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9172594720734幸福

    莫扎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幹什麼,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

    【感悟】勤奮是走向成功的必需品。

  • 2 # 清英浪漫

    少年強則國強,就是說明少年必須立志報效國家。很多先輩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遠大志向,為振興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年少就有如此大的抱負。

    這是非常高尚而正能量的人生價值觀,只有樹立了這個宏偉大志就為之努力奮鬥,一定會實現。

  • 3 # 潘家大妞

    1、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幼年就很仰慕同鄉的先賢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立下志向要和他們一樣做個報效國家的忠臣。矢志苦讀,20歲狀元及第。蒙古入侵南宋,文天祥率軍勤王,兵敗被俘,拒絕了元軍的反復勸降,從容就義。文天祥在過零丁洋時寫下的詩作,激勵了無數後人捨生取義、以身許國。

    2、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

    文天祥的事跡垂範後世,明代的于謙年幼起即仰慕文天祥的氣節,將他的畫像懸於座前。明英宗在土木堡兵敗,為瓦剌人所俘,于謙力排南遷之議,固守北京,擊退了瓦剌軍隊,並迫使瓦剌放回英宗。于謙為人剛直,節儉奉公,遭到很多講求私利的人忌恨,在明英宗復辟之後,被殺害。于謙的《石灰吟》正是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 4 # 曉風冷月CH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2歲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瀋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

    “為什麼?”周恩來不解地問。

    “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

    “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砂鍋問到底。

    “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讀書。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華人不能去那兒,而外華人卻可以住在那裡?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迷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揹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髮、白皮膚、大鼻子的外華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著什麼。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華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地里,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地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恩來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謎。

    那天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

    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也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魏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負和胸懷!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麼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華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

  • 5 # 和平與愛與生活

    1、《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2、《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3、《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凶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訓營心得體會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