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動機
1.電動機定子和轉子溫升不超過25℃
2.定子與轉子間隙1mm。
3.電動機軸向竄動量不大於3mm。
4.軸承溫度不超過80℃。
5.額定電壓值波動在±7%以內。
6.電動機空載電流中任何一相與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於平均值的10%。
7.曳引電動機振幅及軸向竄動量允許值:
振幅允許值:1000轉/分:≤0.13mm。750轉/分:≤0.16mm。
軸向竄動:10kw:0.5mm。10-20kw:0.74mm。30kw以上:1.0mm。
二、制動器
1.得電立即松閘、失電立即抱閘。
2.電磁力應大於制動力。
3.瓦閘與制動輪的接觸面積應大於瓦閘面積的80% 。
4.松閘時,瓦閘與制動輪的間隙最好在0.3~0.5mm,不大於0.7mm。
5.制動器線圈正常工作溫升在60℃以下,最高不超過85℃。
6.制動器軸鎖磨損超過原直徑5%或橢圓度超過0.5mm時應更換。
7.制動瓦片磨損量達原厚度1/4時應更換。
三、曳引輪
1.材料要求:耐磨、延伸率大、磨擦係數大,一般用球墨鑄鐵。
2.繩槽型式:
(1)半圓槽:摩擦係數小,用於全繞式電梯。包角大於330°。
(2)速切口半圓槽:摩擦力適中,用於半繞式電梯。包角應大於135°。
(3)V型槽:摩擦力大,不常用,有時在載貨電梯中用。
3.曳引輪的節圓直徑與鋼絲繩直徑應大於40。
4.曳引輪的節圓直輕與電梯運行速度有關。
四、導向輪
1.用於半繞式時,稱過橋輪。用於全繞式時,稱抗繩輪。
2.繩槽應為半圓槽。
3.槽深大於d/3。
4.槽的圓弧半徑R比鋼絲繩半徑放大1/20。
5.導向輪節圓直徑應比鋼絲繩直徑大40倍以上。
6.導向輪安裝時離機方地面距離應大於10cm。
五、減速器
1.減速箱的作用是降低曳引機輸出轉速,增大輸出轉距。
2.電梯蝸桿傳動有圓柱型蝸桿傳動和圓弧面蝸桿傳動兩大類。
3.蝸桿在蝸輪上面稱蝸桿上置式,蝸桿在蝸輪下面稱蝸桿下置式。
4.蝸輪副的齒面間隙應在0.095~0.19mm之間。
5.電動機主軸與蝸桿的同軸度:剛性連接≤0.02mm,彈性連接≤0.1mm。
6.連接器外圓的徑向跳動不應超過1/3000。
7.掌握好潤滑油型號、加油量、漏油情況等。
8.減速器各機件和軸承溫度不高於60℃,箱體內油溫不得超過85℃。
六、曳引鋼絲繩
1.至少有兩根獨立的鋼絲繩。
2.曳引輪節圓直徑與鋼絲繩直徑之比不應小於40。
3.鋼絲繩的公稱直徑不小於8mm。
4.鋼絲繩的安全係數:三根或三根以上:12,兩根:16,捲筒驅動:12
5.鋼絲繩與繩頭連接處的強度不應小於鋼絲繩自身強度的80%。
6.各根鋼絲繩應受力均等,小於5%。
7.空載到滿載的網絲繩伸拉量不超過20mm。
8.端接型式:錐型套、自鎖楔型、繩夾。
9.鋼絲繩報廢標準:
七、補償繩
電梯額定速度超過2.5m/s時,應使用速張緊輪的被償繩。
張緊輪的節圓直徑與補償繩的公稱直徑之比應不小於30 。
電梯額定速度超過3.5m/s時,應增設一個防跳裝置。
八、廳、轎門技術要求
1.門扇與門套,門扇下端與地坎之間的間隙:客梯1~6mm,貨梯1~8mm。
2.開門刀與各層廳門地坎之間的距離:5~10mm。
3.各層廳門門鎖上的滾輪端面與轎廂地坎間的距離:5~10mm。
4.各層廳門地坎的不水平度≤2/1000。
5.各層廳門地坎應略高出裝修後的地面2~5mm。
