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株植物是翠葉蘆薈,醫學上叫庫拉索蘆薈。
、
蘆薈科普如下:
【簡介概述】
蘆薈,又名龍角肉,多生常綠多肉質草本植物。
葉簇生,呈座狀或生於莖頂,葉常披針形或葉短寬,邊緣有尖齒狀刺。花序為傘形、總狀、穗狀、圓錐形等,色呈紅、黃或具赤色斑點,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連合成筒狀。
蘆薈的品種至少有300種以上,其中非洲大陸就有250種左右,馬拉加西大約有40種,其餘10種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蘆薈各個品種性質和形狀差別很大:有的象巨大的喬木,高達20米左右,有的高度卻不及10厘米,其葉子和花的形狀也有許多種,栽培上各有特徵,千姿百態,深得人們的喜愛。
據科學研究,發現蘆薈中有不少成分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後舒適,對皮膚粗糙、面部皺紋、疤痕、雀斑、痤瘡等均有一定療效。因此,其提取物可作為化妝品添加劑,配製成防曬霜、沐浴液等。至於輕度的撞傷、挫傷、香港腳、凍傷、皮膚龜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蘆薈來治療,效果不錯。現代研究顯示,其葉含蘆薈大黃素、異蘆薈大黃素及蘆薈苦味素等,藥理實驗有瀉下、抗癌作用。蘆薈花性寒,味苦澀,有清熱、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療咳嗽、吐血。
【品種介紹】
蘆薈品種很多,已分類定名的有500種以上。但目前已知有藥用價值的僅十幾種。品種不同,藥效成分和含量有較大差異。
主要的藥用蘆薈品種如下:
1.木蘆薈。
特徵:葉細長,個子高。向上長。
又叫木劍蘆薈、直立蘆薈、木本蘆薈、鹿角蘆薈、喬木狀蘆薈等,小日本稱為木立蘆薈。
木蘆薈原產地為東南非洲,葉汁極苦。藥典中未載入,日本鬼子認為木蘆薈是最好的藥用蘆薈品種。在小日本進行商品化生產用木蘆薈加工成蘆薈乾粉,可醫治各種疾病。木蘆薈還可應用到食品中。
木蘆薈的主要特點是,植株直立成喬木狀,這也是其命名的原因。原產地株高可這6米以上,在溫室中也可長到2米左右,但單葉比較小,葉肉也較薄,適宜於加工利用。當然不同的栽培品種其形態上有很大變化。一般12月開出紅色的圓錐形總狀花序,但一般果實不成熟。但其主幹基部可不斷長出側枝,可用於分株繁殖。生長兩年以上,單葉重40克左右,老葉藥效好。
內含抗癌成分,能治療糖尿病等,被日本鬼子認為是最好的藥用品種。
2.庫拉索蘆薈。
特徵:葉片鮮綠、肥厚多汁。向四圍長。
庫拉索蘆薈原產於美洲西印度群島的庫拉索群島和巴貝多島,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巴貝多蘆薈。中國稱之為翠葉蘆薈,日本叫“蘆薈蕃拉”。其葉汁經乾燥獲得的生藥叫“老蘆薈”,為紅色膏體,呈不透明的紅褐色或暗褐色,因此也稱“肝色蘆薈”,載入藥典中。
庫拉索蘆薈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較短,葉簇生於莖頂,直立或近於直立,每片重可達0.5~1.5kg,單株重可達10~20公斤,肥厚多汁;呈狹披針形,長15~36cm、寬2~6cm,先端長漸尖,基部寬闊,粉綠色,邊緣有刺狀小齒。花莖單生或稍分枝,高60~90cm;總狀花序疏散;小花長約2.5cm,黃色或有赤色斑點;管狀小花6裂;雄蕊6,花葯丁字著生;雌蕊1,3室,每室有多數胚珠。三角形蒴果,室背開裂。花期2~3月。三年以上老葉藥效成分高。
葉肉粘膠物質佔總葉重的65%~75%,是藥用、保健、美容的主要品種。因葉肉成分中有一種腥味,口感略差。
3.皂草蘆薈。
又名皂質蘆薈、花葉蘆薈
