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2464012213589
-
2 # 唯吾獨尊86111747
日本的溫泉文化與世界各國的溫泉文化一樣,與皇家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是,日本的皇家文化是“不變的”,沒有“城頭變幻大王旗”。日本一方面科技十分發達,高精尖技術日新月異,在探索自然科學真理方面勇往直前,有著無限的興趣,但在另一方面,又非常尊重傳統社會所定下的身份、地位與秩序。
幾千年裡,日本天皇被日本人認為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是神的化身,沒有姓氏,沒有王朝更迭,普通人是做不了神的。故日本溫泉的皇家文化一脈相承,就是那一家子人在做天皇,祖祖輩輩傳下來,不會被其他姓氏所取代。
在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道後溫泉,有一個天皇專用浴池,看似與很多國家相同,其實不然。在那裡,人們永遠不變地崇尚皇家文化,不會萌生“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疑問,不會產生“有朝一日”就怎樣如阿Q的那種想法。因而日本人泡溫泉是很享受的,那是一種“受動”,不是泡在溫泉裡亂說亂動,不會製造很大動靜,想象泡溫泉是在享受皇家生活一樣,可謂誠惶誠恐,畢恭畢敬,是一種需要仔細體會的感覺。
假如能泡上歷史上皇太子或皇妃曾泡過的某個溫泉,那麼對普通的日本民眾而言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了。
日本社會崇尚秩序,做什麼事都講究井井有條,一絲不苟,不以事小而糊弄,泡溫泉也是。洗個澡充滿了儀式感,如先淋浴、再面壁、三浸泡。很講究精工細作,追求不斷創新,默默地踐行著繼承傳統與推陳出新並存的發展戰略。
無我:泡溫泉是融入自然
日本有自己原生的本土宗教,既不是佛教,也不是基督教,而是一種神道教。
神道教是基於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而產生的,是崇尚自然主義的自然之教,認為萬物有靈,大自然即是神,一草一木一石,哪怕是一片落葉和一陣風也是神,所有的自然現象與自然神都是相通的,因而通過湯神也就可以到達山神、天神等所有自然神的範疇。這些觀念廣泛存在於日本國民心中。
這一點不同於華人常常將神仙擬人化,認為人是可以成仙的,有的人就自認為成仙了,就飄飄欲仙,就把對大自然的敬畏搞沒了。萬物有靈是存有敬畏之心的,敬畏大自然。泡溫泉,敬畏者更覺得大自然的可敬,而不會覺得自己“不可一世”了,不會覺得“人和人就是不一樣”,不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不會覺得比上不足與比下有餘。
在日本的文化中,泡溫泉如接受洗禮,如前所述那是一種“受”,是精神的“受”,而不是物質的“收”,不是“收取”與“取得”,不是物質與功利上的“得”。
泡溫泉是一種無我狀態,由入世的存在狀態轉為出世的存在狀態,是將自我融於大自然之中,溶於生命的流水之中,是他者化自己,客觀自己,賓格化自己,是矜持而理性地重新審視自己,是讓自己處於一種無功利的進步態。
敬畏:泡溫泉就像去教堂
人活在世,忙忙碌碌,這是指對勤勞者而言的。日本人很勤勞,日本俗語中常說“很窮很忙”,“因窮而忙”,而閑暇是富人的事情。
日本人很有憂患意識,很少見到“閒逛者”、“二流子”。在平日裡的大街上是見不到成年男子的,幾乎見不到不上班的成年男性,而只有週末才能見到陪妻子逛街的男人,平日裡只能見到穿著乾淨的圍裙騎著自行車去購物的主婦們。
日本人平時不僅努力,也很愛鑽研,這也讓日本的產品世界第一,一是質量第一,二是創新第一。但也正因為要求質量第一等,有憂患意識,就很忙,也就好像沒有了“與神溝通的時間”,那麼利用泡溫泉的時候就是最好的與神溝通的機會了。