6.各層在門地坎至轎門地坎的距離偏差均為0~+3mm。
7.滾輪架上的偏心輪下導軌下端面的距離不應大於0.5mm。
8.廳門門套立柱和框架立柱的不垂直度和橫梁的不水平度不超過1/1000。
9.中分式門的門扇在對口處應平整,兩扇門的不平度不應大於1mm,門縫在整個可見高度上均不應大於2mm。
10.門在開足後,門扇不應凸出轎廂門套,應適當縮入5mm左右。
11.門在開、關過程中應平穩,不應有跳動、抖動現象。
12.廳門門扇上應裝有強迫關門裝置。
13.被動門應設有電氣聯裝置。
14.門鎖門鉤子鉤進量大於7mm。並開始與電鎖聯鎖觸點接觸。
15.關門阻止力應不大於150N。
九、導軌
1.導軌支架的安裝
2.連接方式:
A:對穿螺栓固定法
B:預埋螺栓固定法
C:預埋鋼板焊接固定法
D:膨脹螺栓固定法。
E:直接埋入法
3.支架水平度:5mm
4.支架間距:
(1)一定要保證每根導軌有2只支架。
(2)間距不大於2.5M。
(3)與連接板不能垂直。
5.導軌安裝
(1)垂直度:轎廂側小於1.2mm/5M,不設安全鉗的對重導軌:小於2mm/5M
(2)接頭縫隙:轎廂導軌不大於0.5mm ,不設安全鉗的對重導軌:不大於1mm
(3)接頭臺階:不大於0.05mm,不設安全鉗的對重導軌:不大於0.15mm
(4)修光長度:250~300mm
(5)與支架的連接:不能用焊接方法。
(6)導軌的最底端不能懸空。
(7)軌距要求:轎廂0~+2mm,對重:0~+3mm
十、導靴
(1)固定式滑動導靴:適用於V≤0.63m/s 。
(2)彈簧式滑動導靴:適用於V≤2m/s 。
(3)滾動導靴:適用於V>2m/s 。
1.滾動導靴的水平移動量為1mm,頂面移動量為2mm。
2.導靴側面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厚度的25%(雙面計算)
十一、緩衝器
1.彈簧式緩衝器(蓄能型)
用於速度:V≤1m/s的電梯上。
緩衝行程:S=0.135V 2(M)且不小於65mm 。
越程距離:200~350mm。
2.液壓式緩衝器(耗能型)
可用於任何速度的電梯。
緩衝行程:S=0.067V 2(M),且不小於420mm。
越層距離:150~400mm。
3.安裝維修技術要求
轎廂底部碰撞板中心與其對應的緩衝器面板中心偏差≤20mm。
對重底部碰撞板中心與其對應的緩衝器面板中心偏差≤20mm。
彈簧緩衝器頂面不水平度不應超過4/1000。
轎廂側使用兩個緩衝器時,同一基礎上的兩個緩衝器頂部與轎底對應距離的偏差不大於2mm。
採用液壓緩衝器時,其柱塞垂直度不大於0.5%。
液壓緩衝器壓實後重力離開應在120秒內自動復位。
緩衝器應有防塵防鏽措施
十二、限速器
1.最低動作速度:115%V
2.最大動作速度:
(1)瞬時式安全鉗:0.8m/s
(2)漸進式安全鉗,電梯速度≤1m/s時:1.5m/s。
(3)其它:1.25V+0.25/V
3.安全鉗電氣開關動作速度:90-95%V 0(V0限速器動作速度)
4.對重側限速器動作速度略高於轎廂側限速器動作速度,但不能超過10%。
5.限速器輪的節圓直徑與限速器鋼絲繩的公稱直徑之比不小於30。
6.限速器鋼絲繩直徑不小於6mm,安全係數不小於5。
7.限速器輪的不垂直度不大於0.5mm。
8.張緊裝置必需是浮動的,重錘不小於30kg。有斷繩保護開關。
十三、安全鉗
1.瞬時式安全鉗適用於額定速度不超過 0.63m/s 的電梯。
2.漸進式安全鉗適用於額定速度大於 1.0m/s 的電梯。