皂草蘆薈的葉汁如肥皂水一樣,十分滑膩;葉片薄,其上花紋和斑點極多。皂草蘆薈也未被載入藥典,但被證明外用治療風溼症效果很好,新鮮葉汁也有一定護膚作用。皂草蘆薈的形態特點是,莖高30cm左右,葉片比木蘆薈大。耐寒性較強,地下有發達的葡匐莖,可用於繁殖新植株用。皂質蘆薈有許多變種,如廣葉皂質蘆薈,主要用於觀賞,葉上有白色條斑,紋理清楚,葉片較闊,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皂質蘆薈最明顯的特徵是葉正背面生長有不規則的白黃色斑紋,從幼苗到成株斑紋不褪。幾乎無莖,葉從生。春開橙色花。和其它大多數蘆薈不同之處是葉中幾乎不含蘆薈大黃素,所以無苦味,無通便效果。對外傷、皮膚病、美容效果好,很少有皮膚過敏反應。葉肉鹼性強,內服易引起“燒心”,對潰瘍病治療效果明顯。
4.中國蘆薈。
又稱斑紋蘆薈。又名油蔥,蔑草、龍蔑草、龍角、烏七。
中國蘆薈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學術界稱之為中國蘆薈或華蘆薈。因所含蒽醌類物質較少,是理想的食用蘆薈種。已載入中國藥典,其葉汁乾燥品為不規則團塊破碎的顆粒,棕褐色或黑綠色。在中國雲南元江地區、福建閩南和廣東沿海有一定面積栽培,東南亞諸國都有種植,主要是海外華人較多地區。其特點是,莖較短;葉簇生,螺旋狀排列,葉面有白色斑紋,葉肉質肥厚,狹披針形,長10~20cm、厚5~8mm,先端漸尖,邊緣有刺狀小齒,基部闊而抱莖。花莖單生或分枝,高60~90cm;為總狀花序,疏散型;花梗長約2.5cm,花黃色或有紫色斑點,具膜質苞片;花筒6裂;雄蕊6,花葯2室,背部著生;子房二位,花柱線形。蒴果呈三角形,長約8mm。花期7~8月。分櫱能力極強,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中國民間有此變種普遍栽培。
據分析,中國蘆薈的葉肉多糖成分含量和保溼性優於庫拉索。苦味淡,適宜護膚美容,通便效果較差,植株抗病性差,葉多有病斑。
5.珍珠蘆薈,又名綾錦須蘆薈、須蘆薈、德國菠蘿,也叫木銼蓮,木銼蘆薈。(略)
6.開普蘆薈,也叫好望角蘆薈、青鱷蘆薈。(略)
附:龍舌蘭。
龍舌蘭和蘆薈植物形態相似,但龍舌蘭是有毒的,所以切記不要誤食。蘆薈品種除了少數幾種如木立蘆薈、庫拉索蘆薈,好望角蘆薈,元江蘆薈,中國蘆薈,上農大葉蘆薈可以食用鮮葉外,大多數品種只是觀賞植物,有些蘆薈品種還是有毒的,誤食後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美容、藥用】
庫拉索蘆薈和中國蘆薈是最適宜直接美容的蘆薈,其鮮汁具有使皮膚收斂、柔軟化、保溼、消炎、漂白的性能。還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傷痕的作用,不僅能防止小皺紋、眼袋、皮膚鬆弛,還能保持皮膚溼潤、嬌嫩,同時,還可以治療皮膚炎症,對粉刺、雀斑、痤瘡以及燙傷、刀傷、蟲咬等亦有很好的療效。對頭發也同樣有效,能使頭髮保持溼潤光滑,預防脫髮。
幾年前,一個美國科研小組研究發現,蒽醌類化學成分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這才引起了人們對蘆薈毒性的重視。2月19日,衛生部等6部局發出了“關於含庫拉索蘆薈凝膠食品標識規定的公告”,強調蘆薈產品中僅有庫拉索蘆薈凝膠可以被用於食品生產加工;添加庫拉索蘆薈凝膠的食品必須標注“本品添加蘆薈,孕婦與嬰幼兒慎用”字樣,並應當在配料表中標注“庫拉索蘆薈凝膠”。公告還指出,庫拉索蘆薈凝膠的每日食用量應不大於30克。若無法確保消費者蘆薈日攝入量在安全範圍內,企業應在包裝上標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語。
作為一種天然植物,原產於非洲北部的蘆薈自古被視為“萬靈藥”。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本剛介紹說,目前已知的蘆薈有300多種,其中,可食用的蘆薈品種有庫拉索蘆薈(俗稱美國蘆薈)、斑紋蘆薈(又名中國蘆薈)、上農大葉蘆薈、木立蘆薈(又名日本蘆薈、小木蘆薈)等。“庫拉索蘆薈是目前利用最為廣泛的品種。它含有豐富的凝膠,可加工提取蘆薈原汁、濃縮汁、蘆薈結晶粉。它的鮮葉可直接食用,可以被應用於食品、藥品、美容品等方面。”
【盆栽養殖】
