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心香伊人478

    關於牛的典故:對牛彈琴,庖丁解牛,滑牛向北,越鳥歸南;詩句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2 # 用戶839457699780

    大地回春,辭舊迎新,又到了辛丑年。鼠去牛來,今天說一說古詩詞中常見的牛。

    牛,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生產工具之一。雖然走得慢,但牛也是古代常見的交通和運輸工具。因此在前人詩詞中,有不少關於牛的作品。

    今天說幾個關於牛的著名典故。

    一、孺子牛

    民國文人魯迅雖然算不上古人,但是這首詩的中“孺子牛”卻是一個古老的典故。

    七律《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孺子牛是春秋時期的典故,《左傳·哀六年》寫到:

    冬十月丁卯,立之。將盟,鮑子醉而往。其臣差車鮑點曰:“此誰之命也?”陳子曰:“受命於鮑子。”遂誣鮑子曰:“子之命也。”鮑子曰:“女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悼公稽首.....

    鮑牧說,您忘記裡孺子牛的事情了嗎?

    齊景公非常寵愛幼子荼,他自己裝牛讓兒子牽著玩。不巧荼跌了一跤,因齊景公口裡銜著繩子,竟然扯掉了牙齒。

    孺子,小孩子的意思,明朝人錢季重家中的柱子上,曾有對聯雲:酒酣或化莊生蝶,飯飽甘為孺子牛。清朝詩人吳偉業《茄牛》詩云:“生成豈比東鄰犢,觳觫何來孺子牛。”

    引用孺子牛典故最為有名的詩,就是魯迅這首《自嘲》。主席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文中解讀說:

    就必須徹底解決個人和群眾的關系問題。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千夫”在這裡就是說敵人,對於無論什麼凶惡的敵人我們決不屈服。“孺子”在這裡就是說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

    今天我們經常引用孺子牛一詞,表示甘心為後代鋪橋搭路,甘心為人民大眾服務。

    二、牛山泣

    牛山泣的故事,也和齊景公有關。《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齊)景公遊於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若,指齊國先王;何,怎麼)滂滂(流蕩,比喻更替不定)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據皆從而泣。晏子獨笑於旁,公刷涕而顧晏子曰:‘寡人今日遊,悲,孔與據皆從寡人而涕泣,子之獨笑,何也?’

    晏子對曰:使賢者常守之,則太公、桓公將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則靈公、莊公將常守之矣。數君者將守之,則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處之,迭去之,至於君也,而獨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見一,諂諛之臣見二,此臣之所以獨竊笑也。’,……

    這個牛山,位於山東臨淄城南。齊景公遊覽牛山,北望城池時忽然流下眼淚,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先人們一樣,離開美麗的河山而死。其他的大臣們也跟著掉眼淚。

    晏嬰卻哈哈大笑,齊景公問你笑什麼?晏嬰:假如讓賢明的君王長生,那麼齊太公、齊桓公、齊莊公、齊靈公都長生,您還能坐上這國君的位置嗎?正是因為這種新舊的交替,才輪到了國君您。何必流淚呢?

    這個典故,在古詩詞中很常見,唐朝杜牧《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這一典故,意在說明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活著就應該高高興興,沒有必要徒生悲傷。

    宋朝劉克莊《賀新郎·九日》詞也用了這個典故: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悽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淩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在這首詞裡,劉克莊寫出了英雄失路的感慨,同時也表示書生有志,不必沒有意義流淚,而是應該有所行動。

    三、飯牛歌

    春秋時還有比較有名的典故是飯牛歌,還是齊國的故事。

    春秋時衛華人甯戚懷才不遇,他後來去了齊國。某日甯戚餵牛於齊國東門外,待齊桓公出來的時候,甯戚扣牛角而唱此歌。

    《甯戚飯牛歌》雲:

    南山燦、白石爛,中有鯉魚長尺半。

    生不逢堯與舜禪,短褐單衣才至骭。

    從昏飯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齊桓公聽到這首歌后,注意到了甯戚,發現甯戚也是一個治國的人才。

    後來甯戚和管仲一樣,成為齊國的肱骨之臣。這個故事類似於毛遂自薦,太公釣魚,後來成為寒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楚國的屈原在《九章之七 惜往日》中,就用到了這個典故:

    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廚。

    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

    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雲而知之。

    南宋陸游在《羸臥》詩中,使用這個典故,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受:

    羸臥將如老景何,小園風月且婆娑。茶因春困論交密,酒為家貧作態多。
    馬上元無聽雞句,原頭那有飯牛歌?自憐遠屏猶多事,賣藥歸來買釣蓑。

    聽雞,用聞雞起舞的典故。陸游表示,自己已經老了,沒有了祖逖劉琨聞雞起舞的勁頭了,也沒有甯戚懷才不遇勇於追求的壯志了。

    四、死牛詩與白戰體

    死牛詩的典故,聽起來就比較憋屈了。曹丕難為曹植,大家比較熟悉曹植的七步成詩,其實最先讓他作的是死牛詩。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這個故事:

