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水上晶鈴

    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天氣太冷,也是在二九的第六天,農曆的臘月十四日。只要是不上班,均不外出,在有暖氣的房間看書,看手機,習俗為天氣冷多吃羊內純蘿蔔,或者是吃餃子。

  • 2 # 用戶7415317088141

    小寒特點,是一年最冷的時令,天寒地凍,冰凍三尺,習俗,小寒裡一般有臘八和小年臘月二十三,人們吃臘八粥來紀念傳承古時用多種食物一起煮食充飢以對抗寒冷的日子,吃灶糖紀念灶王爺。

  • 3 # 用戶5435842789945

    1、小寒節氣的特點

    小寒,太陽到達黃經285°,於每年公曆1月5-7日交節。小寒的天氣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俗話有講:“冷在三九”,由於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小寒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講法。

    至於小寒和大寒節氣哪個更冷?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歷史資料統計表明:不同地點、不同年份情況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北方大寒節氣的平均最低氣溫要低於小寒節氣的平均最低氣溫;南方則反之。

    小寒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時期,土壤凍結,河流封凍,加之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天氣寒冷,人們叫做“數九寒天”。在中國南方雖然沒有北方峻冷凜冽,但是氣溫亦明顯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時候是小寒及雨水和驚蟄之間這兩個時段。小寒時是乾冷,而雨水後是溼冷。

    中國南方地區冬暖顯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凍,最低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卻很少低於零下5℃,華南南部0℃以下的低溫更不多見。中國隆冬最冷的地區是黑龍江北部,最低氣溫在可達零下40℃左右,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帶,則是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現0℃以下的低溫。加之逆溫效應十分顯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能夠良好生長。

    小寒時北京的平均氣溫一般在一5℃上下,極端最低溫度在—15℃以下;東北北部地區,這時的平均氣溫在—30℃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低達—50℃以下,午後最高氣溫平均也不過—20℃。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區及藏北高原,平均氣溫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區平均氣溫在—10℃上下。到秦嶺、淮河一線平均氣溫則在0℃左右,此線以南已經沒有季節性的凍土,冬作物也沒有明顯的越冬期。這時的江南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5℃上下,雖然田野裡仍是充滿生機,但亦時有冷空氣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2、小寒節氣的習俗

    (1)吃菜飯

    小寒時節,在江蘇一些地方,許多家庭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一樣,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熬的,非常香鮮可口。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有名特產,可稱得上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比美。

    (2)吃糯米飯

    到了小寒,廣東某些地區也會煮飯過節,只不過不煮菜飯,而是煮糯米飯。但是,過節吃的糯米飯並不只是把糯米煮成飯那麼容易,它裡面會加上炒香了的“臘味”(廣東人統稱臘腸和臘肉為“臘味”)、香菜、蔥花等原料,吃起來非常香。“臘味”是煮糯米飯必需的,一方面是脂肪含量高,禦寒;另一方面糯米本身黏性大,飯氣味重,需要摻和一些油脂類吃起來才香。

    (3)吃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舊時天津地區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6厘米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那時候條件有限,所以人們會想出一些方法來彌補冬日蔬菜的K乏。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要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4)畫圖數九

    小寒節氣最後來源於黃河流域,聽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

    (5)探梅

    此時臘梅已開,紅梅含苞待放,挑選有梅花的絕佳景色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清香,神智也會為之清新振奮。

    (6)冰戲

    中國南方各省,人冬之後天寒地訴,冰期非常持久,動輒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

    (7)臘祭

    “小寒”是臘月的節氣,由於古人會在十二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臘月。

    (8)體育鍛煉

    俗語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很多地方恰逢小寒節氣時,會用當地具有地域特點的體育鍛煉方式來過節,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假如遇到下雪,那節目就更多了,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渾身暖和,血脈暢通。

  • 4 # 用戶4771543705499

    小寒節氣的特徵

    小寒節氣的特點是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干支歷子月的結束與丑月的起始。鬥指子,太陽黃經為285°,於每年公曆1月5-7日交節。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冬至之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持續降低,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小寒時節,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北半球的氣溫還在持續降低。

    小寒節氣的習俗

    1.冰戲

    中國北方各省,入冬之後天氣比較寒冷。有時候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撐船般划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上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

    2.臘祭

    “小寒”是臘月的節氣,由於古人會在十二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臘月。臘的本義是“接”,取新舊交接之意。臘祭為中國古代祭祀習俗之一,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

    “臘祭”含意取其有三:

    (1)表示不忘記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

    (2)祭百神,感謝他們一年來為農業所作出的貢獻。

    (3)人們終歲勞苦,此時農事己息,藉此遊樂一番。

    3.吃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另有一項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古籍記載,臘八粥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點染,這些食品均為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4.吃黃芽菜

    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而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5.吃糯米飯

    廣東民諺“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傳統認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6.準備年貨

    小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所以小寒到了,也就意味著距離我們的春節不遠了。因此,小寒的時候很多地方年味漸濃,家家戶戶已經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等等,陸續為春節作准備。

  • 5 # 一抹醉人的微笑ghm

    特點:小寒後冷空氣活動會比較頻繁。小寒節氣會有一些比價特別的風俗,比如臘八節就是在這個節氣中,即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棒骨醬骨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