圖之。

  • 4 # 非凡風鈴uu

    四大家族分為

    1.九幽將軍

    2.拘屍法王

    3.陰陽端公

    4.觀山太保

    九幽將軍》 起源:明代以來,又出四大氏族,皆擅盜墓,分別是“陰陽端公,觀山太保,九幽將軍,拘屍法王”, 其首領均在朝中任職,受過皇帝封賞。陰陽端公統轄窖子軍,觀山太保督造換陵,九幽將軍鎮守龍脈,四族之一的九幽將軍,拜黑 驢為師,出沒於秦晉之地,九幽將軍受過大明皇封,族人曾動咒起誓,雖也盜墓 但絕不倒大明朝的鬥,否則天誅地滅。

    《拘屍法王》拘屍法王的祖上非常古老,三千多年前,有一古國拘屍國,後為周穆王所滅。明朝的拘屍法王是拘屍國 後裔,先祖乃是國君。拘屍法王則是一伙打著毀屍祈福旗號盜墓龍的虎山道士,起源於拘屍古國。

    ——————《陰陽端公》起源:這還得從這我們這個村堡的來歷說起,明朝末年,有位將軍叫周遇吉,曾做到總兵官,是我們這 個村堡的老祖先,他統領窟子軍……”

    “周遇吉總兵有陰陽端公之稱,通曉五行八卦,能觀風雲氣候,麾下有三千窟子軍,最善於鑿築城池,苦於朝中姦臣當道,他報國 無門,只好辭官掛印,帶領部下和家人到山中避世隱居,他將歸隱之地選了通天嶺……”在通天嶺修建了“飛仙村”。周遇吉後來 得知, 通天嶺有赤須樹,龍氣極盛,埋下尸身可以千年不朽,是塊風水寶地。春秋戰國時曾是仇尤人的古墳,赤須樹根裡有赤須 蟲,被仇尤人稱為“土龍”,奉若神明。據說,此蟲在僵尸身上,吐絲做繭,那些死人許多年後,便會復蘇活轉。後晉國滅掉了仇 尤。

    《觀山太保》起源:這是摸金,發丘,搬山,卸嶺四大盜墓派體系之外,行蹤隱秘 是不為人知的一支盜墓派系,宋元 年間,封氏祖先就做起了盜墓的勾當,在棺材峽燕子窟下的懸棺中,盜發了許多竹簡龜甲古籍。因為此地的懸棺所葬之日,乃是當 年治理洪水的異士,通曉星相陰陽,更精奇門變化,隨葬古籍大多記載著神秘離奇的古代秘術,封氏以此發跡。封氏憑此秘術發家 ,自稱為“棺山太保” 在明太祖年間,其後人一度為皇家效力,改稱為“觀山太保”,御賜十八面觀山腰牌,並留有觀山盜骨, 太保相宅等著名事跡

  • 5 # 雪花一片80

    鬼吹燈》這部小說已經成為了熱點。因此也都知道了,在《鬼吹燈》裡面有盜墓四大門派,分別是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士和卸嶺力士,那麼這四大門派,誰最厲害呢?

    筆者的答案是:各有絕技,沒法比較。如在《龍嶺迷窟》中,搬山魁首為了入墓尋找雮塵珠,拜在摸金門下為徒,可進墓後卻是搬山魁首包打天下。

    還有搬山和卸嶺在《怒晴湘西》中的對比,照樣沒法分辨出誰更厲害。標準不同,單打獨鬥屬搬山,可團隊合作卸嶺卻無人能出其右。至於摸金和發丘,兩者同宗同源,一根藤上的兩個瓜。所以指標不同,而無法進行對比。

    但我們可以先追溯四大門派的來源,然後通過兩個指標:一曰,個人能力,二曰,門派影響力,再進行對比,看看能得出結論否?

