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顛球:(主要是手感練習) 2、握拍、徒手揮拍練習: 3、磕球:(很重要,目的是建立正確的擊球動作和手感) 4、多球訓練:(正反手) 5、單球訓練:(正反手,分20個、50個、100個、200個幾個階段) 6、走位訓練:(最基本的步法訓練,關係到你以後的步法) 7、左推右攻:(解決正反手轉換問題) 8、發球訓練: 9、搓球訓練:(慢搓、快搓) 10、接發球訓練: 11、推、側訓練:(解決側身位殺問題) 12、搓、側訓練:(練習側身拉球、進攻) 13、撲正手訓練:(涉及你正手能力的一個關鍵步法,解決正手位大角攻問題) 14、逢斜變直訓練:(打落點訓練) 15、推、側、撲訓練:(練過這個你就敢像馬林、柳承敏那樣很專業地站在反手位大角打球了) 16、發搶訓練: 17、殺高球訓練: 18、正手弧圈球訓練:(這時才可以開始練拉弧圈的,呵呵!!!) 19、反手弧圈球訓練: 20、重複11--16,(加入拉球內容,只是變打為拉而已)練到這時,可以說基本的內容才告一段落。在體校至少需要二年時間,贏業餘打十幾年球的人是不成問題的。下一步才涉及乒乓球的各種中高級技術,如反拉、對拉、臺內挑打、擰、快撕、快帶.......等等(這些技術我只學了一個臺內挑打,還沒練太好),還是務實點,先從基本的做起吧。1、關於站位: 以前打過幾天反膠,總感覺正反手銜接和轉換不好,反手打得好時轉正手就差,反之正手打得好反手又不行了。無奈之下改直拍、改長膠.....改來改去沒有效果。 教練來後,第一課就講站位,這才發覺:原來正反手銜接和轉換不好與站位有很大關系: 要點:除了眾所周知的左腳稍前,右腳稍後(右手握拍)外,關鍵一點是右肩稍下沉,左肩比右肩稍高,且右腿始終是虛的,即始終保持正手攻的站位。特別是反手撥、搓時也要保持這一狀態,用教練的話:"無論有多困難也要堅持(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且右腿始終是虛的),習慣了正反手銜接自然就流暢了,正手的威力就有了。"如果大家還不明白,看看王勵勤的站就知道了。 總之,對站位的的要求就是:始終站在偏反手位,始終準備用正手進攻!(孔令輝式打法除外) 補充1:關於左肩比右肩稍高?高到什麼程度?你把左手叉腰,握拍的右手下垂,好象左肩頂上去,把右肩頂下來的那種感覺。總之,這種姿勢對了,起碼讓人一看站位就挺專業的。 Quote:1Originally postedbypingpong1at2006-6-2904:38PM: 討論一下這種站位,教練訓練方向是突出正手而不是兩面均衡吧?教到後面反手發力會不會有問題啊。 ruclcl:應該說,絕對的兩面均衡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一場比賽中正反手使用比例各佔50%的人,現代乒乓球的發展方向就是突出正手,所謂的"女子技術男性化"主要也是要求加強側身,突出正手。 我原來也擔心這種站位反手不好發力,現在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正確的反手發力姿勢就是這種站位,那種右腳在前的格林卡式的反手發力方式是教練堅持不允許的(這就是格林卡正手弱的關鍵原因),你看看王勵勤、陳杞等國手的反手動作就明白了,具體要領以後我會寫出來的。 Quote:2Originally postedbylvhuifengat2006-6-2905:35PM: 這種佔位就是中國傳統打法的佔位,突出正手,反手手臂發力以控制和連續為主。對步法要求比較高。 ruclcl:說得對,這是乒乓球的正規打法,教練教了我一個月手法,糾正了動作後,就加練步法了。大家千萬注意:只有你練過步法後才真正能感覺到水平的提高。而且步法的專業練習方法學問太多了,決不是幾個flash、幾句話就能概括得了的。 