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認為,荀子思想之精妙的地方,就在於他對待人性相對客觀,他不去過分讚美它,但也沒有過分否認它。即便是在性惡論中,荀子只是在表明欲望沒有後天教化中的“禮”來制衡,就容易出現惡的情況,荀子這不是在說人性本惡,而是在說人生來就有的欲望,會讓人出現走向惡的趨勢。
也就是說,即便荀子看到了人性之慾可能會讓人做出擾亂社會秩序的事情來,但是荀子對待欲的態度依舊是客觀的。他肯定先天之慾屬於人的自然之性,既是自然,又何來善惡一說?善惡更多出現在倫理社會。所以,荀子沒有否定人的本性,只是說本性中的欲有讓人變惡的趨勢。這是荀子高明和客觀的地方。
但是,人有先天之慾是一方面,這並不意味著,欲望來自“先天”,就可以不顧“道”而肆意發展個人物欲。在荀子心裡,輕視“道”的人,往往是人過度重視物欲的表現,這種境況下的人,即便家財萬貫,也不過是空有軀殼的“奴隸”罷了。(題外話:其實個人認為荀子這個觀點和道家老子的有點像,想必荀子在稷下學宮時,也接受了不少道家思想。)
關於這一點,《荀子》正名篇有這樣的議論:
志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內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恐者,無之有也。
荀子這段話實則是他的一段邏輯推理,我們慢慢理一理,荀子大概是這個意思:輕視“道”但卻不重視物質欲望?這樣的人不存在。重視物質欲望而不內心憂慮?這樣的人不存在。行為背離大道而不會遭遇危險?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遭遇危險還不焦慮害怕的?這樣的人不存在。
上文荀子所說的“道”,這裡不做學術探討,只和大家聊聊荀子的一些處世智慧,那麼我們結合荀子維護“禮”的思想特色來看,可以姑且將“道”看人類社會中有修身養性作用的“禮”。
下面我們來體會一下荀子的邏輯。按照荀子的思路,我們可以反問,一個人的行為為什麼不合乎“道”?如果把“道”理解為人類社會中起到維護秩序和修身養性等作用的“禮”,那麼,這個“禮”屬於限制了自己的存在,而限制的對象,便是我們自己的欲望了。也就是說,因為“道”/“禮”,我們無法被滿足。于是,荀子才有了這麼一個關系公式:“輕視道”等於“重視物質欲望”。
而重視物質欲望的人會怎麼樣?一方面會在欲望的指導下,做出出格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會為自己的欲望受到“道”或者說“禮”的阻礙而感到憂慮。而做事太出格,就猶如常在河邊走,惹來危險是遲早的事情。所以荀子才說,重視物質欲望的人,內心必定憂慮,而做事出格與“道”背離的人,必定會遭到危險。
而此時的人,因為隨時面臨類似“好不容易聚集的財務可能千金一朝散”的風險,人便會時時害怕、提防、顧慮,惶惶不可終日。由此,荀子發出了警告,背離“道”的人,即便身居高位,家財萬貫,也屬可悲的存在。因為這樣的人時刻面臨危險,活在憂慮之中。
關於這一點,《荀子》正名篇也發表了他的議論,他是這麼說的,說得還比較尖銳:
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攻其心....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夫盜無以異.....夫是之謂以己為物役矣。
這是荀子在告訴我們,背離“道”而重視物質欲望的人,他們的初衷並不是不能理解,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但是因為在縱情肆意中與“道”背離,人便過於放縱。讓人感到諷刺的是,人們縱情肆意本來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以此保養自己的生命,卻在縱情肆意中傷害自己的身體。本來重視物質利益,並加以追求,是為了讓自己心情愉悅,但是卻因處於與“道”背離的縱情肆意之下,背離了“道”,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不行好事,無疑會引來危險,此時的人便在算計與防備中常常憂慮驚恐,這反而傷害了自己的心。
因此,荀子進一步指出,這樣的人,即便是加官進爵,即便被封侯稱君,實際上也與無道的盜賊沒有差別,這種情況是被物欲所奴役的表現。
從上面的議論,我們不難看出,在荀子的心裡,如果一個人過分重視“物欲”,與“道”背離,在物質欲望之追求下,人求什麼,反而失去什麼。以縱欲的方式追求身心愉悅,反而因縱欲中採取的不正當手段,讓自己生活在憂慮驚恐中;本來滿足自己的欲求更多是為了身心舒適、保養形體,反而因為過度縱欲,毀傷自己的身體而不自知。
也就是說,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真不在華衣美食,高官厚祿,而在於這個人有沒有把握“合理”的“道”,有沒有在“道”之下有禮有節控制自身物欲。當一個人背離了“道”而追求物質欲望,即便達到了家財萬貫的高度,也改不了其可悲的事實。這可不就是因“欲”而富,又因“欲”而悲嗎?
“欲”的高明,就在於以金光閃閃的“名利”迷惑人的雙眼。人追求物欲的浮誇享受,繼而失去用“心”思考的能力,更有甚者,心被掏空了都不自知,心甘情願匍匐在“名利物欲”之下,戴上枷鎖,成為“奴僕”。名利重壓下的人惶恐、提防、惴惴不安中,情緒大起大落,長此以往,心力衰竭,形同枯槁,甚至如此淪為行尸走肉一輩子。明明是為了追求美好,卻在追求中,遺忘了何謂美好,並離美好越來越來越遠,這是可悲呢?還是可悲呢!
