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用良種。
品種選用上有三個主要的要求:一是果實顏色要鮮紅,加上晒乾後不褪色;二是有較強的辛辣味;三是幹物質含量高。可供選擇的線椒品種有辣豐系列、永優系列等。此外,近年選育的線辣椒新品種8819各地反映較好,已成為中國的主栽品種。該品種中早熟,長勢健壯,植株緊湊,葉色深綠,結果集中,果實簇生,果面色澤紅亮,品質優良,適應性廣,對辣椒炭疽病、病毒病、疫病、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幹椒產量250~400千克/667平方米。其果實適宜乾製和加工,加工產品口感好,香味濃,商品性優。
二 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於11~12月,在簡易保護地條件下播種育苗,3~4月定植。華南地區於12月至1月,在塑料薄膜覆蓋條件下播種育苗,2~3月定植。北方地區多於春季在保護地播種育苗,於4~5月間斷霜後植於大田。
辣椒在栽培上可分為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式。但生產上多用育苗移栽。每667平方米大田生產需苗床面積15~25平方米;苗床要選擇地勢高,易排水灌水的地塊;每平方米苗床要施腐熟優質有機肥4~5千克,另加過磷酸鈣0.15千克;苗床做成1.3米寬的畦面,畦高15厘米,留好畦溝;在播種前5天畦面摟平後,用400~500倍的辛硫磷和300倍的多菌靈加水稀釋後噴透畦面,預防病蟲害;做畦前把各種肥料打碎均勻撒上,然後整細整平,並過篩準備適量細土,留作播種後蓋種;播種前半天畦面要澆足底水。
北方接麥茬栽培,播種時間在4月上中旬,最好先在晴天上午進行;採用幹籽播種。採用等距離劃格點播,待底水剛滲完後,用划行器在苗床內劃5厘米見方的方格,每格點種2~3粒。點播後要及時用半乾細土撒蓋種子上,厚度在1厘米左右。覆土後,畦面上放幾根枝條或少量秸稈,再覆蓋地膜,再架小拱棚。
辣椒種子發芽適溫為25~30℃,播種後注意保溫,中午棚溫不可超過33℃,下午4時以後加蓋草簾等,增加夜間保溫效果。50%出苗後,要及時掀掉地膜。揭棚膜逐漸放風,降低床溫,白天床溫控制在25~28℃,夜間控制在20℃左右。防止徒長;苗出齊後,進一步降溫,白天20~25℃,夜間15~17℃。為減少秧苗病害的發生,棚膜一般只放風,不揭膜,這樣可避免雨水淋苗,從而減少病害的發生。前期一般不澆水,結合拔草、間苗輕灑一些,中期要適當多澆點水,後期應減少澆水。
三 移栽。
移栽前4~5天,將苗床輕度均勻灌水,結合灌水每667平方米苗床追施尿素500~750克。待水滲下後,再用代森錳鋅500倍液,加0.8%的尿素,0.4%磷酸二氫鉀組成的藥肥複合液噴灑1次。然後用瓜刀或瓜鏟按穴起坨移栽,使移栽苗帶肥、帶藥、帶水、帶土栽于田間,以利加速還苗,提高成活率,並預防前期病害發生。如覺得起坨帶土移栽運輸量較大,也可將辣椒苗拔出後,放入事先配製好的內含0.6%尿素和0.4%磷酸二氫鉀複合液中運到田間移栽。移栽應選擇晴好天氣,隨栽隨澆水。
在定植前5天,中等肥力田塊每667平方米用腐熟有機肥2000千克以上、20~30千克磷酸二銨、15千克硫酸鉀。採用深條施於定植行中間。採用寬窄行種植,雙行培土成壟,壟寬116厘米,寬行66厘米,窄行50厘米,穴距26厘米。每667平方米4200穴左右,每穴種植3株或分株栽丁字形,約13000株左右。
四 肥水管理。
幹辣椒雖然耐旱能力強,但在雨水稀少和乾旱季節,保水能力不強的土壤,必須進行澆水灌溉。在開花坐果前,每隔3~4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溼潤,坐果後,進入夏季高溫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水防澇。
幹辣椒雖然不要求早熟,但因生長期長,不能只靠基肥,在定植後到第一層花開放以前,要追肥,澆水,促進多發枝,多開花,多結果。除氮肥外,還要增施磷、鉀肥。一般的作法是重施磷、鉀肥作基肥,每667平方米用過磷酸鈣25~50千克、有機肥2500千克,混勻後穴施或溝施。處暑後氣溫開始下降,適於開花掛果,重施一次翻秋肥,促進早翻花,早坐果、早紅熟。辣椒主根不發達,需多次培土成壟,防止倒伏的發生。需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排澇的能力。一般結合淺中耕培土3次以上,其高度在16~26厘米。
線辣椒門花開放後,在株行兩側5~10厘米處重施追肥1次,接著進行深中耕和培土起壟,使辣椒根系的覆土厚度增加。這不僅有利於防止辣椒倒伏,還可在高溫季節降低根際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結構和通透狀況,對辣椒植株起到保護作用。
五 植株調整。
當辣椒門花開放或果長1~2厘米時,抹掉門果以下主莖上的分枝和葉片。抹芽的時間以下午和“芽不過寸”(芽長<3.3厘米)為宜。立秋後3~5天進行摘心。整枝摘心有利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害和爛果,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果實發育良好,成熟期提早,並可增加產量10%左右。