3.制停距離H=V12/2g+0.10+0.03(m)
十四、井道頂部空間和底坑的尺寸要求
1.井道頂部空間,當對重完全壓實在緩衝器上時,應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轎廂導軌長度應能提供≥ 0.1+0.035V 2 (m) 的進一步制導行程。
(2) 井道頂部最底部件與轎頂站人空間底平面的垂直距離≥ 1.0+0.035 V 2 (m) 。
(3)井道頂部最底部件與固定在轎廂頂上的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距離≥0.3+0.035V2(m)
2.當轎廂完全壓實在緩衝器上時,應同時滿足:
(1)對重軌導長度應能提供一個≥0.1+0.035V 2(m)的進一步制導行程。
(2)底坑內應有能放進一個不小於0.5米×0.6米×1.0米的距形體。
(3)底坑的底部與轎廂最低部分間的淨空距離應不小於0.5米。該底部與導靴或滾輪、安全鉗楔塊、護腳板或垂直滑動門的部件間的淨距離不超過0.1米。
十五、井道
1.當相鄰兩層門地坎間的距離超過11米時,其間應設置安全門。
2.檢修門、安全門和檢修活板門均不得朝井道內開啟。
3.門和活板門均應裝設用鑰匙操縱的鎖,當門、活板門開啟後不用鑰匙也能將其關閉和鎖住。
4.檢修門與安全門即使在鎖住的情況下,也應能不用鑰匙從井道內部將門開啟。
5.只有檢修門、安全門以及檢修活板門均處於半閉狀態時,電梯才能運行。
6.電梯運行部件之間水平距不小於0.3米,隔離欄貫穿整個井道高度。
7.電梯提昇高度大於30米,應裝對講裝置,應有補償裝置(繩或鏈)。
8.電纜線移動彎曲半徑8芯不少於250mm。16~14芯不少於400mm。
一、電動機
1.電動機定子和轉子溫升不超過25℃
2.定子與轉子間隙1mm。
3.電動機軸向竄動量不大於3mm。
4.軸承溫度不超過80℃。
5.額定電壓值波動在±7%以內。
6.電動機空載電流中任何一相與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於平均值的10%。
7.曳引電動機振幅及軸向竄動量允許值:
振幅允許值:1000轉/分:≤0.13mm。750轉/分:≤0.16mm。
軸向竄動:10kw:0.5mm。10-20kw:0.74mm。30kw以上:1.0mm。
二、制動器
1.得電立即松閘、失電立即抱閘。
2.電磁力應大於制動力。
3.瓦閘與制動輪的接觸面積應大於瓦閘面積的80% 。
4.松閘時,瓦閘與制動輪的間隙最好在0.3~0.5mm,不大於0.7mm。
5.制動器線圈正常工作溫升在60℃以下,最高不超過85℃。
6.制動器軸鎖磨損超過原直徑5%或橢圓度超過0.5mm時應更換。
7.制動瓦片磨損量達原厚度1/4時應更換。
三、曳引輪
1.材料要求:耐磨、延伸率大、磨擦係數大,一般用球墨鑄鐵。
2.繩槽型式:
(1)半圓槽:摩擦係數小,用於全繞式電梯。包角大於330°。
(2)速切口半圓槽:摩擦力適中,用於半繞式電梯。包角應大於135°。
(3)V型槽:摩擦力大,不常用,有時在載貨電梯中用。
3.曳引輪的節圓直徑與鋼絲繩直徑應大於40。
4.曳引輪的節圓直輕與電梯運行速度有關。
四、導向輪
1.用於半繞式時,稱過橋輪。用於全繞式時,稱抗繩輪。
2.繩槽應為半圓槽。
3.槽深大於d/3。
4.槽的圓弧半徑R比鋼絲繩半徑放大1/20。
5.導向輪節圓直徑應比鋼絲繩直徑大40倍以上。
6.導向輪安裝時離機方地面距離應大於10cm。
