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1965552297843629

    那兒的黍子茂又繁, 那兒的高粱剛發苗。

    走上舊地腳步緩, 心神不定愁難消。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麼尋求。悠遠在上的蒼天神靈啊,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那兒的黍子茂又繁, 那兒的高梁已結穗。走上舊地腳步緩, 心事沉沉昏如醉。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麼尋求。悠遠在上的蒼天神靈啊,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那兒的黍子茂又繁, 那兒的高粱子實成。走上舊地腳步緩, 心中鬱結塞如梗。理解我的人說我是心中憂愁。不理解我的人問我把什麼尋求。悠遠在上的蒼天神靈啊。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背景介紹:

    1.遷都洛陽:《史記。周本紀》節選:“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為卿,用事,華人皆怨。石父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又廢申後,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于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東遷於雒邑,闢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周幽王是西周末代君主,當政期間政局不穩,天災不斷,周幽王變本加厲地加重剝削,任用貪財好利善於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華人怨憤。又廢掉王后申後及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後,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申後與宜臼逃回申國。為博得褒姒一笑,周幽王多次烽火戲諸侯。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後被殺。犬戎攻破鎬京,西周遂亡。諸侯及大臣共同擁立被廢的太子宜臼為天子,即周平王,周平王將都城遷至雒邑。歷史上將遷都前稱為“西周”,其後稱為“東周”。東周始於公元前770年。東周名存實亡,諸侯分爭,先後有春秋、戰國兩個階段。

    2.黍、稷之辯:黍,《說文解字》禾屬而黏者。黍子,一年生草本作物的子實,脫殼後俗稱黃米。稷,《說文解字》五穀之長。宋朝以前,小米是五穀之長,到了宋朝,稻米取代小米為五穀之長,可見稷俗稱慄,栗子脫殼後稱為小米。綜合考古成果和散在於古籍中的記載,東周時代,黍的主產區是西北地區,稷的主產區是中原地區。《王風。黍離》被諸多注家解釋為:東周人行役路過鎬京,見到宗廟宮室,平為田地,遍種黍稷。他憂傷彷徨,“閔周室之顛覆”,因而作了這首詩,此說在舊說中最為通行。試問,兩種不同產區的作物如何會種植在同一個地方,為何要種植在同一個地方,就是為了給詩者營造一個抒發悲憫之情的場景嗎?甚為可笑。怎樣正確解讀《黍離》,接下來嘗試用現代語言以散文的形式還原這首古詩詞。黍 離 周平王在諸侯的護衛下離開了故都鎬京,遷都到中原地區的雒邑,開始了東周時代。遷都後,思鄉情緒在群臣中蔓延,周平王亦不例外,對故鄉的眷戀時時困擾這他。為了排解鬱悶周平王常常會在近臣的陪伴下到鄉間遊玩,路過田間看到綠幽幽的稷苗,不由地想起了西北的黍苗也該是這般的幽綠吧,平王放慢腳步,無精打采地走在田間,心中恍恍惚惚,仿佛這稷苗片刻間變成了黍苗,平王在田間徘徊:“誰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是誰令我背井離鄉?” 時間流逝,轉眼間稷米已經抽穗,平王再次路過田間,看到這沉甸甸的稷穗,不由地想起西北的黍米也該是這般的飽滿吧,平王的心被深深地刺痛,腳步散亂飄飄然仿佛回到了西北故鄉:“誰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是誰毀了我的家園?” 金秋時節,人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平王望著這金燦燦的小米,不由地想起了西北的大黃米。此刻,平王的心裡仿佛插進了千萬芒刺,血液在體內奔騰,胸中的怨氣急劇膨脹,再也無法控制的情感瞬間迸發,他的心在流血,他的淚在洗刷著屈辱:“蒼天啊,是誰毀了我的王朝?”伴著血淚,平王淒慘地吟道: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代詩人蘇軾的古詩例舉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