泡溫泉一舉兩得,也可謂是多得,既可以清洗身體,善待自己,又能接收神的聲音。一年中泡四五回溫泉吧,那就是被溫泉的自然神“醍醐灌頂”幾次,人因此就可以保持善良與有人性了,就可以與自然同在。不然的話,一年一年地為了生存而忙碌著,沒時間與神溝通,不向神致敬,不脩煉純潔心地,那多可怕呀。
想象這樣一種泡溫泉的情形:當人裸浴地泡在溫泉之中,去掉所有的人間偽裝,靜靜地閉目養神,細聽流水,與溫泉湯神交流、溝通,還有匯報與“懺悔”。
日本人認為一年中至少得泡四五次溫泉,第一次是在春天踏春與花見時去,第二次是在暑期中元節期間去,第三次是在秋收的季節去,第四次是在年末大年前去。
應時而泡的習慣,是尊重時間,尊重節氣。在一年中的重要時間節點上,在肯定自己努力而取得結果的時候,去泡溫泉以實現與自然神的溝通,就像西方人定期去教堂一樣。
無限:遠近高低皆可泡
筆者認為,日本溫泉存在“遠泉近湯,居中是園”的現象,這一分布規律很有意思。
距離最遠的是天然溫泉,那是位於鄉間、大自然中的溫泉,是距離城市很遠的溫泉。
距離最近的是位於城裡的湯溫泉,是人工溫泉,也叫“錢湯”,占地規模較小。
不遠不近的是在天然溫泉與湯溫泉之間的混合型溫泉,既有自然溫泉的成分,也有湯溫泉的影子,占地規模不大不小,多位於城市近郊,或稱“園林溫泉”,如小湧園。
除了遠近之分,還有高低之別。
不是有“地獄溫泉”說法嗎?儘管這裡的“地獄”是指溫度,但也有向下的深不可測的方向性。日本人很注意在垂直的維度做文章,比如日本的浴缸截面占地面積小但很深。
日本人關心垂直性,除了是受國土狹小之限,還反映了一種精神。日本人善於挑戰,願意攻克科學與技術世界難題,而垂直性建設就很有挑戰性。日本如今建設了多種空中溫泉,比如必須坐著纜車上山泡的溫泉。
低到“地獄”,高至“空中”,都暗含了前述的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從上下左右不同的視角,他者化自己,矜持而理性地重新審視自己。
尊重:溫泉醫生與溫泉病院
日本不稱“醫院”而稱“病院”,一開始會覺得只是習慣不一樣而已,但對文化進行了仔細而再仔細的琢磨之後會意識到,這背後的境界是不同的。
醫院,是“以醫生為中心”的,是以“權力”為中心的。病院,是“以患者為中心”的,是以“自然”為中心的。把得病看作是值得敬畏的自然現象,才會出現“病院”這個詞。
日本的醫生是令人羨慕的職業,高收入,有知識,有教養,受到社會尊重,被稱為先生,坐公交車的時候都被讓座。
在日本的醫療大軍之中,專門分出來了一支隊伍,姑且稱為“溫泉醫學支隊”吧,其中有溫泉醫生,有溫泉健康理療士等。他們建設了溫泉病院,說明湯治文化已經上升到專業化的階段了。由湯治到溫泉病院,隱含著對患者的尊重,對疾病與慢性病的尊重。
如今的日本已建設了很多的溫泉病院,各地都有。溫泉病院依託溫泉資源,以溫泉為平台,整合所有的生命福祉資源,包括整合“醫生”與“患者”,整合“飲食”與“藥物”,整合“運動”與“休息”,方方面面一起為生命福祉而同心同德。
溫泉醫院除了治病,還轉向了愈心與心愈。愈心強調的是達到無心理疾病的結果,心愈則強調了愈的意義,強調心理得到治愈的過程。
心的療養需要時間,也是一種樂養,不需要看醫生臉色的壓抑,沒有不得不接受醫生處方的恐懼,最終是要讓人放下思想包袱。身心皆無病,那才是真正的健康。
回覆列表
日本文化融合:日本原來是沒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國的漢字,日本語言口音中80%左右是漢語的變音,日本的語言語音主要來源於商周時期到清朝的多時間段多層次的中國漢語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來,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國的深刻影響。日本吸收中國文化是多方面的、長期的幾千年的歷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