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路漫漫2235

    孔子說學對為人有四重境界:謙卑、謙恭、謙遜、謙和。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與君子相對的則是小人,孔子常常將此二者對比著說,比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的內心坦坦蕩蕩,而小人內心常患得患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謙謙君子不比氾氾之庸,因為他們的為人有四重境界,故而他們能活得更內心舒坦,處置世事能更游刃有餘。

  • 2 # 山東韓飛

    聖人孔子謙謙君子的四重境界,就在於四個“

    第一重境界:謙卑。除了謙虛不自大,也有討巧的意味,甚至會成為壓制個性健康發展的隱形殺手。但在現代生活中,它不失為一種保護自己的有效方式,特別是在這錯綜複雜的人際交往和形形色色的利益之爭中。

    第二重境界:謙恭。比起謙卑,它有恭敬、恭維別人的意思,但這其實更接近於讚美。它是一個人內在品德和修養的高度表現,不因學問博雅而驕傲自大,也不因地位顯赫而處優獨尊,相反,謙恭者學問愈深愈能虛心謹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禮待人。它是人際關係潤滑劑,當別人讚美自己之時,沒有虛榮,而是繼續把事做得更好;當別人做錯事時,也不因此貶損他人。

    第三重境界:謙遜。較前面兩者更有一種低調的追求精神,而這一點往往就體現在學識上。謙遜的人不會因為自己學識優渥而話語浮誇、自以為是。世上沒有人是能夠什麼都懂的,學問包羅萬象,更應該謙虛地向他人的長處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此外,謙遜,就要做到敢於面對並承認自己的局限和短板,多學別人長處,不出風頭,只有這樣才能修得真知,啟迪心智。

    第四重境界:謙和。是這四重境界中的最高階。它所關乎的是除虛心外的和氣、和睦、和善,謙和之人是至德之人,正所謂“道生於靜逸,德生於謙和”。處在這一境界中的人總是友善的,他們會真誠地對待別人、幫助別人,甚至甘願為了成全別人而犧牲自我利益。

    保持謙和的心態,對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大有裨益,退能明哲保身,進能感化他人。修得謙和在,則能不煩不躁,一生都是幸福自在的。

    這四重境界,人人都應至少領悟一二,而它們之間,其實並無多大差異。唯一不同的是,謙卑會讓他人和自己相安無事,相處舒服;謙恭則讓他人高興,願意接近你;謙遜讓他人敬佩、敬服;謙和則是讓他人感動、感念及感恩。

  • 3 # 搬磚頭的螞蟻

    更正一下問題,孔子的學習是三重境界,不存在四重境界的說法。

    孔子認為學習的三種境界分別是知之、好之、樂之。

    第一是“知之”境界,即對於知識、學只是出於一種理性的知道、了解。在這種境界階段,人們學習、了解知識、學問,也許是為了求得利益、好處,或者是像現代教育制度讓人從小學到高中一樣,要麼隨波逐流,要麼來自父母家庭的壓力。

    第二是“好之”境界,對於知識、學問的學習乃是一種興趣和喜愛。此時,學習不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變成內在的要求;以前是“要我學”,現在是“我要學”。

    第三是“樂之”的境界。進入這種學習境界,人們完全進入了一種與知識、學問“合一”的境地,學習帶來無盡的快樂,人沉迷其中忘乎所以,自得其樂。此時,學習者廢寢忘食,也許別人看來非常辛苦,但是他們卻渾然不覺,樂在其中。

  • 4 # 貴龍魄

    論語·季氏》中有這樣一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在這裡,孔子談論的是學習問題。他把人對於知識的追求分為四個不同的境界:“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困而不學”,這幾個境界按照由高到低,由難到易的順序排列。

    所謂“生而知之”,就是指不必經過學習,生來就知曉知識,這是一種理想狀態,因而即便達不到也不必自怨自艾;“學而知之” 指善於主動發現自己的無知與不足,然後通過學習提昇自己;“困而學之”指平時用不到的時候就不學習,等到遇到困難,才為了解決問題而去學習,不失為“退而求其次”的一種選擇;而“困而不學”則是我們都應當避免的。

    孔子雖然把“生而知之”歸為上等,但他認為“生而知之”的境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達到的,他也從不認為自己屬於這類人。他曾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即自己也是因為愛好古代文化,經過學習之後才知道的。他希望人們勤奮好學,以學為樂,而不要等遇到困難再去學習。

    《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後又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為什麼學習能給孔子帶來如此的快樂,讓他寧願做“學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者?

    學習的快樂是多層的。不同於我們今天將其看作一件單調的事,在古時,“學”與“習”是兩層意思:“學”是獲取理論知識;“習”是通過實踐踐行理論。“學習”一詞,就是“知行合一”。

    “學”之樂在於反復的學習、思考與實踐,以及隨之而來的覺悟。這樣一個通過自己努力對知識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認清的過程,能給人帶來無限的滿足。

    “習”亦有其樂趣。通過實踐在生活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驗證所學內容被真正消化吸收而“轉識成智”,所學知識是真正落到實處而“學以致用”,所學經歷能真正指導人生而“修己達人”,這就是繼續學習的動力。

    或許這就是孔子為什麼願“學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的原因:求知的快樂,往往是走過低回蜿蜒的求索、歷經曲徑通幽的艱辛,而後才能逐漸深入體會到的。

  • 5 # 何勇江1

    可以說,人生無一日不在學習。不同的是,每個人對於學習的態度,決定了其學習的效果。

    關於學習,兩千多年前孔子把他分了四個境界。

    一、生而知之者為上

    當然,沒有誰是天生就會,在這裡,我們可以把他當成天賦異稟的人。

    相信有的朋友遇到過,有的人,對於某些方面的知識異常敏感,一點就通,還能舉一反三,可謂是真正的天才。

    二、學而知之者次

    天賦異稟,畢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多的,還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掌握知識。

    堅持讀書、虛心求教、保持自己的求知慾,如春天的禾苗,即使只是增長一毫米,也日有精進。

    尤其是在知識迭代如此快速的今天,想學習、會學習,並且認真去做的人,總會比其他人多一些機會和優勢。

    三、困而學之者再次

    平時沒有學習的習慣和意識,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然後去學習,雖是亡羊補牢,但也不算太晚,雖然會失去一些機會,但也在跌跌撞撞在中成長,慢慢地成才。

    四、困而不學者下

    遇到困難了,也不去學習,而是選擇逃避,得過且過。時光對於他們而言,除了增加年齡外,沒有產生絲毫價值。換句話說,就是俗稱的“混日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真理無窮,但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願我們每一人,都能保持自己的求知慾,日有所得,得有所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衛生間插座漏電跳閘怎麼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