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路飛184038786

    唐玄宗時期,名臣輩出,有名的宰相就有好幾位。按照先後順序排列應該這樣。

    有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的珧崇和宋璟。

    也有後來的名相張九齡,張悅等人。

    在後來有李林甫和楊國忠

  • 2 # 神墓愛好者

    在唐玄宗(685年-762年)時期,擔任宰相的人很多,先後順序如下:

    魏徵:他是唐太宗時期的重要謀臣,唐高宗時期曾出使突厥,後於天寶年間(742年-756年)擔任宰相。

    楊炎:他曾擔任唐肅宗時期的宰相,後於唐玄宗時期再次擔任宰相,主持過變法,史稱“元和中興”。

    高力士:他曾在唐肅宗時期擔任宰相,後於唐玄宗時期再次擔任宰相,主持過新法,史稱“開元盛世”。

    李林甫:他於貞元年間(785年-805年)擔任宰相,被譽為唐代最有才華的宰相之一。

    杜如晦:他曾於貞元年間擔任宰相,主持過變法,但後來因失去了唐憲宗的信任而被貶謫。

    裴度:他曾於元和年間(806年-820年)擔任宰相,後來因為不滿李德裕的專權而被貶謫。

    崔乾祐:他於憲和年間(806年-820年)擔任宰相,曾經支持過裴度的反對,但後來自己也因得罪權貴而被貶謫。

    以上是唐玄宗時期的一些著名宰相的先後順序。

  • 3 # 如影2874651

    唐玄宗在位長達四十多年,任用的宰相多達二十多位,但真正能執掌大權且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不過四位,首先是開創開元盛世的首功之臣姚崇和宋璟,其次就是造成安史之亂的兩大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

  • 4 # 慧眼識君

    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先啟用姚崇 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 張說 李元紘 杜邏 韓休 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盡職盡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

  • 5 # 蚊子之名

    唐玄宗時宰相先後 姚崇,宋璟,張九齡,李林甫。

    唐玄宗時期有不少著名的宰相,但有六位影響最大,分別是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很有意思的是,這六位也分派系、陣營,存在著錯綜複雜的矛盾與關系,而這些問題又恰好是唐玄宗時期國運盛衰的一個重要因素。

  • 6 # 用戶2501924744526

    先天時期陸家先,竇懷貞,岑義,魏知古崔緹,劉幽求,蕭至忠,郭元振,張說,姚崇,盧懷慎。

    開元時期薛汭,魏知古。,源乾曜,宋璟,蘇頲,李林甫,楊國忠。張嘉貞,王畯,李元紘,杜暹,蕭嵩,裴光庭,宇文融,韓休,裴耀卿,張九齡,李林甫,牛仙客,李適之,天寶時期陳希烈,楊國忠,韋見素。

  • 7 # 翔藍3

    玄宗時期宰相總共是三十四個人,分別是:劉幽求。

    韋安石。

    魏知古。

    崔湜。

    陸象先。

    竇懷貞。

    岑羲。

    蕭至忠。

    郭元振。

    張說。

    姚元之。

    盧懷慎。

    源乾曜。

    宋璟。

    蘇頲。

    張嘉貞。

    王晙。

    李元紘。

    杜暹。

    蕭嵩。

    宇文融。

    裴光庭。

    韓休。

    裴耀卿。

    張九齡。

    李林甫。

    牛仙客。

    李適之。

    陳希烈。

    楊國忠。

    韋見素。

    崔圓。

    房管。

    崔渙。

  • 8 # 半張臉0717

    唐玄宗時期宰相順序:

    先天元年

    正月壬辰,中書侍郎陸象先同中書門下三品。乙未,左臺御史大夫竇懷貞、戶部尚書岑羲並同中書門下三品。

    六月癸丑,岑羲為侍中。壬戌,中書侍郎魏知古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七月乙亥,竇懷貞為尚書右僕射、軍國重事宜共平章。

    八月庚戌,中書侍郎崔湜檢校中書令,劉幽求守尚書右僕射,竇懷貞守左僕射,並同三品。魏知古守侍中。戊午,侍中劉幽求流於封州。

    唐玄宗

    開元元年

    正月乙亥,吏部尚書蕭至忠為中書令。

    六月丙辰,兵部尚書郭元振同中書門下三品。

    七月甲子,蕭至忠、岑羲誅,竇懷貞自殺。庚午,崔湜流竇州。乙亥,張說檢校中書令。庚辰,陸象先罷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八月癸巳,劉幽求為尚書右僕射,知軍國重事。