    首先是摸金和發丘,祖師爺是曹操。那是官渡之戰開展前,袁紹為師出有名,讓陳琳寫了一篇檄文,結果嚇得曹操連頭風病都被“治好”了。

    在這篇檄文中,除了指出曹操是“贅閹遺醜”外,還指出了曹操的一樁醜事,設置了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用來盜墓。無論何時盜墓勾當,都是被唾棄的。

    搬山則比較簡單,屬於《鬼吹燈》的獨創內容,說扎格拉瑪後人由於被“詛咒”而全族染上了一種怪病,不能活過50歲,而只有雮塵珠才能破解,故而為了尋找雮塵珠,才出現了搬山一派。也就是說搬山派,是肩負著族人使命,最為封閉。

    卸嶺則來源於綠林赤眉起義,為了推倒王莽,籌集軍費,而組織起來的規模化的盜墓隊伍,故而最有江湖風氣,聲勢最為浩大。

    如今,定義四大門派的性質。

    摸金和發丘,由於祖師爺是曹操,標配“摸金符”,顯然這屬於官方性質。

    搬山,由於肩負著拯救族人命運的使命,又都是扎格拉瑪族,非常封閉,屬於“神秘組織”。

    卸嶺,是標準的江湖團伙。這四大門派共同點是:盜亦有道。

    摸金和發丘,有雞鳴蠟滅不摸金的硬性規定,這其實代表著對逝者的一種尊敬。

    搬山,只尋雮塵珠,不動金銀財寶。這是一種責任感。

    卸嶺,雖江湖團伙,聲勢浩大,卻是為了解救窮困百姓,這是一種歷史使命感在裡面。

  • 6 # 默默吃瓜的老阿姨

    《鬼吹燈》四大家族:端公、將《鬼吹燈》世界觀下的盜墓界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中,陰陽端公統轄窟子軍,九幽將軍鎮守龍脈,拘屍法王鎮壓屍禍,觀山太保督造皇陵;而手段上,陰陽端公擅於相形度勢,九幽將軍鎮河降龍,拘屍法王降妖除魔,觀山太保通曉妖術。

    陰陽端公

    窟子軍,源於北宋,本是專門打洞挖地道的軍隊,後來不知何時開始挖墳掘墓。明朝末年,有位將軍叫周遇吉(歷史上大敗李自成),曾做到總兵官,因為通曉五行八卦,能觀風雲氣候,故有“陰陽端公”之稱。他麾下有三千窟子軍,最善鑿築城池,苦於姦臣當道,報國無門,只好辭官掛印,帶領部下和家人避世隱居,在通天嶺修建“飛仙村”,修建村堡時,遇見了飛僵。

    周遇吉後來得知,通天嶺有赤須樹,龍氣極盛,埋下尸身可以千年不朽,是塊風水寶地。春秋戰國時曾是仇尤人的古墳,赤須樹根裡有赤須蟲,被仇尤人稱為“土龍”,奉若神明。據說,此蟲在僵尸身上,吐絲做繭,那些死人許多年後,便會復蘇活轉。後來晉國滅掉了仇尤,這個秘密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明朝末年,通天嶺山崩地裂,有當年的僵尸從山口飛出,恰好被周遇吉看到,他知道那“飛僵”不是死人復生,而是土龍借死人做繭,生出幼蟲,放出來遺禍無窮。傳說僵尸集天地怨氣,取天地死氣,晦氣而生,修成妖之後,變為魃,變魃之後的僵尸能飛,也稱“飛僵”。據說行走如風,百步之內,能吸人精血,甚至可以殺佛吞神,所到之處赤地千里,算是“僵尸之王”了。

    周遇吉有心除掉土龍,奈何洞中有水進不去,也沒法用火攻,只得帶窟子軍,造八卦村堡(學諸葛村夫),擋住了裂開的山口,又命後人把他死後裝在棺材裡,釘住龍脈。等到山中暗泉枯竭,赤須樹徹底死掉,再進去放火燒盡土龍的蟲繭,永絕後患。周遇吉死後,其後人一直守著村堡祖廟,就是要等赤須樹枯死。直到某年某月某日,白家男主帶著倆損友來此收古董,陰差陽錯掉進山洞,一把火燒盡了土龍和屍繭。目前,陰陽端公的傳人,已知的只有飛仙村一老一傻。