    魏文帝嘗與陳思王植同輦出遊,逢見兩牛在牆間鬥,一牛不如,墜井而死。詔令賦死牛詩,不得道是牛,亦不得雲是井,不得言其鬥,不得言其死,走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盡不成,加斬刑。子建策馬而馳,既攬筆賦曰:..........."賦成,步猶未竟。

    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出遊,遇見兩頭牛打架,其中一隻被擠落井中而亡。曹丕命令讓曹植百步以內作《死牛詩》,但不能用牛、井、鬥、死這幾個字。達不到要“加斬刑”。

    沒想到才高八斗的曹植用100步就寫完了:

    "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

    曹丕見目的達不到,于是又出題,于是曹植作了著名的七步詩。

    死牛詩的典故不是是真是假,而且在古詩詞中很少被使用。但是曹丕讓曹植作死牛詩的方式,卻被後人屢屢使用,這種規避特殊字的方式叫做白戰體。意思是不拿武器,空手相搏。

    歐陽修在《六一詩話》記載了一段作詩的趣事:

    國朝浮圖以詩名於世者九人.......當時有進士許洞者, 因會諸詩僧分題,出一紙約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風、雲、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鳥之類,于是諸僧皆閣筆。

    北宋時有九位詩僧,類似於今天的網紅,個個作詩很牛。但是有個叫做許洞的進士不服氣,邀請他們作詩,但是提了條件,說詩中不能用這些字:山、水、風、雲、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鳥之類。于是,眾僧人都歇菜了。

    這個許洞是進士,進士考試是要作詩的,而且限題限韻。估計許洞的意思是,這些僧人作詩不過如此,真要是拉到科舉考場上,都沒有什麼真本事。

    唐朝著名詩僧無本作詩受到韓愈賞識,後來還俗後考科舉累舉不中,俗名賈島。

    蘇軾後來學習歐陽修作詩遊戲,寫過一首詩《聚星堂雪》,其中有句: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許持寸鐵。後人遂稱之為:白戰體。

    假如死牛詩的故事是真的,曹植也是白戰體的高手。

    五、牽牛與織女

    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典故了,這個故事出自於南朝梁殷芸《小說》: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

    天帝憐惜自己這個親苦耐勞的女兒,于是把她嫁給了天河西邊的牛郎,沒想到閨女嫁人以後變懶了,于是天帝大怒,把女兒發配到河東,讓兩口子一年見一次。

    後人常用此典以吟詠愛人暌隔,藉以表達男女相思、相愛之情。不過,如何使用,卻不盡相同,例如張先和秦觀的愛情觀就不同。

    北宋張先《菩薩蠻》詞雲:

    牛星織女年年別,分明不及人間物。匹鳥少孤飛,斷沙猶並棲。洗車昏雨過,缺月雲中墮。斜漢曉依依,暗蛩還促機。

    牛郎與織女年年分別,只有七夕才能見面,哪裡比得上人世間的幸福呢?你看,就連鳥兒,也雙宿雙飛,都比牛郎織女幸福。

    秦觀卻不這樣認為,《鵲橋仙》寫道: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個人如果真心相愛,何必天天廝守在一起呢?異地戀看來也有助於維護愛情的神秘感吧。

    六、老子騎牛

    牛,在古代重要的運輸工具和交通工具。據說漢高祖劉邦取得天下後,缺少馬匹,因此大臣們都用牛車代步。

    同時,牛車也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在白居易《賣炭翁》中,就有牛車的形象: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迴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直接把牛作為交通工具的,最有名的自然是老子,劉向《列仙傳》記老子出關:

    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

    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的典故,常常被古詩詞使用。唐太宗李世民有《焚經臺》詩云:

    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上聯說道家,下聯說佛門。

    杜甫的《秋興八首》中也用到了這個典故,不過詩中沒有“牛”這個字: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結束語

    俗話說做牛做馬,牛馬都是人類生產生活時最重要的伙伴,也都是十二生肖中的形象。牛年又一次到來,祝願大家牛年大吉,心想事成。

    結束時,錄入老街自己的一首詩《觀嶗山太清宮老子青牛像》:

    太上知時異,青牛一去閒。經年返陵谷,俯首看塵寰。
    紫氣三清外,白雲山海間。東嶗堪寄隱,大道有玄關。

    今年號召過年不要回老家,據說青島的景點爆滿,棧橋喂海鷗的人比海鷗多。不知道嶗山怎麼樣,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嶗山太清宮看看這個巨大的老子像和他的青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介紹龍捲風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