    九月庚午,張說為中書令,劉幽求同三品。

    十月癸卯,郭元振流於新州。甲辰,同州刺史姚崇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十一月乙丑,劉幽求兼侍中。

    十二月庚寅,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侍中為監。壬寅,姚崇兼紫微令。癸丑,劉幽求罷為太子少師,張說貶為相州刺史。甲寅,黃門侍郎盧懷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開元二年

    正月己卯,盧懷慎檢校黃門監。甲申,和戎、大武諸軍節度使薛訥同紫微黃門三品。

    五月辛亥,魏知古罷守工部尚書。

    七月,薛訥除名。

    開元三年

    正月癸卯,盧懷慎檢校吏部尚書兼黃門監。

    開元四年

    正月丙申,盧懷慎檢校吏部尚書。

    十一月己卯,盧懷慎去官養疾。 丙申,尚書左丞源乾曜為黃門侍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閏十二月己亥,姚崇、劉幽求罷為開府儀同三司,源乾曜罷為京兆尹。刑部尚書宋璟為吏部尚書兼黃門監,紫微侍郎蘇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姚崇

    開元五年

    九月壬寅,改紫微省依舊為中書省,黃門省為門下省,黃門監為侍中。

    開元八年

    正月辛巳,蘇頲罷為禮部尚書,宋璟罷為開府儀同三司。京兆尹源乾曜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張嘉貞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五月丁卯,源乾曜為侍中,張嘉貞為中書令。

    宋璟

    開元九年

    九月癸亥,天兵軍節度使張說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開元十一年

    二月己酉,張嘉貞貶豳州刺史。癸亥,張說兼中書令。

    四月甲子,張說為中書令,吏部尚書王晙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五月己丑,王晙持節朔方節度使,兼知河北、河東、隴右、河西兵馬使,六月巡邊。

    十二月庚申,王晙貶蘄州刺史。

    開元十三年

    十一月壬辰,張說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源乾曜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

    開元十四年

    四月丁巳,戶部侍郎李元紘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庚申,張說罷為尚書右丞相。

    九月己丑,磧西節度使杜暹檢校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張說

    開元十六年

    十一月癸巳,河西節度使蕭嵩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開元十七年

    六月甲戌,李元紘罷為曹州刺史,源乾曜罷為左丞相,杜暹罷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蕭嵩為中書令。兵部侍郎裴光庭為中書侍郎,戶部侍郎宇文融為黃門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己卯,裴光庭兼御史大夫。

    九月壬子,宇文融貶汝州刺史。

    開元十八年

    正月辛卯,裴光庭為侍中。

    四月乙丑,裴光庭兼吏部尚書。

    開元二十年

    十二月壬申,蕭嵩為兵部尚書。

    開元二十一年

    三月乙巳,裴光庭薨。甲寅,尚書右丞韓休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二月丁巳,蕭嵩罷為右丞相,韓休罷為檢校工部尚書。京兆尹裴耀卿守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前檢校中書侍郎起復張九齡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開元二十二年

    五月戊子,裴光庭耀卿為侍中,張九齡為中書令,黃門侍郎李林甫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七月甲申,張九齡為河南開稻田使。

    八月,裴耀卿為江淮、河南轉運使。

    開元二十三年

    十一月壬寅,李林甫為戶部尚書。

    開元二十四年

    七月庚子,李林甫為兵部尚書。

    十一月壬寅,裴耀卿罷為左丞相,張九齡罷為右丞相。李林甫兼中書令,朔方節度使牛仙客守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十二月丙寅,牛仙客知門下省事。

    張九齡

    開元二十六年

    正月乙亥,牛仙客守侍中。

    正月壬辰,李林甫持節遙領隴右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二月乙卯,牛仙客遙領河東節度使。

    五月乙酉,李林甫遙領河西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仍判涼州事。

    開元二十七年

    四月己丑,李林甫為吏部尚書,牛仙客為兵部尚書兼侍中。

    開元二十八年

    十一月,牛仙客罷節度使。

    天寶元年

    二月丙申,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左右丞相依舊為僕射,又黃門侍郎為門下侍郎。

    七月辛丑,牛仙客薨。

    八月丁丑,刑部侍郎李適之為左相。壬辰,李林甫為尚書左僕射,適之兼兵部尚書。

    天寶五年

    四月庚寅,李適之罷為太子少保。丁酉,門下侍郎陳希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天寶六年