    九幽將軍

    說真的,《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基本沒怎麼講九幽將軍,反倒是拘屍法王講得更多。九幽將軍,拜黑驢為祖師,出沒於秦晉之地,受過皇封,族人曾動咒起誓,不倒大明朝的鬥,否則天誅地滅。然後也就知道這些了,目前出現的唯一的一位九幽將軍傳人馬老娃子:一沒得到九幽將軍的封號,二根本就是個土匪,完全看不出九幽將軍的風采。

    拘屍法王

    明朝末年,當時的旱災持續不斷,無數飢民成了流寇,各地造反者不計其數。朝廷從龍虎山,請下了一位仙師,封為“拘屍法王”,奉旨禳除旱災(不愧是小說,如此諷刺我大明王朝)。當時除旱災,主要是掏出古墓中的乾屍,把它們燒成灰燼。拘屍法王以此作為幌子,藉機盜挖了多處古墓。

    拘屍法王的祖上非常古老,三千多年前,有一古國拘屍國(其實是YY的印度阿三的拘屍城),後為周穆王所滅。明朝的拘屍法王是拘屍國後裔,先祖乃是國君。目前出現的拘屍法王,同樣不純正,檯面上的拘屍傳人——玉面狐狸,也沒得到拘屍法王的稱號,她只知拘屍國傳聞,得到傳說中的摩尼寶石,可以找到一個寶藏,卻不知那就是個坑,不但坑了自己,還坑了老胡三人組,這也真是夠夠的。

    觀山太保

    故老相傳,天下盜墓之輩,有字號和傳統的僅僅是發丘、摸金、搬山、卸嶺,說是四路,實際上是三支,因為發丘天官和摸金校尉本是一回事。除了這三支以外,便盡是散盜和民盜,稍微有點名堂的,就是南方背屍翻窨子的,其餘雞鳴狗盜之流,不值一提。但在近幾百年的盜墓史上,流傳著一個極其神秘的傳說。據說明代有群倒鬥之徒,被稱為“觀山太保”,擅於觀山指迷,秘密發掘了許多帝王陵寢,他們的手法和盜墓動機,很少有人知道。

    小說首次出現“觀山太保”是《怒晴湘西》第三十四章,陳瞎子回憶和鷓鴣哨在瓶山聯手盜墓的往事,在元代古墓中,發現了紙人製成的明代女子形象,又看到了身穿黑無常戲服的男性僵尸,從屍體腰間的黑袍裡挑出一面金牌確認,其為大明“觀山太保”。原文如下:

    原來這瓶山古墓裡還有別的盜墓賊,早已有人捷足先登了!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原來是大明觀山太保!”……看那鐵閣子裡的剪紙人與死在大門外的觀山太保,似乎也正是用邪門方術竊取鐵樓中的丹藥,為了免於被山中蜈蚣咬噬,這位觀山盜墓之人在自己體內灌注了藥水,才得以潛入此地,可似乎這鐵樓屍桂的格局出乎他意料,時辰耗得太久,竟至術盡身亡於此。……卸嶺群盜為了盜掘瓶山古墓,可謂傾盡了全力,不僅耗費錢物,更折損了許多人手,卻不料竟遇到一出“二進宮”,足足晚了觀山太保幾百年。

    觀山太保,在四大家族中,或許不是最牛的,但卻是影響盜墓界最大的一族。因為,正是觀山太保封王禮提出了:毀符印以退摸金,棄丹鼎以拒搬山,剿群盜以破卸嶺,這三大計策,使得明代中期,倒鬥之事,一度絕跡,並在永樂年間,毀去發丘印和六枚摸金符(雖然後來證明是假貨,但效果不錯)封王禮的後人封師古,則修建了龐大的“地仙村”古墓。