五、減速器
1.減速箱的作用是降低曳引機輸出轉速,增大輸出轉距。
2.電梯蝸桿傳動有圓柱型蝸桿傳動和圓弧面蝸桿傳動兩大類。
3.蝸桿在蝸輪上面稱蝸桿上置式,蝸桿在蝸輪下面稱蝸桿下置式。
4.蝸輪副的齒面間隙應在0.095~0.19mm之間。
5.電動機主軸與蝸桿的同軸度:剛性連接≤0.02mm,彈性連接≤0.1mm。
6.連接器外圓的徑向跳動不應超過1/3000。
7.掌握好潤滑油型號、加油量、漏油情況等。
8.減速器各機件和軸承溫度不高於60℃,箱體內油溫不得超過85℃。
六、曳引鋼絲繩
1.至少有兩根獨立的鋼絲繩。
2.曳引輪節圓直徑與鋼絲繩直徑之比不應小於40。
3.鋼絲繩的公稱直徑不小於8mm。
4.鋼絲繩的安全係數:三根或三根以上:12,兩根:16,捲筒驅動:12
5.鋼絲繩與繩頭連接處的強度不應小於鋼絲繩自身強度的80%。
6.各根鋼絲繩應受力均等,小於5%。
7.空載到滿載的網絲繩伸拉量不超過20mm。
8.端接型式:錐型套、自鎖楔型、繩夾。
9.鋼絲繩報廢標準:
七、補償繩
電梯額定速度超過2.5m/s時,應使用速張緊輪的被償繩。
張緊輪的節圓直徑與補償繩的公稱直徑之比應不小於30 。
電梯額定速度超過3.5m/s時,應增設一個防跳裝置。
八、廳、轎門技術要求
1.門扇與門套,門扇下端與地坎之間的間隙:客梯1~6mm,貨梯1~8mm。
2.開門刀與各層廳門地坎之間的距離:5~10mm。
3.各層廳門門鎖上的滾輪端面與轎廂地坎間的距離:5~10mm。
4.各層廳門地坎的不水平度≤2/1000。
5.各層廳門地坎應略高出裝修後的地面2~5mm。
6.各層在門地坎至轎門地坎的距離偏差均為0~+3mm。
7.滾輪架上的偏心輪下導軌下端面的距離不應大於0.5mm。
8.廳門門套立柱和框架立柱的不垂直度和橫梁的不水平度不超過1/1000。
9.中分式門的門扇在對口處應平整,兩扇門的不平度不應大於1mm,門縫在整個可見高度上均不應大於2mm。
10.門在開足後,門扇不應凸出轎廂門套,應適當縮入5mm左右。
11.門在開、關過程中應平穩,不應有跳動、抖動現象。
12.廳門門扇上應裝有強迫關門裝置。
13.被動門應設有電氣聯裝置。
14.門鎖門鉤子鉤進量大於7mm。並開始與電鎖聯鎖觸點接觸。
15.關門阻止力應不大於150N。
九、導軌
1.導軌支架的安裝
2.連接方式:
A:對穿螺栓固定法
B:預埋螺栓固定法
C:預埋鋼板焊接固定法
D:膨脹螺栓固定法。
E:直接埋入法
3.支架水平度:5mm
4.支架間距:
(1)一定要保證每根導軌有2只支架。
(2)間距不大於2.5M。
(3)與連接板不能垂直。
5.導軌安裝
(1)垂直度:轎廂側小於1.2mm/5M,不設安全鉗的對重導軌:小於2mm/5M
(2)接頭縫隙:轎廂導軌不大於0.5mm ,不設安全鉗的對重導軌:不大於1mm
(3)接頭臺階:不大於0.05mm,不設安全鉗的對重導軌:不大於0.15mm
(4)修光長度:250~300mm
(5)與支架的連接:不能用焊接方法。
(6)導軌的最底端不能懸空。
(7)軌距要求:轎廂0~+2mm,對重:0~+3mm
十、導靴
(1)固定式滑動導靴:適用於V≤0.63m/s 。
(2)彈簧式滑動導靴:適用於V≤2m/s 。
(3)滾動導靴:適用於V>2m/s 。
1.滾動導靴的水平移動量為1mm,頂面移動量為2mm。
2.導靴側面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厚度的25%(雙面計算)