    三月甲辰,陳希烈為左相兼兵部尚書。

    天寶十年

    正月丁酉,李林甫遙領單于、安北副大都護,充朔方節度等使。

    天寶十一年

    三月丙午,改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刑部為憲部。

    四月丙戌,李林甫罷都護。

    十一月乙卯,李林甫死。庚申,御史大夫判度支事、劍南節度使楊國忠為右相兼文部尚書。

    李林甫

    天寶十二年

    十二月戊子,陳希烈為秘書省圖書使。

    天寶十三年

    二月丁丑,楊國忠為司空。

    八月丙戌,陳希烈罷為太子太師。文部侍郎韋見素為武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門下省事。

    天寶十五年

    六月丙申,楊國忠死。

  • 9 # 率真微言

    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裴寂。劉文靜。蕭瑀。竇威。竇抗。陳叔達。楊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齊王元吉。宇文士及。長孫無忌。杜如晦。房元齡。

    太宗:宰相二十九人。裴寂。蕭瑀。陳叔達。李靖。封德彝。宇文士及。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溫彥博。岑文本。魏徵。侯君集。楊師道。戴胄。劉洎。李世績。張亮。馬周。褚遂良。崔仁師。楊宏禮。王珪。杜淹。楊恭仁。許敬宗。高季輔。張行成。

    高宗:宰相四十七人。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張行成。高季輔。李世績。柳奭。宇文節。韓瑗。來濟。崔敦禮。李義府。許敬宗。杜正倫。辛茂將。任雅相。盧承慶。許圉師。上官儀。劉祥道。竇德元。樂彥瑋。孫處約。姜恪。陸敦信。戴至德。劉仁軌。楊武。李安期。張文瓘。趙仁本。閻立本。李敬元。郝處俊。來恆。薛元超。李義琰。高智周。張大安。裴炎。王德真。崔知溫。郭待舉。岑長倩。郭正一。魏元同。劉齊賢。

    武周:宰相七十八人。劉仁軌。薛元超。郭正一。姚元崇。裴炎。袁恕己。敬暉。岑長倩。郭待舉。魏元同。劉齊賢。韋宏敏。桓彥範。王德真。劉褘之。武承嗣。騫味道。崔。李景諶。韋方質。沉君諒。裴居道。韋思謙。蘇良嗣。韋待價。張光輔。王本立。範履冰。邢文偉。武攸寧。傅游藝。史務滋。宗秦客。格輔元。樂思誨。任知古。歐陽通。裴行本。狄仁傑。楊執柔。李遊道。袁智宏。崔神基。崔元綜。李昭德。姚。李元素。王璇。婁師德。韋巨源。陸元方。豆盧欽望。蘇味道。王孝傑。武什方。楊再思。杜景佺。周允元。孫元亨。李道廣。王方慶。王及善。宗楚客。武三思。吉頊。李嶠。張錫。韋安石。李懷遠。顧琮。李迥秀。朱敬則。唐休璟。韋嗣立。崔元暐。張柬之。房融。韋承慶。

    中宗:袁恕己▪ 武三思▪ 李懷遠▪ 劉景先▪ 岑長倩▪ 郭待舉▪ 韋弘敏▪ 崔玄暐▪ 楊再思▪ 張柬之▪ 房融▪ 韋承慶▪ 桓彥範▪ 敬暉▪ 祝欽明▪ 魏元忠▪ 豆盧欽望▪ 韋巨源▪ 李嶠▪ 於惟謙▪ 蘇瑰▪ 宗楚客▪ 紀處訥▪ 張仁願▪ 韋嗣立▪ 崔湜▪ 趙彥昭▪ 韋溫▪ 鄭愔▪ 裴談▪ 岑羲▪ 張嘉福▪ 李旦▪ 姚崇▪ 韋安石▪ 唐休璟▪ 蕭至忠▪ 張錫

    睿宗:宰相二十五人。平王。李嶠。蕭至忠。張仁亶。韋嗣立。趙彥昭。韋安石。蘇瑰。唐休璟。裴談。張錫。岑羲。崔湜。劉幽求。鍾紹京。李日知。薛稷。姚元之。崔日用。宋璟。郭元振。張說。竇懷貞。魏知古。陸象先。