    觀山太保代表人物:

    封王禮,封思北,封師古(風溼骨),封師歧,封團長(封學文),孫教授(封學武,末代觀山太保)

    棺山太保、棺材峽

    “封氏”為地方上極有名望的豪族,祖祖輩輩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峽。那峽中地形險惡剝斷,藏有無數“懸棺”,封氏先人就曾經在“棺材峽”中盜取過許多“天書異器”,藉此發跡,習得了許多失傳已久的巫術,進而痴迷“爐火之術”。

    元末明初,傳到封王禮這一輩,自稱“棺山太保”,他本是在巴蜀之地燒煉鉛汞的方外之士,仗著精通“棺山指迷術”,在各地秘密發掘古冢山陵,做些倒斗的勾當,專門喜歡搜尋一些“丹砂異書”之類的古物。實際上封家有的是錢,其盜墓最主要的動機,就是為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

    劉伯溫引出的“棺山太保”

    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精通南龍風水,北伐蒙元,登基之後,舊事重提,命其主持建造皇家陵墓。當時劉伯溫早已萌生退意,想起世上有一伙“棺山太保”,精通陵譜和遁甲之術,就把“皇差”推到他們頭上,保舉了封王禮。劉伯溫對朱元璋說:此人身懷異術,通天曉地,足可擔當重任。但他本是深山中的隱逸之輩,恐其找藉口推諉,故獻畫一卷,等將他召至宮中,先明示其意,不論他答不答應,只要給他一看,必不敢再行推托。

    封王禮被朱元璋召至金殿之上,得知要讓他去修造大明皇陵,自古有道是“伴君如伴虎”,這是極容易掉腦袋的事,他哪裡肯答應,忙謊稱自己並不懂“葬制”和“尋龍”之道,想要推掉這份“皇差”。朱元璋一看,果然不出劉伯溫所料,于是讓下人取出了劉伯溫所獻的圖畫給封王禮,封王禮看了之後,頓時驚得魂不附體,跪倒在駕前,連稱:“皇上恕罪,草民罪該萬死。”

    原來,圖中是一派懸崖絕壁,壁上掛棺而懸,藏了許多“懸棺”,畫中有幾個盜墓賊,其中一個抱著棺材蓋子用力挪動,顯然剛揭開棺蓋;另一人攀在陡壁上,拿繩索套在棺中古屍頸中,把屍體拽得坐了起來;還有兩個蹲在棺材旁邊,抱出一塊塊“骨甲”,滿是“星圖”和“蝸蟲古篆”,畫幅旁邊注字“觀山盜骨圖”。封王禮看得心驚肉跳,因為畫中所繪的盜墓場面,正是其先祖所為。他還以為自家的秘行敗露,驚動了天子,肯定逃不開滅門之禍。這件事從無外人知道,說明皇上身邊有“高人”,人家還算留些情面,只把畫卷稱做“觀山盜骨”,並未明言實際是“棺山盜墓”。封王禮只好硬著頭皮,給朱元璋設計皇陵。

    “棺山太保”洗白為“觀山太保”

    觀山封氏,專攻奇門異術,行事手段常人難料,而且從盜出的骨甲和古籍中,掌握了許多風水秘術。對陵墓結構和選址都有獨到之處,朱元璋十分滿意,御賜封王禮和他的幾個弟子純金腰牌,從此稱為“觀山太保”,留在御前聽用,專職為皇家建造陵墓。朱元璋出身於社會底層,對民間風物多有了解,他問封王禮:即便皇陵得以不遭胡人盜毀,卻未必是萬全無憂了,因為咱們漢人也不是吃素的,聽說自古以來世上便有“發丘摸金”之事,這些人要是打起大明皇陵的主意來,卻又如之奈何?