一直認為,荀子思想之精妙的地方,就在於他對待人性相對客觀,他不去過分讚美它,但也沒有過分否認它。即便是在性惡論中,荀子只是在表明欲望沒有後天教化中的“禮”來制衡,就容易出現惡的情況,荀子這不是在說人性本惡,而是在說人生來就有的欲望,會讓人出現走向惡的趨勢。
也就是說,即便荀子看到了人性之慾可能會讓人做出擾亂社會秩序的事情來,但是荀子對待欲的態度依舊是客觀的。他肯定先天之慾屬於人的自然之性,既是自然,又何來善惡一說?善惡更多出現在倫理社會。所以,荀子沒有否定人的本性,只是說本性中的欲有讓人變惡的趨勢。這是荀子高明和客觀的地方。
但是,人有先天之慾是一方面,這並不意味著,欲望來自“先天”,就可以不顧“道”而肆意發展個人物欲。在荀子心裡,輕視“道”的人,往往是人過度重視物欲的表現,這種境況下的人,即便家財萬貫,也不過是空有軀殼的“奴隸”罷了。(題外話:其實個人認為荀子這個觀點和道家老子的有點像,想必荀子在稷下學宮時,也接受了不少道家思想。)
關於這一點,《荀子》正名篇有這樣的議論:
志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內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恐者,無之有也。
荀子這段話實則是他的一段邏輯推理,我們慢慢理一理,荀子大概是這個意思:輕視“道”但卻不重視物質欲望?這樣的人不存在。重視物質欲望而不內心憂慮?這樣的人不存在。行為背離大道而不會遭遇危險?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遭遇危險還不焦慮害怕的?這樣的人不存在。
上文荀子所說的“道”,這裡不做學術探討,只和大家聊聊荀子的一些處世智慧,那麼我們結合荀子維護“禮”的思想特色來看,可以姑且將“道”看人類社會中有修身養性作用的“禮”。
下面我們來體會一下荀子的邏輯。按照荀子的思路,我們可以反問,一個人的行為為什麼不合乎“道”?如果把“道”理解為人類社會中起到維護秩序和修身養性等作用的“禮”,那麼,這個“禮”屬於限制了自己的存在,而限制的對象,便是我們自己的欲望了。也就是說,因為“道”/“禮”,我們無法被滿足。于是,荀子才有了這麼一個關系公式:“輕視道”等於“重視物質欲望”。
而重視物質欲望的人會怎麼樣?一方面會在欲望的指導下,做出出格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會為自己的欲望受到“道”或者說“禮”的阻礙而感到憂慮。而做事太出格,就猶如常在河邊走,惹來危險是遲早的事情。所以荀子才說,重視物質欲望的人,內心必定憂慮,而做事出格與“道”背離的人,必定會遭到危險。
而此時的人,因為隨時面臨類似“好不容易聚集的財務可能千金一朝散”的風險,人便會時時害怕、提防、顧慮,惶惶不可終日。由此,荀子發出了警告,背離“道”的人,即便身居高位,家財萬貫,也屬可悲的存在。因為這樣的人時刻面臨危險,活在憂慮之中。
關於這一點,《荀子》正名篇也發表了他的議論,他是這麼說的,說得還比較尖銳:
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攻其心....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夫盜無以異.....夫是之謂以己為物役矣。
這是荀子在告訴我們,背離“道”而重視物質欲望的人,他們的初衷並不是不能理解,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但是因為在縱情肆意中與“道”背離,人便過於放縱。讓人感到諷刺的是,人們縱情肆意本來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以此保養自己的生命,卻在縱情肆意中傷害自己的身體。本來重視物質利益,並加以追求,是為了讓自己心情愉悅,但是卻因處於與“道”背離的縱情肆意之下,背離了“道”,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不行好事,無疑會引來危險,此時的人便在算計與防備中常常憂慮驚恐,這反而傷害了自己的心。
因此,荀子進一步指出,這樣的人,即便是加官進爵,即便被封侯稱君,實際上也與無道的盜賊沒有差別,這種情況是被物欲所奴役的表現。
從上面的議論,我們不難看出,在荀子的心裡,如果一個人過分重視“物欲”,與“道”背離,在物質欲望之追求下,人求什麼,反而失去什麼。以縱欲的方式追求身心愉悅,反而因縱欲中採取的不正當手段,讓自己生活在憂慮驚恐中;本來滿足自己的欲求更多是為了身心舒適、保養形體,反而因為過度縱欲,毀傷自己的身體而不自知。
也就是說,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真不在華衣美食,高官厚祿,而在於這個人有沒有把握“合理”的“道”,有沒有在“道”之下有禮有節控制自身物欲。當一個人背離了“道”而追求物質欲望,即便達到了家財萬貫的高度,也改不了其可悲的事實。這可不就是因“欲”而富,又因“欲”而悲嗎?
“欲”的高明,就在於以金光閃閃的“名利”迷惑人的雙眼。人追求物欲的浮誇享受,繼而失去用“心”思考的能力,更有甚者,心被掏空了都不自知,心甘情願匍匐在“名利物欲”之下,戴上枷鎖,成為“奴僕”。名利重壓下的人惶恐、提防、惴惴不安中,情緒大起大落,長此以往,心力衰竭,形同枯槁,甚至如此淪為行尸走肉一輩子。明明是為了追求美好,卻在追求中,遺忘了何謂美好,並離美好越來越來越遠,這是可悲呢?還是可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