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用戶452606976866172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 公里 , 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 , 名為“寶仙九室之洞天”。青城山背靠皚皚的岷山雪嶺,俯臨豐饒的成都平原,以大面山為主峰,重巒疊嶂,有 36 峰、 72 洞、 108 勝景。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  一  青城山的得名眾說不一。一說青城山諸峰環繞,峰巒疊嶂,青山四合,山形似城,故名“青城”,亦稱“青城都”。另一說青城山原名“清城山”,取“清虛以守神”、“清都、紫微,天帝所居”之意。青城山自古以山色清幽著稱,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山中林木蔥蘢,古樹參天,溪澗縱橫,山潤巖溼,流泉常年不斷。詩聖杜甫有“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詩句。宋代大詩人陸游以“雲作玉峰對北起,山如翠浪盡東頃”讚譽青城山。  青城山自古有道風仙氣,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御風雲的“龍之術”,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岳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並建觀(建福宮)紀念。迄今山中還保存有“訪寧橋”、“軒皇臺”、“黃帝祠”等述其傳說的舊跡。西漢末年,被稱為“蜀中八仙”之一的陰長生入青城山修道,因得神仙馬鳴生傳授《太清神丹經》,而仙道修成。但是,真正奠定青城山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張陵(張道陵)。東漢順帝初年,他入蜀居鶴鳴山修道,創立了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正一道),置二十四治。鶴鳴山與青城山毗鄰,張陵最早從鶴鳴山至青城山設壇傳道,建立了青城治 ( 一說為張陵之孫張魯所立 ) 。今青城山中有天地日月石刻、羊馬臺、天師壇等遺跡。  青城山道教源遠流長。自張陵開闢青城山仙源以來,山中仙蹟不絕。三國時李阿居青城山修道,辟穀養生,號稱“八百歲公”。魏晉時期,青城山有著名道士範長生。他博學多才,深諳天文術數,是當時天師道首領。成漢政權滅亡後,青城山道教一度沉寂。  隋唐統治者對道教的扶持,使這一時期的青城山實乃“神仙都會之府”。從山下長生宮至山頂上清宮十餘里,就有道觀庵堂數十座。著名道士有李珏、趙昱、趙元陽、徐佐卿、王仙卿、殷九霞、甘道榮、趙仙甫、羅公遠等。天寶之亂後,中原不寧,唐玄宗、僖宗先後入蜀避難。當時道門的一些著名人物也都出入蜀中。特別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學者杜光庭,晚年隱居青城山白雲溪。他在“云溪山居”潛心研究道學,撰著道經數十部,並搜集整理因戰亂散佚的道經三千卷,編成《三洞藏》。他還對道教齋醮儀禮和音樂進行整理規範,編有《道門科範大全》八十七卷,人稱“扶宗立教,海內一人而已”。杜光庭羽化後,葬於清都觀。現白雲溪畔尚有“杜光庭讀書臺”供人憑弔。與杜光庭同時的青城山常道觀道士張素卿,是唐末五代畫家,以道教題材繪畫而著名,畫有《老子過流沙圖》、《五岳朝真圖》、《九皇圖》、《五星圖》、《二十四化真人像》、《八仙真形圖》、《十二仙真像》等。  青城山因有張陵傳道遺跡,北宋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來此朝拜,在常道觀再興天師道脈。  1294 年,龍虎山道士汪集虛受張天師委派,入蜀興復二十四治,並於青城山建貞白庵,被敕封為青城諸山正一宗主。明代,青城山道教屬正一道。明末,張獻忠起兵,蜀中兵燹頻仍,青城山道士多避亂而去,許多宮觀建築先後被廢。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開壇收徒,傳授全真龍門道法,從此,全真龍門派在此山發展。康熙四十一年,欽敕常道觀“丹臺碧洞”匾額,尊陳清覺為碧洞真人。此後,青城山龍門支派稱為丹臺碧洞宗,現已傳至二十五代,其中不乏著名道士,如編《廣成儀制》的陳仲遠,重修常道觀殿堂的彭椿仙,當代著名道教學者易心瑩,川西道教科儀大師江至霖,前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元天等。  道教追求長生久視,得道成仙。在道教丹道修鍊流派中,青城山丹道可謂獨樹一幟。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稱有岷山丹法,道士張蓋精思於岷山石室中,而岷山第一峰即是青城山,歷來是道教西蜀丹法的中心,並列青城山為可以合成仙藥的名山。宋代青城山雷法盛行,神霄雷法創始人王文卿和弟子薩守堅都曾傳法於青城山。南宋青城山道士朱梅靖習寶珠雷法,其傳人有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青城山道士朱洞元、李少微、南畢道是清微派第七至第九代宗師。  二  道教宮觀建築是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具體實踐。