打過一段時間的朋友如果想進一步提高球技(或苦於球技長期沒有提高的朋友),必須從步法上找原因。 Quote:3 Originallypostedby月夜聽泉at2006-6-3001:35PM: 右腳始終虛的,是不是要發力時重心就可以隨時轉移到右腳上,加強移動? ruclcl:就是這個意思:------>準備時右腳始終虛的----->球到正手後----->重心轉移到右腳,隨之轉腰拉手、引拍----->擊球后再還原到這一姿勢。教練說始終要有這個意識:即時該準備用正手,時該防備反手。這種站位就是為實現這一戰略意圖。 第25樓的老兄說“基本上不左傾也不右傾,我是在中間的”,那是傳統的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現代橫拍(注意不是直拍)的主流打法(男子)就是這種站位。 2、握拍 橫拍的握法是,二指捏著,三指護著(拇指、食指二指捏著,中指、無名指、小指護著拍柄),用力的要求是:松而不晃,緊而不僵。 教練說如果找不到握拍的感覺,就回去找找拿菜刀切菜的感覺(記住不是包餃子剁餡時"剁"的感覺,而是切菜時"切"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稱橫拍為刀拍的緣故,二者在五個手指的用力分配上是有相同之處的。 Quote:1【第11樓】 站位時的準備姿勢我想問題不是很大,主要是握拍我一直不解.看何智麗的教學片時,她就是說要大姆指和食指夾著球拍,其它手指輕輕握住就可以了.但是我看好多名將的正手攻球動作,老瓦,還有現場看過一個省隊的,正手攻球時大姆指是彎曲的靠在拍柄上.如果大姆指夾住球拍,大姆指肯定是直的,我以前就一直這樣. 還有我兩指一用力夾拍就感覺整個手緊張了,兩指用多大的力夾呢?為什麼我這樣握拍就感覺發力不順暢呢,是因為夾緊了的關系嗎? ruclcl:準確地說,是大姆指和食指根部捏著球拍,而不是"夾著",我感覺教練說的握菜刀切菜的感覺很形象。3、磕球:這是從沒有摸過球拍的人特別是小孩剛學找球時的必修課,大家別看這部分內容簡單、枯燥,但對於訓練球感、建立正確的動作定型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磕球,我的教練教成人練球都從這開始,練了幾個月的小孩子打球時如果動作不對,找不到感覺了,教練就讓他自己去磕一盆球找感覺。如果哪位球友還在苦於自己不會攻球、或會拉不會攻、或拉球力量小(這方面大有人在,嘿嘿),上述問題關鍵在於撞擊不夠(本人也有這個毛病,正在苦練),自己去磕球找找撞擊的感覺吧。別看這一訓練簡單枯燥,真正下功夫會有奇效的。但成人學球最大的毛病就是好高騖遠,明明是簡單有效方法的不去練,反而熱衷於去討論什麼高深的東西;小孩高深的東西搞不懂,只好按最簡單的方法練,結果反而是練一年頂成人練十年的,鬱悶!!! 這三部分內容在以前的貼子中已經說過了,不重復了,大家自己去找吧。關於磕球,不少朋友不清楚,這裡再重複一下:基本要求與正手攻動作一樣,此外要注意: 1、站位近臺,左腳插進案子下面,身體離案子邊緣也就一拳遠。(因為自己拋球,球是直上直下的,沒有前衝力,如果站們離得太遠,打球時就會"漏球") 2、拋球時,拋球的左手要抬起來:也就是大臂、小臂、肘與地面平行。這點很重要(做到這點,你就能轉腰引拍,轉腰打球了) 3、每次手中至少拿兩個球(最好四個),這樣能形成拋-->打-->拋-->打的連續動作。 4、盡量少摩擦球、最好是不摩擦,這樣才能練出正手攻球的"擊打"效果,因為自己拋球,球是直上直下走,完全借不上力,只能發力撞擊。如果是摩擦過去的,那磕球就沒有意義了。如果哪位朋友只會拉球,不會攻球,也可以用這個辦法練。 5、對拋球的說明:所謂"拋球",是指手背朝上,手心朝下,一鬆開握球的手,讓球直接落到案子上,球再從案子上彈起到最高點時,是擊球的時機。("拋球"千萬不是發球那樣,手心向上,先向上拋起球等球下落時再打)