    玄宗:宰相三十四人。劉幽求。韋安石。魏知古。崔湜。陸象先。竇懷貞。岑羲。蕭至忠。郭元振。張說。姚元之。盧懷慎。源乾曜。宋璟。蘇頲。張嘉貞。王晙。李元紘。杜暹。蕭嵩。宇文融。裴光庭。韓休。裴耀卿。張九齡。李林甫。牛仙客。李適之。陳希烈。楊國忠。韋見素。崔圓。房管。崔渙。

    肅宗:宰相十六人。韋見素。崔圓。房管。裴冕。崔渙。李麟。苗晉卿。張鎬。王璵。呂諲。李峴。第五琦。李揆。蕭華。裴遵慶。元載。

    代宗:宰相十二人。雍王適。苗晉卿。裴遵慶。元載。李輔國。劉晏。李峴。王縉。杜鴻漸。裴冕。楊綰。常袞。

    德宗:宰相三十五人。崔佑甫。常袞。李勉。楊炎。盧杞。馬燧。關播。蕭復。喬琳。劉從一。姜公輔。盧翰。李晟。張延賞。韓滉。崔造。柳渾。李泌。董晉。趙憬。陸贄。賈耽。盧邁。崔損。趙宗儒。鄭餘慶。杜佑。齊抗。高郢。鄭珣瑜。張鎰。劉滋。齊映。渾瑊。竇參。

    順宗:宰相七人。賈耽。杜佑。鄭珣瑜。高郢。韋執誼。杜黃裳。袁滋。

    憲宗:宰相共二十九人。賈耽。韋執誼。杜佑。杜黃裳。袁滋。鄭餘慶。於。鄭絪。武元衡。李吉甫。韓宏。裴洎。李藩。權德輿。李絳。張宏靖。韋貫之。裴度。李逢吉。王涯。崔群。李墉。李夷簡。皇甫鎛。程異。令狐楚。蕭俯。段文昌。崔植。

    穆宗:宰相十四人。韓宏。裴度。李夷簡。皇甫鎛。令狐楚。張宏靖。蕭俯。段文昌。崔植。杜元穎。王播。元稹。李逢吉。牛僧孺。

    敬宗:宰相七人。杜元穎。王播。李逢吉。牛僧孺。李程。裴度。竇易直。

    文宗:宰相二十四人。杜元穎。王播。李逢吉。牛僧孺。竇易直。裴度。韋處厚。楊嗣復。李。路隨。李宗閔。段文昌。宋申錫。李德裕。李固言。鄭覃。王涯。李訓。賈餗。舒元輿。李石。陳夷行。崔珙。崔鄲。

    武宗:宰相十五人。李固言。李石。楊嗣復。李。崔鄲。牛僧孺。崔珙。李德裕。陳夷行。李紳。李讓夷。崔鉉。杜悰。李回。鄭肅。

    宣宗:宰相二十三人。李讓夷。李紳。鄭肅。李回。白敏中。韋琮。崔元式。李德裕。盧商。馬植。周墀。崔龜從。任銘。魏扶。令狐綯。裴休。魏。崔慎由。鄭朗。蕭鄴。劉瑑。夏侯孜。蔣伸。

    懿宗:宰相二十一人。令狐綯。白敏中。蕭鄴。夏侯孜。蔣伸。杜審權。杜悰。畢諴。楊收。曹確。高璩。蕭置。徐商。路巖。於琮。韋保衡。王鐸。劉鄴。趙隱。蕭仿。崔彥昭。

    僖宗:宰相二十三人。蕭仿。崔彥昭。鄭畋。盧攜。王鐸。李蔚。鄭從讜。崔沆。豆盧瑑。王徽。裴澈。蕭遘。韋昭度。鄭昌圖。杜讓能。孔緯。張浚。韋保衡。趙隱。劉鄴。裴坦。劉瞻。劉崇望。

    昭宗:宰相二十五人。韋昭度。孔緯。杜讓能。張浚。劉崇望。崔昭緯。徐彥若。鄭延昌。王摶。崔胤。李磎。陸扆。孫偓。鄭綮。朱樸。崔遠。裴贄。裴樞。王溥。獨孤損。柳璨。陸希聲。蘇檢。盧光啟。韋貽範。