蘆薈喜歡疏鬆透氣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並且具有很強的耐旱能力,充足光照有助於蘆薈的快速生長。蘆薈極易成活,盆栽蘆薈注意兩點就好:一是光照要充足;而是要少澆水,每半個月澆一次水就夠了。也可以採用頁面噴灑的方式。最好不要淋雨,水分太多會導致蘆薈頁面腐爛而死。
蘆薈的兩種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法。蘆薈生長2~3年以上時,可從地下莖或主莖的節部長出新的植株,待新的植株長到5~10cm高時可用刀將其切割下來進行繁殖。生根較好的子株可直接與母株分離,插入花盆或專用的苗床。如果根部有較大的傷口,應將傷口稍晾乾後方可植入土中,否則易發生腐爛。莖節上生出的子株,一般不能形成良好的根系,與母株分離後,應先將切斷部位在陰涼通風處晾乾2~3天,再扦入花盆或苗床。子株扦插深度為1~2cm,扦插後,不必澆水,可加蓋塑料棚,以保持空氣溼潤。生根期間白天溫度控制在30℃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5℃以上。扦插後20~30天就可長出3~4個5cm長的根。
2.扦插繁殖法。扦插繁殖也是蘆薈良種繁良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扦插繁殖與分生繁殖的區別是,分生繁殖是將帶根的完整的蘆薈幼苗植株,從母體上分離下來,進行繁殖。然而,扦插繁殖是利用不帶根蘆薈主莖和側枝的下端可以發生不定根的特性,分離繁殖蘆薈新的植株,這對於分株發達和莖節容易伸長的蘆薈種和品種特別適宜。在去除頂芽以後,側芽訊猛地發育,長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扦插繁殖材料。 蘆薈的扦插主要採用莖插和根插,而葉插很難成功。蘆薈扦插可以露地進行,也可以在大棚保護地或溫室內進行。露地扦插可以利用露地床進行大量繁殖,依季節不同,可以適當地地採取塑料覆蓋保護或蔭棚遮蔭等措施,促進蘆薈枝條髮根和不定芽產生,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你好,這株植物是翠葉蘆薈,醫學上叫庫拉索蘆薈。
、
蘆薈科普如下:
【簡介概述】
蘆薈,又名龍角肉,多生常綠多肉質草本植物。
葉簇生,呈座狀或生於莖頂,葉常披針形或葉短寬,邊緣有尖齒狀刺。花序為傘形、總狀、穗狀、圓錐形等,色呈紅、黃或具赤色斑點,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連合成筒狀。
蘆薈的品種至少有300種以上,其中非洲大陸就有250種左右,馬拉加西大約有40種,其餘10種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蘆薈各個品種性質和形狀差別很大:有的象巨大的喬木,高達20米左右,有的高度卻不及10厘米,其葉子和花的形狀也有許多種,栽培上各有特徵,千姿百態,深得人們的喜愛。
據科學研究,發現蘆薈中有不少成分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後舒適,對皮膚粗糙、面部皺紋、疤痕、雀斑、痤瘡等均有一定療效。因此,其提取物可作為化妝品添加劑,配製成防曬霜、沐浴液等。至於輕度的撞傷、挫傷、香港腳、凍傷、皮膚龜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蘆薈來治療,效果不錯。現代研究顯示,其葉含蘆薈大黃素、異蘆薈大黃素及蘆薈苦味素等,藥理實驗有瀉下、抗癌作用。蘆薈花性寒,味苦澀,有清熱、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療咳嗽、吐血。
【品種介紹】
蘆薈品種很多,已分類定名的有500種以上。但目前已知有藥用價值的僅十幾種。品種不同,藥效成分和含量有較大差異。
主要的藥用蘆薈品種如下:
1.木蘆薈。
特徵:葉細長,個子高。向上長。
又叫木劍蘆薈、直立蘆薈、木本蘆薈、鹿角蘆薈、喬木狀蘆薈等,小日本稱為木立蘆薈。
木蘆薈原產地為東南非洲,葉汁極苦。藥典中未載入,日本鬼子認為木蘆薈是最好的藥用蘆薈品種。在小日本進行商品化生產用木蘆薈加工成蘆薈乾粉,可醫治各種疾病。木蘆薈還可應用到食品中。