1、顛球:(主要是手感練習) 2、握拍、徒手揮拍練習: 3、磕球:(很重要,目的是建立正確的擊球動作和手感) 4、多球訓練:(正反手) 5、單球訓練:(正反手,分20個、50個、100個、200個幾個階段) 6、走位訓練:(最基本的步法訓練,關係到你以後的步法) 7、左推右攻:(解決正反手轉換問題) 8、發球訓練: 9、搓球訓練:(慢搓、快搓) 10、接發球訓練: 11、推、側訓練:(解決側身位殺問題) 12、搓、側訓練:(練習側身拉球、進攻) 13、撲正手訓練:(涉及你正手能力的一個關鍵步法,解決正手位大角攻問題) 14、逢斜變直訓練:(打落點訓練) 15、推、側、撲訓練:(練過這個你就敢像馬林、柳承敏那樣很專業地站在反手位大角打球了) 16、發搶訓練: 17、殺高球訓練: 18、正手弧圈球訓練:(這時才可以開始練拉弧圈的,呵呵!!!) 19、反手弧圈球訓練: 20、重複11--16,(加入拉球內容,只是變打為拉而已)練到這時,可以說基本的內容才告一段落。在體校至少需要二年時間,贏業餘打十幾年球的人是不成問題的。下一步才涉及乒乓球的各種中高級技術,如反拉、對拉、臺內挑打、擰、快撕、快帶.......等等(這些技術我只學了一個臺內挑打,還沒練太好),還是務實點,先從基本的做起吧。1、關於站位: 以前打過幾天反膠,總感覺正反手銜接和轉換不好,反手打得好時轉正手就差,反之正手打得好反手又不行了。無奈之下改直拍、改長膠.....改來改去沒有效果。 教練來後,第一課就講站位,這才發覺:原來正反手銜接和轉換不好與站位有很大關系: 要點:除了眾所周知的左腳稍前,右腳稍後(右手握拍)外,關鍵一點是右肩稍下沉,左肩比右肩稍高,且右腿始終是虛的,即始終保持正手攻的站位。特別是反手撥、搓時也要保持這一狀態,用教練的話:"無論有多困難也要堅持(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且右腿始終是虛的),習慣了正反手銜接自然就流暢了,正手的威力就有了。"如果大家還不明白,看看王勵勤的站就知道了。 總之,對站位的的要求就是:始終站在偏反手位,始終準備用正手進攻!(孔令輝式打法除外) 補充1:關於左肩比右肩稍高?高到什麼程度?你把左手叉腰,握拍的右手下垂,好象左肩頂上去,把右肩頂下來的那種感覺。總之,這種姿勢對了,起碼讓人一看站位就挺專業的。 Quote:1Originally postedbypingpong1at2006-6-2904:38PM: 討論一下這種站位,教練訓練方向是突出正手而不是兩面均衡吧?教到後面反手發力會不會有問題啊。 ruclcl:應該說,絕對的兩面均衡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一場比賽中正反手使用比例各佔50%的人,現代乒乓球的發展方向就是突出正手,所謂的"女子技術男性化"主要也是要求加強側身,突出正手。 我原來也擔心這種站位反手不好發力,現在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正確的反手發力姿勢就是這種站位,那種右腳在前的格林卡式的反手發力方式是教練堅持不允許的(這就是格林卡正手弱的關鍵原因),你看看王勵勤、陳杞等國手的反手動作就明白了,具體要領以後我會寫出來的。 Quote:2Originally postedbylvhuifengat2006-6-2905:35PM: 這種佔位就是中國傳統打法的佔位,突出正手,反手手臂發力以控制和連續為主。對步法要求比較高。 ruclcl:說得對,這是乒乓球的正規打法,教練教了我一個月手法,糾正了動作後,就加練步法了。大家千萬注意:只有你練過步法後才真正能感覺到水平的提高。而且步法的專業練習方法學問太多了,決不是幾個flash、幾句話就能概括得了的。 打過一段時間的朋友如果想進一步提高球技(或苦於球技長期沒有提高的朋友),必須從步法上找原因。 