十一、緩衝器
1.彈簧式緩衝器(蓄能型)
用於速度:V≤1m/s的電梯上。
緩衝行程:S=0.135V 2(M)且不小於65mm 。
越程距離:200~350mm。
2.液壓式緩衝器(耗能型)
可用於任何速度的電梯。
緩衝行程:S=0.067V 2(M),且不小於420mm。
越層距離:150~400mm。
3.安裝維修技術要求
轎廂底部碰撞板中心與其對應的緩衝器面板中心偏差≤20mm。
對重底部碰撞板中心與其對應的緩衝器面板中心偏差≤20mm。
彈簧緩衝器頂面不水平度不應超過4/1000。
轎廂側使用兩個緩衝器時,同一基礎上的兩個緩衝器頂部與轎底對應距離的偏差不大於2mm。
採用液壓緩衝器時,其柱塞垂直度不大於0.5%。
液壓緩衝器壓實後重力離開應在120秒內自動復位。
緩衝器應有防塵防鏽措施
十二、限速器
1.最低動作速度:115%V
2.最大動作速度:
(1)瞬時式安全鉗:0.8m/s
(2)漸進式安全鉗,電梯速度≤1m/s時:1.5m/s。
(3)其它:1.25V+0.25/V
3.安全鉗電氣開關動作速度:90-95%V 0(V0限速器動作速度)
4.對重側限速器動作速度略高於轎廂側限速器動作速度,但不能超過10%。
5.限速器輪的節圓直徑與限速器鋼絲繩的公稱直徑之比不小於30。
6.限速器鋼絲繩直徑不小於6mm,安全係數不小於5。
7.限速器輪的不垂直度不大於0.5mm。
8.張緊裝置必需是浮動的,重錘不小於30kg。有斷繩保護開關。
十三、安全鉗
1.瞬時式安全鉗適用於額定速度不超過 0.63m/s 的電梯。
2.漸進式安全鉗適用於額定速度大於 1.0m/s 的電梯。
3.制停距離H=V12/2g+0.10+0.03(m)
十四、井道頂部空間和底坑的尺寸要求
1.井道頂部空間,當對重完全壓實在緩衝器上時,應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轎廂導軌長度應能提供≥ 0.1+0.035V 2 (m) 的進一步制導行程。
(2) 井道頂部最底部件與轎頂站人空間底平面的垂直距離≥ 1.0+0.035 V 2 (m) 。
(3)井道頂部最底部件與固定在轎廂頂上的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距離≥0.3+0.035V2(m)
2.當轎廂完全壓實在緩衝器上時,應同時滿足:
(1)對重軌導長度應能提供一個≥0.1+0.035V 2(m)的進一步制導行程。
(2)底坑內應有能放進一個不小於0.5米×0.6米×1.0米的距形體。
(3)底坑的底部與轎廂最低部分間的淨空距離應不小於0.5米。該底部與導靴或滾輪、安全鉗楔塊、護腳板或垂直滑動門的部件間的淨距離不超過0.1米。
十五、井道
1.當相鄰兩層門地坎間的距離超過11米時,其間應設置安全門。
2.檢修門、安全門和檢修活板門均不得朝井道內開啟。
3.門和活板門均應裝設用鑰匙操縱的鎖,當門、活板門開啟後不用鑰匙也能將其關閉和鎖住。
4.檢修門與安全門即使在鎖住的情況下,也應能不用鑰匙從井道內部將門開啟。
5.只有檢修門、安全門以及檢修活板門均處於半閉狀態時,電梯才能運行。
6.電梯運行部件之間水平距不小於0.3米,隔離欄貫穿整個井道高度。
7.電梯提昇高度大於30米,應裝對講裝置,應有補償裝置(繩或鏈)。
8.電纜線移動彎曲半徑8芯不少於250mm。16~14芯不少於4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