木蘆薈的主要特點是,植株直立成喬木狀,這也是其命名的原因。原產地株高可這6米以上,在溫室中也可長到2米左右,但單葉比較小,葉肉也較薄,適宜於加工利用。當然不同的栽培品種其形態上有很大變化。一般12月開出紅色的圓錐形總狀花序,但一般果實不成熟。但其主幹基部可不斷長出側枝,可用於分株繁殖。生長兩年以上,單葉重40克左右,老葉藥效好。
內含抗癌成分,能治療糖尿病等,被日本鬼子認為是最好的藥用品種。
2.庫拉索蘆薈。
特徵:葉片鮮綠、肥厚多汁。向四圍長。
庫拉索蘆薈原產於美洲西印度群島的庫拉索群島和巴貝多島,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巴貝多蘆薈。中國稱之為翠葉蘆薈,日本叫“蘆薈蕃拉”。其葉汁經乾燥獲得的生藥叫“老蘆薈”,為紅色膏體,呈不透明的紅褐色或暗褐色,因此也稱“肝色蘆薈”,載入藥典中。
庫拉索蘆薈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較短,葉簇生於莖頂,直立或近於直立,每片重可達0.5~1.5kg,單株重可達10~20公斤,肥厚多汁;呈狹披針形,長15~36cm、寬2~6cm,先端長漸尖,基部寬闊,粉綠色,邊緣有刺狀小齒。花莖單生或稍分枝,高60~90cm;總狀花序疏散;小花長約2.5cm,黃色或有赤色斑點;管狀小花6裂;雄蕊6,花葯丁字著生;雌蕊1,3室,每室有多數胚珠。三角形蒴果,室背開裂。花期2~3月。三年以上老葉藥效成分高。
葉肉粘膠物質佔總葉重的65%~75%,是藥用、保健、美容的主要品種。因葉肉成分中有一種腥味,口感略差。
3.皂草蘆薈。
又名皂質蘆薈、花葉蘆薈
皂草蘆薈的葉汁如肥皂水一樣,十分滑膩;葉片薄,其上花紋和斑點極多。皂草蘆薈也未被載入藥典,但被證明外用治療風溼症效果很好,新鮮葉汁也有一定護膚作用。皂草蘆薈的形態特點是,莖高30cm左右,葉片比木蘆薈大。耐寒性較強,地下有發達的葡匐莖,可用於繁殖新植株用。皂質蘆薈有許多變種,如廣葉皂質蘆薈,主要用於觀賞,葉上有白色條斑,紋理清楚,葉片較闊,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皂質蘆薈最明顯的特徵是葉正背面生長有不規則的白黃色斑紋,從幼苗到成株斑紋不褪。幾乎無莖,葉從生。春開橙色花。和其它大多數蘆薈不同之處是葉中幾乎不含蘆薈大黃素,所以無苦味,無通便效果。對外傷、皮膚病、美容效果好,很少有皮膚過敏反應。葉肉鹼性強,內服易引起“燒心”,對潰瘍病治療效果明顯。
4.中國蘆薈。
又稱斑紋蘆薈。又名油蔥,蔑草、龍蔑草、龍角、烏七。
中國蘆薈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學術界稱之為中國蘆薈或華蘆薈。因所含蒽醌類物質較少,是理想的食用蘆薈種。已載入中國藥典,其葉汁乾燥品為不規則團塊破碎的顆粒,棕褐色或黑綠色。在中國雲南元江地區、福建閩南和廣東沿海有一定面積栽培,東南亞諸國都有種植,主要是海外華人較多地區。其特點是,莖較短;葉簇生,螺旋狀排列,葉面有白色斑紋,葉肉質肥厚,狹披針形,長10~20cm、厚5~8mm,先端漸尖,邊緣有刺狀小齒,基部闊而抱莖。花莖單生或分枝,高60~90cm;為總狀花序,疏散型;花梗長約2.5cm,花黃色或有紫色斑點,具膜質苞片;花筒6裂;雄蕊6,花葯2室,背部著生;子房二位,花柱線形。蒴果呈三角形,長約8mm。花期7~8月。分櫱能力極強,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中國民間有此變種普遍栽培。
據分析,中國蘆薈的葉肉多糖成分含量和保溼性優於庫拉索。苦味淡,適宜護膚美容,通便效果較差,植株抗病性差,葉多有病斑。
5.珍珠蘆薈,又名綾錦須蘆薈、須蘆薈、德國菠蘿,也叫木銼蓮,木銼蘆薈。(略)
6.開普蘆薈,也叫好望角蘆薈、青鱷蘆薈。(略)
附:龍舌蘭。
龍舌蘭和蘆薈植物形態相似,但龍舌蘭是有毒的,所以切記不要誤食。蘆薈品種除了少數幾種如木立蘆薈、庫拉索蘆薈,好望角蘆薈,元江蘆薈,中國蘆薈,上農大葉蘆薈可以食用鮮葉外,大多數品種只是觀賞植物,有些蘆薈品種還是有毒的,誤食後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美容、藥用】