Quote:3 Originallypostedby月夜聽泉at2006-6-3001:35PM: 右腳始終虛的,是不是要發力時重心就可以隨時轉移到右腳上,加強移動? ruclcl:就是這個意思:------>準備時右腳始終虛的----->球到正手後----->重心轉移到右腳,隨之轉腰拉手、引拍----->擊球后再還原到這一姿勢。教練說始終要有這個意識:即時該準備用正手,時該防備反手。這種站位就是為實現這一戰略意圖。 第25樓的老兄說“基本上不左傾也不右傾,我是在中間的”,那是傳統的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現代橫拍(注意不是直拍)的主流打法(男子)就是這種站位。 2、握拍 橫拍的握法是,二指捏著,三指護著(拇指、食指二指捏著,中指、無名指、小指護著拍柄),用力的要求是:松而不晃,緊而不僵。 教練說如果找不到握拍的感覺,就回去找找拿菜刀切菜的感覺(記住不是包餃子剁餡時"剁"的感覺,而是切菜時"切"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稱橫拍為刀拍的緣故,二者在五個手指的用力分配上是有相同之處的。 Quote:1【第11樓】 站位時的準備姿勢我想問題不是很大,主要是握拍我一直不解.看何智麗的教學片時,她就是說要大姆指和食指夾著球拍,其它手指輕輕握住就可以了.但是我看好多名將的正手攻球動作,老瓦,還有現場看過一個省隊的,正手攻球時大姆指是彎曲的靠在拍柄上.如果大姆指夾住球拍,大姆指肯定是直的,我以前就一直這樣. 還有我兩指一用力夾拍就感覺整個手緊張了,兩指用多大的力夾呢?為什麼我這樣握拍就感覺發力不順暢呢,是因為夾緊了的關系嗎? ruclcl:準確地說,是大姆指和食指根部捏著球拍,而不是"夾著",我感覺教練說的握菜刀切菜的感覺很形象。3、磕球:這是從沒有摸過球拍的人特別是小孩剛學找球時的必修課,大家別看這部分內容簡單、枯燥,但對於訓練球感、建立正確的動作定型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磕球,我的教練教成人練球都從這開始,練了幾個月的小孩子打球時如果動作不對,找不到感覺了,教練就讓他自己去磕一盆球找感覺。如果哪位球友還在苦於自己不會攻球、或會拉不會攻、或拉球力量小(這方面大有人在,嘿嘿),上述問題關鍵在於撞擊不夠(本人也有這個毛病,正在苦練),自己去磕球找找撞擊的感覺吧。別看這一訓練簡單枯燥,真正下功夫會有奇效的。但成人學球最大的毛病就是好高騖遠,明明是簡單有效方法的不去練,反而熱衷於去討論什麼高深的東西;小孩高深的東西搞不懂,只好按最簡單的方法練,結果反而是練一年頂成人練十年的,鬱悶!!! 這三部分內容在以前的貼子中已經說過了,不重復了,大家自己去找吧。關於磕球,不少朋友不清楚,這裡再重複一下:基本要求與正手攻動作一樣,此外要注意: 1、站位近臺,左腳插進案子下面,身體離案子邊緣也就一拳遠。(因為自己拋球,球是直上直下的,沒有前衝力,如果站們離得太遠,打球時就會"漏球") 2、拋球時,拋球的左手要抬起來:也就是大臂、小臂、肘與地面平行。這點很重要(做到這點,你就能轉腰引拍,轉腰打球了) 3、每次手中至少拿兩個球(最好四個),這樣能形成拋-->打-->拋-->打的連續動作。 4、盡量少摩擦球、最好是不摩擦,這樣才能練出正手攻球的"擊打"效果,因為自己拋球,球是直上直下走,完全借不上力,只能發力撞擊。如果是摩擦過去的,那磕球就沒有意義了。如果哪位朋友只會拉球,不會攻球,也可以用這個辦法練。 5、對拋球的說明:所謂"拋球",是指手背朝上,手心朝下,一鬆開握球的手,讓球直接落到案子上,球再從案子上彈起到最高點時,是擊球的時機。("拋球"千萬不是發球那樣,手心向上,先向上拋起球等球下落時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