    觀山太保1V4打擊盜墓四大派

    封王禮說:民間倒鬥之輩,真有手段能盜發皇陵的,並非僅有“發丘摸金”,更有“搬山卸嶺”。“搬山道人”擅長生克制化之術,行蹤隱秘難尋,很少與外人相通,且只為求取“丹珠”。只要皇陵中不置“金丹珠鼎”之物,他們絕不會打主意,不足為慮。“卸嶺群盜”多為“響馬賊”,忽聚忽散,專挖山陵巨冢,最難防範,又常有謀反之意,須派官軍剿滅,斬草除根,使這個山頭的香火斷絕,才是上策。

    “發丘摸金”同屬一脈,最為精通風水尋龍之道,摸金之首領為“發丘天官”,攜後漢印符,上鑄“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字,尋龍倒鬥,無所不為。但他們十分看重祖師爺傳下來的行規,沒有“發丘印”和“摸金符”,便不肯做“倒鬥”的勾當,所以想對付他們,毀掉符印信物,便可一勞永逸,永絕後患。朱元璋見有這等妙策,當即下旨,歷大明朝,各地嚴查“倒鬥穴陵”之徒。永樂年間,終於將“發丘印”和六枚“摸金符”毀去(其實是假貨),但世上仍是剩了三枚古符。明代中期,盜墓倒斗的勾當,確實一度銷聲匿跡。

    封師古與烏羊王古墓

    萬曆年間,出了位奇人———封師古。此人眼見世道衰微,聖上無道,于是找了個借口,謊稱有病(風溼骨痛風溼病),辭官還鄉。由於已經過去了200多年,朝廷對於那些陳年舊事,早已不放在心上,估計也沒人知道封氏家族盜墓的真相,于是朝廷準了風溼骨的辭官請求。風溼骨回鄉之後,除了引火煉藥,就是推演卦象,也常託借雲游四海的幌子,帶著手下人去各地盜發古墓,醉心於收集古墓中陪葬的種種奇珍秘器。

    有一年,風溼骨想起祖宗的一篇遺訓,告誡後世子孫,說是封家藉著在“棺材峽”盜墓,從懸棺盜取了“遁甲天書”,發家成為豪族,但“棺材峽”明掛暗藏的棺材何止千萬?深山裡還埋著一座神秘古老的烏羊王古墓,但絕對不能碰,否則必有滅族之禍,因為墓裡藏著“屍仙”。然而,風溼骨此人,不僅有“盜墓之癮”,而且又常有“尋仙之意”,此心一起,縱有十萬金剛羅漢也降服不住,當即率眾進山盜墓,不料卻在墓中見到了做夢都想不到的東西,于是轟轟烈烈的“地仙村”古墓工程開始了。

    “地仙村”與封氏的分裂

    當時的封氏家族,分為兩派。一派相信風溼骨即將得道成仙,于是追隨風溼骨進入“地仙村”尋仙(實際上都殉葬進這座陰宅)。另一派是風溼骨的同輩封師岐,他認為風溼骨雖然挖出了屍仙,但那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于是留在了外邊,並留下遺訓,讓後人找機會按照“觀山指迷賦“,悄悄進入“地仙村”看個究竟。如果風溼骨已成“妖化之物”,務必將其鏟除,否則那“棺材峽”的地勢,雖然偏僻隱秘,卻早晚都得被人從深山裡挖出來,到時候墓中萬一真有什麼“屍仙”,必要入世害人,後患無窮無盡。

    民國年間,封師岐的後人是封思北。此人平生多讀《道藏》,也是個極有見識的高人,中年後在四川青城山做了道士,但是,仍念念不忘祖宗的遺訓,屢次進入“棺材峽”,但始終都是不得其法而入,最後坐化在隧道之中,臨終前留下遺言,告訴他的兩個兒子,要是封家後人不除了“屍仙”,就別給他斂骨安葬,他要暴屍於此,親眼看著有人找到“地仙村古墓”的入口。“百步鳥道”盡頭處那條隧道,在墓碑處有具屍體,就是此人。

