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世之仇尤可復
-
2 # 用戶5263534694
龐涓下場是因兵敗而自殺。龐涓是魏國大將,孫臏系其同一師傅的同學,但孫臏才智高過龐涓,龐涓恐孫臏威協到他,便誣陷孫臏還對其實施了“臏”刑(挖掉孫臏的膝蓋骨),孫臏逃到齊國後,得到齊國重臣田忌的重用。齊國靠孫臏的謀略,兩次大敗統率魏國大軍的龐涓。龐涓於馬陵道見大勢已去,遂拔劍自刎。
-
3 # 用戶545716215610
龐涓和孫臏原本是同學,師承鬼谷子。民間相傳最多的是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怕他以後的成就超過自己,于是想方設法陷害孫臏,最終把孫臏的膝蓋骨挖去了。馬陵之戰,孫臏在樹上寫著:龐涓死於這棵樹下。趁著龐涓舉火看字的時候,萬箭齊發射死了龐涓。

群雄爭霸的時代,不管是哪個領導都求賢若渴。孫臏與龐涓在表面是非常要好的同學,兩人還約定誰找到好差事就一定向領導推薦另一個人,要有福同享。但其實龐涓一直都嫉妒孫臏的才能。
後來龐涓去了魏國,頗受重用,但是龐涓自認為自己不如孫臏有才能。如果按照約定把孫臏推薦給魏王,他又擔心孫臏的地位超過自己,如果不推薦給魏王,他又擔心孫臏去別的國家跟自己作對,最後自己不是對手。
于是龐涓想出一個惡毒的計謀,先把孫臏騙到魏國,但是他又在魏王面前說盡了孫臏的壞話,讓孫臏不得喜,後面又誣陷孫臏是臥底。孫臏這才知道這個平日跟自己稱兄道弟的人是多麼的陰毒險惡。孫臏想要逃走,但是龐涓一直讓人暗中監視著他。他也逃不了。于是開始裝瘋賣傻。時哭時笑,把飯碗同飯一起丟掉,但是這並沒有打消龐涓的疑慮,直到孫臏吃豬糞。後來,孫臏終於得到了機會,偷偷見到齊國一位大臣,並說服這個齊國大臣把他帶去齊國。孫臏在後來也為齊國的強大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孫臏與龐涓的仇恨,從龐涓因為嫉妒剜去孫臏膝蓋骨開始就成了無解之結。如果一開始龐涓是真心實意的邀請孫臏與自己共事,而不使壞。或者說他沒有剜去孫臏的膝蓋骨,只是尋常的囚禁,孫臏的恨也不至於那麼的濃烈吧。最終在馬陵之戰萬箭齊發把龐涓射死
回覆列表
龐涓最後下場走投無路,只得拔劍自殺。
龐涓是魏國大將,他用兵有術,打了很多勝仗,深得魏惠王的寵信。
魏惠王聽說有個名叫孫臏的人非常有才能,就向龐涓打聽。孫臏是龐涓的同窗,才能遠在龐涓之上。龐涓嘴上誇讚著孫臏的才能,心裡卻暗暗地盤算如何陷害孫臏。
魏惠王見龐涓也讚揚孫臏,就把孫臏請來和龐涓共事。沒多久,龐涓就誣陷孫臏私通齊國,魏惠王十分惱怒,治了孫臏的罪,並將他趕入齊國示威。齊國大將田忌知道孫臏是個良才,便收留他並推薦給齊威王。之後,孫臏與田忌一起為齊國做了不少貢獻,著名的圍魏救趙就發生在這段時間。
公元前342年,魏國派龐涓攻打南韓,孫臏再次採用圍魏救趙的戰術,率軍襲擊魏國首都大梁。龐涓收到魏國的告急文書,只好退兵回國。孫臏考慮到魏軍自恃其勇,一定會輕視齊軍,況且齊軍早有怯戰的名聲,便命令魏國境內的齊軍第一天埋設供十萬人的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第三天減為三萬個。龐涓查看齊軍留下的灶後非常高興,想趁機收拾了齊軍,便帶著隊伍追了上去。
龐涓追到馬陵(今山東郯城一帶)時,天已經快黑了,為了追上齊軍,他命令大軍摸黑前行。忽然,前面的兵士報告說,路被樹木堵住了。龐涓上前一看,發現樹都倒在路中央,除了一棵最大的被颳去樹皮,上面還寫著幾個大字:“龐涓死於此樹下!”龐涓醒悟過來時已經來不及了,四周殺聲震天,到處是齊國的兵士。龐涓走投無路,只得拔劍自殺。
同為孫臏同僚,龐涓因嫉賢妒能設計陷害,最終落了個自我了斷的下場;而田忌心胸寬廣,接納有才華的人,自己也借力而上,成就了非凡人生。
我們在遇到才能不如自己的人時,應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遇到強者時也不要心生不滿,更不能暗中陷害。要知道,拖住別人並不會使自己跑得更快,壓低別人也不會因此長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