庫拉索蘆薈和中國蘆薈是最適宜直接美容的蘆薈,其鮮汁具有使皮膚收斂、柔軟化、保溼、消炎、漂白的性能。還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傷痕的作用,不僅能防止小皺紋、眼袋、皮膚鬆弛,還能保持皮膚溼潤、嬌嫩,同時,還可以治療皮膚炎症,對粉刺、雀斑、痤瘡以及燙傷、刀傷、蟲咬等亦有很好的療效。對頭發也同樣有效,能使頭髮保持溼潤光滑,預防脫髮。
幾年前,一個美國科研小組研究發現,蒽醌類化學成分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這才引起了人們對蘆薈毒性的重視。2月19日,衛生部等6部局發出了“關於含庫拉索蘆薈凝膠食品標識規定的公告”,強調蘆薈產品中僅有庫拉索蘆薈凝膠可以被用於食品生產加工;添加庫拉索蘆薈凝膠的食品必須標注“本品添加蘆薈,孕婦與嬰幼兒慎用”字樣,並應當在配料表中標注“庫拉索蘆薈凝膠”。公告還指出,庫拉索蘆薈凝膠的每日食用量應不大於30克。若無法確保消費者蘆薈日攝入量在安全範圍內,企業應在包裝上標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語。
作為一種天然植物,原產於非洲北部的蘆薈自古被視為“萬靈藥”。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本剛介紹說,目前已知的蘆薈有300多種,其中,可食用的蘆薈品種有庫拉索蘆薈(俗稱美國蘆薈)、斑紋蘆薈(又名中國蘆薈)、上農大葉蘆薈、木立蘆薈(又名日本蘆薈、小木蘆薈)等。“庫拉索蘆薈是目前利用最為廣泛的品種。它含有豐富的凝膠,可加工提取蘆薈原汁、濃縮汁、蘆薈結晶粉。它的鮮葉可直接食用,可以被應用於食品、藥品、美容品等方面。”
【盆栽養殖】
蘆薈喜歡疏鬆透氣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並且具有很強的耐旱能力,充足光照有助於蘆薈的快速生長。蘆薈極易成活,盆栽蘆薈注意兩點就好:一是光照要充足;而是要少澆水,每半個月澆一次水就夠了。也可以採用頁面噴灑的方式。最好不要淋雨,水分太多會導致蘆薈頁面腐爛而死。
蘆薈的兩種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法。蘆薈生長2~3年以上時,可從地下莖或主莖的節部長出新的植株,待新的植株長到5~10cm高時可用刀將其切割下來進行繁殖。生根較好的子株可直接與母株分離,插入花盆或專用的苗床。如果根部有較大的傷口,應將傷口稍晾乾後方可植入土中,否則易發生腐爛。莖節上生出的子株,一般不能形成良好的根系,與母株分離後,應先將切斷部位在陰涼通風處晾乾2~3天,再扦入花盆或苗床。子株扦插深度為1~2cm,扦插後,不必澆水,可加蓋塑料棚,以保持空氣溼潤。生根期間白天溫度控制在30℃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5℃以上。扦插後20~30天就可長出3~4個5cm長的根。
2.扦插繁殖法。扦插繁殖也是蘆薈良種繁良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扦插繁殖與分生繁殖的區別是,分生繁殖是將帶根的完整的蘆薈幼苗植株,從母體上分離下來,進行繁殖。然而,扦插繁殖是利用不帶根蘆薈主莖和側枝的下端可以發生不定根的特性,分離繁殖蘆薈新的植株,這對於分株發達和莖節容易伸長的蘆薈種和品種特別適宜。在去除頂芽以後,側芽訊猛地發育,長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扦插繁殖材料。 蘆薈的扦插主要採用莖插和根插,而葉插很難成功。蘆薈扦插可以露地進行,也可以在大棚保護地或溫室內進行。露地扦插可以利用露地床進行大量繁殖,依季節不同,可以適當地地採取塑料覆蓋保護或蔭棚遮蔭等措施,促進蘆薈枝條髮根和不定芽產生,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