    封思北有兩個兒子,按家譜“思、學、言、道”所排,都是“學’字輩,哥倆相差6歲。老父死後再無親人,兄弟二人流落世上,相依為命。由於正值戰亂,眼看沒活路了,暫時顧不上祖輩所託之事。大哥封學文,打算進山當“響馬”,在綠林中謀條生路。臨走前,把小弟弟封學武,過繼給了一家姓孫的地主老財,孫家人給他改名“孫耀祖”,也就是後來的孫教授。

    封學文可了不得,那叫一個經歷滿滿:先是入了常勝山,做了卸嶺群盜,跟著陳瞎子瞎混。後來又跟著老羊皮和羊二蛋這兩個羊崽子瞎混,進了泥兒會,後來不滿羊二蛋投鬼子,和泥兒會火併,幸而不死。逃出之後參了軍,一直做到了團長,也就是後來的封團長(或許跟李雲龍混過)。

    孫教授=孫耀祖=孫學武=封學武

    特殊年代,封團長被下放到農場,遇到了同樣被下放的小弟弟封學武,然後告訴他,永遠別把自己是觀山封家後代之事對任何人說,最好爛在肚子裡,這輩子對外人只有一個名字可用,那就是——孫耀祖。

    這裡補充一下:當初過繼給孫家,改作“孫耀祖”,這是孫家希望他光宗耀祖之意,但他從骨子裡反感這個名字。因為觀山封家,家族意識很強,自覺是大宗族之後,豈肯給姓孫的光宗耀祖?老孫地主夫婦死後,他自稱:姓孫,名學武,草字耀祖。戶籍改動不方便,仍作孫耀祖,與他相熟的人,尊重其習慣,以孫學武相稱。

    封團長留下“觀山腰牌”,讓他牢記“觀山指迷賦”,並把祖上封師岐的傳家之物,讓“巴山猿袕”從農場外偷進來交給他,然後前往地仙村,結果命喪於此。于是,觀山封家只剩一人,孫教授進入地仙村入口,看見了父兄屍體,大哭一場,開始著手地仙村的毀滅計劃。然後老胡三人倒霉了就,先是被串掇著盜了獻王墓(不倒也不行)又被騙去南海撈卦鏡,最後又被孫教授帶著去破地仙村。

    孫教授的結局,原文中並未明確交代。但他因動用秘法失誤,已經是一具行尸走肉。最後,孫教授和他的猴子,在雨中和老胡相望離去。根據推測,應該是出了地仙村不久就去世了。

    觀山指迷賦:

    好個大王,有身無首;娘子不來,群山不開;燒柴起鍋,煮了肝肺;鑿井伐鹽,問鬼討錢;鳥道縱橫,百步九回;欲訪地仙,先找烏羊;嚇魂臺前,陰河橫空;仙橋無影,肉眼難尋;落崖捨身,一步登天;鐵壁銀屏,乾坤在數;黑山洞府,神闕妙境;銅樓百棺,瓦爺臨門;磕頭八百,授於長生;物女不詳,壓葬而藏;南斗墓室,照壁降仙;燭屍滅燈,鬼音指迷;巫峽棺山,地仙遁隱;群龍吐水,古墓遺圖;武侯藏兵,棺樓迷魂;生門相連,一首一尾;兩萬四千,百單有七;血霧入地,群仙出山。

    《觀山指迷賦》貫穿了《巫峽棺山》始末,是尋找“地仙村”的主要線索。但除了“好個大王,有身無首;娘子不來,群山不開;燒柴起鍋,煮了肝肺;鑿井伐鹽,問鬼討錢;鳥道縱橫,百步九回;欲訪地仙,先找烏羊”是真的外,其它都是孫教授瞎掰杜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號怎麼註冊兩個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