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9397021862136

    論語十二章

    一、一詞多義:

    1、為:

    可以為師矣: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慍:了解

    溫故而知新: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慍: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表並列

    4、其:

    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二、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

    古:可以、憑借

    今:可能、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

    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數詞

    五、特殊句式:

    1、 省略句:可以為師矣

    2、 判斷句:賢哉,回也!

    擴展資料:

    《論語十二章》(節選)先秦:佚名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裡可以看成三句話,三個層面,第一個是學習,學到的東西能應用到實際中是很好的;第二個是為人處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夠大老遠的過來也是很好的。第三個是修身,別人不了解你的具體情況,即便不小心做的不對,而你不去計較,這也是君子的美德之一啊。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每天要思考反省的三件事分別是,是否忠於自己職責;對朋友是否有失信的地方;學到東西有沒有去實踐。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我十五歲專心學習;三十歲有了自己的方向和主張;四十歲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干擾;五十歲能夠分辨哪些該順天道哪些可以人為改變;六十歲能夠吸收不同觀點的意見;七十歲幹自己喜歡的喜歡的事情還能不觸犯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多學習幾遍從中能得到新的知識,這就相當於老師啊。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卻不思考,就會帶來困惑,只思考卻不學習新的知識,就不會有進步。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做的好啊,單調而清貧的日子,別人無法忍受,顏回卻能過的很安樂。顏回做的好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知道去做不如喜歡去做,喜歡去做不如把這當做快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粗茶淡飯,抱著腦袋睡覺,也很快樂,我才不願用不仁義的手段去獲得富貴。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當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長處,看到他們缺點我也可以引以為戒。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昨日像那東流水。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軍隊的主帥可以被擊敗,人的信仰卻不可被擊敗。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堅定不移多學習,多思考其中的疑惑,自然就能達到仁人的境界。

    簡介: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所選的十二章語錄是孔子及其弟子關於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個人修養等方面的經典論述,都是蘊含著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等論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滷豬頭肉的做法及配料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