    哀帝:宰相六人。裴樞。獨孤損。崔遠。柳璨。張文蔚。楊涉。

  • 10 # 用戶3837842465952

    唐玄宗時期有不少著名的宰相,但有六位影響最大,分別是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六大宰相中姚崇最大,公元651年出生,算是50後;其次是宋璟、張說,可以算作60後;然後是張九齡,70後;接著是李林甫,90後;至於楊國忠,出生更晚,屬於下個世紀的。除了楊國忠年輕的時候,在馬嵬兵變中非正常死亡,其他五位都是自然老死的,享年64-75歲之間。

  • 11 # 翱翔之鷹406

    上述的唐玄宗叫李隆基,當時在位約45年,前期國運興旺,有開元盛世之稱,晚年開始動亂、蕭條,唐玄宗時期的宰相約34人,更換很多,派別也很多,主要宰相先後順序為:劉幽求、韋安石、魏知古、崔湜、陸象先、竇懷貞、岑羲、蕭至忠、郭元振、張說、姚元之等。人數多,派別多,也反反映出當時的國運發展趨勢。

  • 12 # 用戶3493631734512

    唐玄宗時期所用的宰相有二十六人:

    劉幽求、魏知古、陸象先、岑羲、郭元振、張說、姚元之(崇)、盧懷慎、源乾曜、宋璟、蘇頲、張嘉貞、王晙、李元紘、杜暹、蕭嵩、宇文融、裴光庭、韓休、裴耀卿、張九齡 、李林甫、牛仙客、李適之、陳希烈、楊國忠 、韋見素。其中著名的有姚崇 、宋璟、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

    唐玄宗李隆基 早年勵精圖治,能夠根據時代需求來選拔賢才,任用了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期間也有過渡的張嘉貞等。開創了盛世之後,李隆基逐漸開始滿足了,沉溺於享樂之中,任用了李林甫、楊國忠這樣的宰相。

    擴展資料: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太宰與相合稱為宰相,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 、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 、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

  • 13 # 周景濤

    答案如下:

    姚崇。宋璟。張九齡。李林甫。張說。楊國忠。裴光庭。杜暹。姚元之。宇文融。郭元鎮。裴耀卿。

    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離不開宰相的鼎力相助。

  • 14 # 平壤一枝花

    唐玄宗時期宰相有三十四人:劉幽求、 韋安石 、 魏知古 、崔湜 、陸象先 、 竇懷貞 、岑羲 、蕭至忠 、 郭元振 、張說 、姚元之 、盧懷慎 、源乾曜、 宋璟 、蘇頲 、張嘉貞 、王晙 、李元紘、 杜暹、 蕭嵩、 宇文融 、裴光庭 、韓休 、裴耀卿 、張九齡 、李林甫 、牛仙客、 李適之、 陳希烈、 楊國忠、 韋見素、 崔圓 、房管、 崔渙。

  • 15 # 15123277550

    宰相二十九人。

    裴寂。蕭瑀。陳叔達。李靖。封德彝。宇文士及。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溫彥博。岑文本。魏徵。侯君集。楊師道。戴胄。劉洎。李世績。張亮。馬周。褚遂良。崔仁師。楊宏禮。王珪。杜淹。楊恭仁。許敬宗。高季輔。張行成。

    唐朝的時候,實行群相制。中書省的兩個中書令,門下省的兩個侍中,尚書省的兩個僕射都是正牌宰相。李世民當過二品尚書令,其他的宰相都不敢超過二品。唐朝初年的中書令、侍中、左右僕射,都是三品官階。唐朝的官員,在官階後面加同中書門下三品,或者在官職後面,加參議朝政,就是如假包換的宰相。

  • 16 # 唐哥哥2197

    唐玄宗時期的宰相先後順序如下:

    1. 魏徵(唐太宗時期已擔任宰相,唐高宗時期再次擔任)

    2. 李靖3. 李林甫4. 駱賓王5. 郭子儀6. 崔宗之7. 韓愈8. 柳宗元9. 張說10. 李吉甫11. 杜甫12. 白居易13. 皇甫冉14. 鄭虔15. 裴度16. 楊國忠17. 高力士18. 鄭昌國19. 魏知古20. 楊炎21. 楊璉22. 張九齡23. 韋挺24. 楊嗣復25. 程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玄燁最後把王位傳給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