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黃磊和劉若英,是很久很久以來的事了。在《為愛痴狂》和《邊走邊唱》的時候,在《少女小漁》和《夜半歌聲》的時候,在劉若英和黃磊還是互不相干的陌生人的時候。喜歡這樣的一類人,不會想要瘋狂地擁上去,簽名、合影,觸摸真實的軀體--當然我也早已過了那樣的年紀;只會覺得慶幸,因為他們的作品,得以在隔著山重水複的地方,看到自己的生命,在別人的境遇裡投影。
《似水年華》是黃磊和劉若英合作的第三部戲。黃磊演書卷氣濃濃的北大博士生,劉若英則是從台灣來內地工作的時裝設計師,幾乎是兩人從影以來最貼近本來身份的角色了。而且,這一次他們之間不再像徐志摩與張幼儀、少東與英兒那般,永恆站在愛情的背面。在黃磊稱為給自己的“青春紀念”的作品裡,他們得以傾心相戀。戲裡文和英的初次交談不歡而散,因為英誤動了文心愛的古書;而真實的黃磊也在第一次和劉若英見面時就批評她遲到,令劉若英至今仍帶笑地回想,耿耿於懷。許多巧合仿佛無心,又似有意,就像戲中人物的名字,她並不姓英,似乎也不是叫英,但是,反正,她就是“英”。
這一段時間,網上有很多《似水年華》新聞發布會的消息。黃磊說他和劉若英之間是在愛情、親情和友情之外的第四種感情。而劉若英說:世界上最殘酷的事情也許並不是愛與恨,而是彼此擦肩而過卻“相忘於江湖”;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並不是生與死,是站在你的面前,卻不能說一句“我愛你”。
可是,黃磊不承認他與劉若英之間有愛情,卻到底也不忍心歸之為友情。
看《似水年華》會看得人焦急。當文和英在相距五米處視而不見地錯過,當文在英曾停駐的音樂盒前停駐,當文寫給英的信飄落在一堆不相干的信裡,黃磊仿佛想說:這就是人生的無奈,這是區別於瓊瑤式愛情的屬於現世的,愛情。
但這卻又是最最不現實的一個故事。這並不是一個關於時光隧道的科幻故事,也不講述舊朝代的事情,但它的時間卻跨越至50年後,在有無限不確定性的未來,肯定地告訴你故事的結局:雖不相守,卻始終相思。
劉若英在《一個人的KTV》裡說:有些話在臺詞裡說會比較容易,甚至比較真。我願意相信,黃磊拍這部戲是為了藉著文的嘴說出所有他在真實的人生裡不能說的。文眉宇間那些前所未見的勇敢與退縮、狂喜與受傷,也是屬於黃磊的。
英不想傷害雄,黃磊不能背叛孫莉。但是《似水年華》,是黃磊給劉若英的一個比鑽石更恆久的承諾。
其實我並不知道,當黃磊在一筆一劃地在紙上寫出這部20萬字的《似水年華》劇本的時候,當他為在自己青春尚未褪色前(結婚前?)推出這部戲而緊趕慢趕的時候,當他在片場為著種種壓力和情緒而失聲痛哭的時候,會不會想要有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我甚至也無從把握,這樣的一番解讀,是對他們心事的洞穿,或純屬牽強附會。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想要劉若英一輩子的孤單,我不喜歡黃磊的終身伴侶是《我想我是海》裡那個沒給我留下什麼印象的護士。如果現實不能改變,那麼我想給劉若英一個傳奇,讓她做那個男人一輩子不能釋懷的女人,做他驀然回首時,永遠驚心動魄的回憶。
儘管我也知道,即使對一個如劉若英這樣的女子,這也只能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面對深愛的人,如果可以朝朝暮暮,還有誰希罕什麼永遠的回憶呢。
喜歡黃磊和劉若英,是很久很久以來的事了。在《為愛痴狂》和《邊走邊唱》的時候,在《少女小漁》和《夜半歌聲》的時候,在劉若英和黃磊還是互不相干的陌生人的時候。喜歡這樣的一類人,不會想要瘋狂地擁上去,簽名、合影,觸摸真實的軀體--當然我也早已過了那樣的年紀;只會覺得慶幸,因為他們的作品,得以在隔著山重水複的地方,看到自己的生命,在別人的境遇裡投影。
《似水年華》是黃磊和劉若英合作的第三部戲。黃磊演書卷氣濃濃的北大博士生,劉若英則是從台灣來內地工作的時裝設計師,幾乎是兩人從影以來最貼近本來身份的角色了。而且,這一次他們之間不再像徐志摩與張幼儀、少東與英兒那般,永恆站在愛情的背面。在黃磊稱為給自己的“青春紀念”的作品裡,他們得以傾心相戀。戲裡文和英的初次交談不歡而散,因為英誤動了文心愛的古書;而真實的黃磊也在第一次和劉若英見面時就批評她遲到,令劉若英至今仍帶笑地回想,耿耿於懷。許多巧合仿佛無心,又似有意,就像戲中人物的名字,她並不姓英,似乎也不是叫英,但是,反正,她就是“英”。
這一段時間,網上有很多《似水年華》新聞發布會的消息。黃磊說他和劉若英之間是在愛情、親情和友情之外的第四種感情。而劉若英說:世界上最殘酷的事情也許並不是愛與恨,而是彼此擦肩而過卻“相忘於江湖”;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並不是生與死,是站在你的面前,卻不能說一句“我愛你”。
可是,黃磊不承認他與劉若英之間有愛情,卻到底也不忍心歸之為友情。
看《似水年華》會看得人焦急。當文和英在相距五米處視而不見地錯過,當文在英曾停駐的音樂盒前停駐,當文寫給英的信飄落在一堆不相干的信裡,黃磊仿佛想說:這就是人生的無奈,這是區別於瓊瑤式愛情的屬於現世的,愛情。
但這卻又是最最不現實的一個故事。這並不是一個關於時光隧道的科幻故事,也不講述舊朝代的事情,但它的時間卻跨越至50年後,在有無限不確定性的未來,肯定地告訴你故事的結局:雖不相守,卻始終相思。
劉若英在《一個人的KTV》裡說:有些話在臺詞裡說會比較容易,甚至比較真。我願意相信,黃磊拍這部戲是為了藉著文的嘴說出所有他在真實的人生裡不能說的。文眉宇間那些前所未見的勇敢與退縮、狂喜與受傷,也是屬於黃磊的。
英不想傷害雄,黃磊不能背叛孫莉。但是《似水年華》,是黃磊給劉若英的一個比鑽石更恆久的承諾。
其實我並不知道,當黃磊在一筆一劃地在紙上寫出這部20萬字的《似水年華》劇本的時候,當他為在自己青春尚未褪色前(結婚前?)推出這部戲而緊趕慢趕的時候,當他在片場為著種種壓力和情緒而失聲痛哭的時候,會不會想要有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我甚至也無從把握,這樣的一番解讀,是對他們心事的洞穿,或純屬牽強附會。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想要劉若英一輩子的孤單,我不喜歡黃磊的終身伴侶是《我想我是海》裡那個沒給我留下什麼印象的護士。如果現實不能改變,那麼我想給劉若英一個傳奇,讓她做那個男人一輩子不能釋懷的女人,做他驀然回首時,永遠驚心動魄的回憶。
儘管我也知道,即使對一個如劉若英這樣的女子,這也只能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面對深愛的人,如果可以朝朝暮暮,還有誰希罕什麼永遠的回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