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露露姐123
-
2 # 聰明的香瓜1p0
1)供應鏈成員的選擇(供應商、生產商、物流商、銷售商)
選擇供應商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價格、質量、服務(交貨準時性、提前期、批量)、存貨政策、柔性、成本構成分析。
供應鏈銷售渠道的選擇:銷售範圍與規模、下線的客戶規模、預測能力、廣告、市場占有率、投訴處理能力、渠道相關位置、信息技術、市場口碑好。
(2)供應鏈成員間的信息共享
在供應鏈成員間的信息共享中,管理主要解決與誰共享、共享什麼、怎樣共享。
(3)供應鏈成員利益分配
在供應鏈管理中,要進行利益分別,主要遵循一些原則:堅持風險與利益相平衡、堅持個人合理利益、堅持多勞多得、供應鏈總體規律(供應商獲取利益<生產商獲取利益<分銷商獲取利益<零售商獲取的利益)、供應鏈利益便向有核心資源的主體、利益分配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分配等原則。
(4)供應鏈風險承擔與管理
在供應鏈運作過程中,加強風險管理,分好成員的責任。在風險管理中,建立好的風險管理流程:風險識別、風險衡量、風險控制、風險管理實施與評價。運用一些方法進行控制與管理:運用期貨與期權、訂完善的合同、建立好的利益分配機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強信息交流與共享,優化決策過程、加強對供應鏈企業的激勵、柔性化設計、風險的日常管理、建立應急處理機制等。
(5)供應鏈的整合與供應鏈協調
供應鏈的整合是企業和它的供應鏈伙伴之間戰略性合作的程度。通過協調管理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業務流程,實現有效果、高效率的下列幾個流的管理:物流、信息流(資訊流)、資金流、價值流和業務流目標:以低成本和高速度提供最大的價值給客戶。主要分為內部整合與外部整合。
供應鏈協調是在企業的決策和計劃系統中應用流程管理的方法,產生一個協調市場、銷售、生產、採購、物流的有效的管理機制。同時,通過滾動和整合的計劃方法進行市場目標、財務目標、庫存目標、服務目標和生產目標的適時和合理的調整,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供應鏈的協調包括了生產計劃協調、物流的協調、價格協調、銷售協調等。
(6)供應鏈成本控制
供應鏈三個層次的成本:直接成本(指生產每一單位產品所引起的成本,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勞動力和機器成本等。這些成本主要是由原材料和勞動力的價格所決定)、作業成本(指管理產品生產及交付過程中所引起的成本,這些成本因公司的組織結構而生)、交易成本(包括處理供應商和客戶信息及溝通所產生的所有成本)。
(7)供應鏈契約管理
供應鏈契約是指通過提供合適的信息和激勵措施,保證買賣雙方協調,優化銷售渠道績效的有關條款。供應鏈的契約主要包括:定價決策契約、訂貨決策契約、供應商持股與零售商售股的激勵契約、批發價格契約協調契約、收入共享契約、利潤共享契約、收益共享契約、回購契約、退貨契約、期權型契約、批發價格契約、數量柔性契約、數量折扣契約、數量彈性契約、價格補貼契約。
(8)供應鏈戰略伙伴關系管理
供應鏈企業間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本質上要求各伙伴企業在共同利益目標下相互信任、信息共享,以達到“雙贏”(win-win)。企業基於相互信任、互惠互利、信息共享、風險共擔、協同工作等一些基本原則。企業之間以協議或者契約方式聯繫起來,藉以保障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一種競爭性的合作關系。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具有相對穩定性。運作協調性是供應鏈管理持續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供應鏈企業關系最重要、最本質的特徵。
(9)供應鏈成員激勵
對供應鏈中的成員,必須用一些不同的激勵方式進行:價格激勵、訂單激勵、商譽激勵、投資激勵、信息激勵、淘汰激勵、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共同開發、組織激勵等。
(10)供應鏈的客戶需求管理
企業必須以關鍵顧客和合適顧客的需要為起點,以顧客需求滿足過程中的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所有的資源和流程都需要進行優化以更好和更快的服務於顧客,結果是產品和服務的高質量,低成本,迅速地流向市場,最大限度地把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統一起來。
回覆列表
基礎環境因素。供應鏈質量管理策略的實施需要一定的基礎環境,以下幾個方面構成了在全球供應鏈環境下實施供應鏈質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礎架構。①社會環境基礎:包括全球化製造氛圍、電子商務氛圍、政府產業政策等方面;②企業文化基礎:供應鏈目標成員企業在企業文化與管理理念方面的彼此吸引、容納和兼容等;③組織構架基礎:多功能的協同工作組、扁平化的敏捷組織架構等;④標準基礎:一致或彼此兼容的質量體系標準、技術規範、信息接口標準等;⑤信息基礎:暢通的信息渠道與通訊環境、規範化的信息組織、高效的數據管理等。
技術平台因素。供應鏈質量綜合管理機制、供應鏈質量信息共享機制與供應鏈質量協同工作機制共同構成了實施供應鏈質量管理策略的技術支撐平台。其中,供應鏈質量綜合管理機制包括對供應鏈質量成員質量行為的考核與評價、供應鏈質量波動與異常監控等綜合管理職能;供應鏈質量信息共享機制用於支持全供應鏈質量範圍內的信息共享;供應鏈質量協同工作機制用於支持供應鏈質量成員之間就共同的質量問題或目標展開協同工作。
執行層因素。在執行層上,基於基礎環境層與技術平台層,對供應鏈成員企業的局部質量系統從組織、管理、過程、信息等多個方面加以整合與集成,組建敏捷、高效、協同運轉的供應鏈質量系統。
目標層因素。實施供應鏈質量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供應鏈系統中的順暢、快捷、連續、平穩的質量流,包括質量信息流、設計質量流、需求反饋流、質量計劃流、質量改進流、質量控制流等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