從“道法自然”出發,青城山的建築都依山取勢,靈活布局,在隱、藏、幽、奇上下功夫,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從山麓至峰頂,棧道、丹梯、石橋時相勾連,亭閣、牌坊星羅棋布於遊山道上。亭閣的建造隨景而設,建築多取材自然,不假雕飾,枯樹柱,樹皮瓦,竹木欄,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朴實幽致。  青城山現有道教宮觀 11 座,常住道士 150 多人。著名宮觀有建福宮、天師洞(古常道觀)、祖師殿、上清宮、圓明宮、玉清宮等。其中天師洞和祖師殿為道教全國重點宮觀。  位於青城山腰的常道觀,又稱天師洞,始建於隋大業年間,初名“延慶觀”,唐改稱“常道觀”,宋又改名“昭慶觀”,或稱“黃帝祠”。現存殿宇為清末重建,主要建築有山門、青龍殿、白虎殿、三清殿、三皇殿、黃帝祠、天師殿、天師洞等。山門建在高高的陡坎上,長長石級直通重樓疊閣,兩旁柳松挺拔,青龍殿、白虎殿掩映其間。三清大殿為重簷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懸掛康熙御書“丹臺碧洞”匾額,殿內供奉三清神像。三皇殿重簷迴廊,雄踞高臺,周圍群山環抱,松杉掩映,內供三皇石像。觀門右側一株高 50 餘米的古銀杏樹,相傳為張陵手植。天師殿是常道觀的最後一殿,位於第三混元頂的巖腹洞前。建築依山傍勢,前低後高,中高旁低。天師洞位於天師殿上層,相傳為張陵修鍊處。洞中現有“天師”張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張繼先之像。常道觀道眾甚多,為全真十方叢林,也是青城山最大的一座道教宮觀。  祖師殿,位於青城山天倉峰。始建於晉,原名“洞天觀”,宋宣和年間改稱“清都觀”,因供奉真武大帝,又名真武宮。現存殿宇系清代所建。背靠軒轅峰,面臨白雲溪。以小巧玲瓏的四合院布局,配以雲松塔、靈官殿,古色古香,環境清幽。殿內有八仙圖等壁畫和詩文刻石,供奉東嶽大帝、真武大帝和鐵拐李、呂純陽祖師、張三丰祖師等塑像。殿外山勢開張,四周林木繁茂。據說唐睿宗女兒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曾在此修道,羽化後葬於此山。觀中古跡有薛昌浴丹井、杜光庭讀書臺、清人黃雲鵠題記的雲松塔以及問道亭和聞勝亭。  上清宮位於青城山巔之高臺山。始建於晉,五代前蜀王衍重建,明末毀於兵燹,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建,主要有三清殿、玉皇殿、文武殿、東華帝君殿、老君閣等。上清宮以一種非常對稱的中軸線布局,建築結構大多為單簷歇山頂,木穿鬥梁架。宮內珍藏有楠木刻板老子《道德經》全文及張大千繪麻姑、王母、張三丰、花蕊夫人等畫像。山門外西側石壁上刻有黃雲鵠所書“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從宮後拾級數百米,即至青城第一峰絕頂,有“呼應亭”,可觀日出、雲海和神燈三大自然奇觀。極目遠眺,群山翠浪,岷江蜿蜒,沃野千里。特別是在天氣晴朗時,彩霞萬朵。夜晚,遠望天際,磷光閃爍,宛若仙境。難怪山門對聯這樣寫道:“鐘敲月上,磬息雲歸,非仙島,莫非仙島;風吹花去,鳥送春來,是人間,不是人間。”  自成為道教神仙洞府、羽士棲止之地後,青城山不僅高道雲集,而且皇帝大臣入山修醮祈福者甚眾。如唐玄宗、唐僖宗先後避亂入蜀,敕青城山道士修醮祈福。五代時期,青城山又受到前蜀國主王衍的崇祀。自古以來,青城山就是文人墨客流連忘返之地,唐宋詩人岑參、張令問、杜甫、範鎮、文同、張詠、范成大、陸游,近代名人顏楷、謝無量、沈鈞儒、徐悲鴻、張大千、馮玉祥等都曾到青城山訪幽探勝。他們寄情於青城山水,或題壁書額,或吟詩作畫,留下了不少至今仍耐人尋味的詩文佳作。  青城山宮觀中眾多的楹聯充分反映了道教文化,如古常道觀三清殿題有《道德經》中的名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和“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還有引人深思的“事在人為,休言萬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四川通江李善濟 1910 年撰寫的青城山著名長聯,體製宏大,氣勢磅礴,原題於天師洞,今已移至建福宮。每聯 197 字,全聯 394 字,上聯描繪青城山“縱橫八百里輿圖”的壯麗景色,下聯以“上下四千年文物”為中心,曆數青城軼事,抒懷古幽思和人生抱負。  青城山保留了大量道教科儀和音樂,其品種之全,名目之多,實屬罕見。而且青城山道教音樂在其發展衍變過程中,除了與當地流傳的各類地方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外,還與湖北、湖南、陝西、北京、雲南等地重要名山宮觀流傳的道教韻曲和器樂曲牌之間存在著共生關系。從東漢中期張陵結茅傳道以來,青城山已歷經了1800 年的悠久歷史,遺存了大量的道教文物古跡,至今仍是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和研究道教文化的聖地青城有“青城天下幽”之名!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還有道教“祖庭”之稱!名道“杜光庭”曾在此山修行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我所欲也中“是亦不可以已乎”中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