六 採收。
線椒生產主要是以收獲鮮紅椒加工,開始收鮮紅椒時間約在9月下旬,應及時採收鮮紅椒,採收要去蒂。最遲在11月20日後,但千萬不能使紅椒與青椒受凍,失去商品價值。果實採收的標準,是要果實全變為深紅。近萼片的一端也變紅才採收。每667平方米鮮果產量一般為1000~2000千克,晒乾後約為150~250千克,高產的可達500千克,晒乾率為15%~20%。
七 陰干烘烤。
線辣椒通常的乾製方法有3種,即晒乾、陰干和人工烘烤。其中陰干的幹椒其外觀商品性狀和內在營養最好,但乾製過程中爛果較多,成品率低;人工烘烤的效應與陰干恰好相反。而模擬自然陰干烘烤則取其二者優點。即在紅辣椒裝入烘爐之後,關閉天、地窗,待烘爐溫度升至45℃時,即打開天、地窗連續通風,使之接近自然陰干狀態時的通風狀況。而後保持45~55℃的爐溫進行烘烤。椒幹出爐後即行“回潮”,將出爐椒幹攤放在潮溼的磚地上,借助夜間露水回潮。此法可保持椒幹含水量在17%以內,從而避免了椒幹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發生黴變。
一選用良種。
品種選用上有三個主要的要求:一是果實顏色要鮮紅,加上晒乾後不褪色;二是有較強的辛辣味;三是幹物質含量高。可供選擇的線椒品種有辣豐系列、永優系列等。此外,近年選育的線辣椒新品種8819各地反映較好,已成為中國的主栽品種。該品種中早熟,長勢健壯,植株緊湊,葉色深綠,結果集中,果實簇生,果面色澤紅亮,品質優良,適應性廣,對辣椒炭疽病、病毒病、疫病、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幹椒產量250~400千克/667平方米。其果實適宜乾製和加工,加工產品口感好,香味濃,商品性優。
二 育苗。
長江中下游地區,於11~12月,在簡易保護地條件下播種育苗,3~4月定植。華南地區於12月至1月,在塑料薄膜覆蓋條件下播種育苗,2~3月定植。北方地區多於春季在保護地播種育苗,於4~5月間斷霜後植於大田。
辣椒在栽培上可分為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式。但生產上多用育苗移栽。每667平方米大田生產需苗床面積15~25平方米;苗床要選擇地勢高,易排水灌水的地塊;每平方米苗床要施腐熟優質有機肥4~5千克,另加過磷酸鈣0.15千克;苗床做成1.3米寬的畦面,畦高15厘米,留好畦溝;在播種前5天畦面摟平後,用400~500倍的辛硫磷和300倍的多菌靈加水稀釋後噴透畦面,預防病蟲害;做畦前把各種肥料打碎均勻撒上,然後整細整平,並過篩準備適量細土,留作播種後蓋種;播種前半天畦面要澆足底水。
北方接麥茬栽培,播種時間在4月上中旬,最好先在晴天上午進行;採用幹籽播種。採用等距離劃格點播,待底水剛滲完後,用划行器在苗床內劃5厘米見方的方格,每格點種2~3粒。點播後要及時用半乾細土撒蓋種子上,厚度在1厘米左右。覆土後,畦面上放幾根枝條或少量秸稈,再覆蓋地膜,再架小拱棚。
辣椒種子發芽適溫為25~30℃,播種後注意保溫,中午棚溫不可超過33℃,下午4時以後加蓋草簾等,增加夜間保溫效果。50%出苗後,要及時掀掉地膜。揭棚膜逐漸放風,降低床溫,白天床溫控制在25~28℃,夜間控制在20℃左右。防止徒長;苗出齊後,進一步降溫,白天20~25℃,夜間15~17℃。為減少秧苗病害的發生,棚膜一般只放風,不揭膜,這樣可避免雨水淋苗,從而減少病害的發生。前期一般不澆水,結合拔草、間苗輕灑一些,中期要適當多澆點水,後期應減少澆水。
三 移栽。
移栽前4~5天,將苗床輕度均勻灌水,結合灌水每667平方米苗床追施尿素500~750克。待水滲下後,再用代森錳鋅500倍液,加0.8%的尿素,0.4%磷酸二氫鉀組成的藥肥複合液噴灑1次。然後用瓜刀或瓜鏟按穴起坨移栽,使移栽苗帶肥、帶藥、帶水、帶土栽于田間,以利加速還苗,提高成活率,並預防前期病害發生。如覺得起坨帶土移栽運輸量較大,也可將辣椒苗拔出後,放入事先配製好的內含0.6%尿素和0.4%磷酸二氫鉀複合液中運到田間移栽。移栽應選擇晴好天氣,隨栽隨澆水。
在定植前5天,中等肥力田塊每667平方米用腐熟有機肥2000千克以上、20~30千克磷酸二銨、15千克硫酸鉀。採用深條施於定植行中間。採用寬窄行種植,雙行培土成壟,壟寬116厘米,寬行66厘米,窄行50厘米,穴距26厘米。每667平方米4200穴左右,每穴種植3株或分株栽丁字形,約13000株左右。
四 肥水管理。
幹辣椒雖然耐旱能力強,但在雨水稀少和乾旱季節,保水能力不強的土壤,必須進行澆水灌溉。在開花坐果前,每隔3~4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溼潤,坐果後,進入夏季高溫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水防澇。
幹辣椒雖然不要求早熟,但因生長期長,不能只靠基肥,在定植後到第一層花開放以前,要追肥,澆水,促進多發枝,多開花,多結果。除氮肥外,還要增施磷、鉀肥。一般的作法是重施磷、鉀肥作基肥,每667平方米用過磷酸鈣25~50千克、有機肥2500千克,混勻後穴施或溝施。處暑後氣溫開始下降,適於開花掛果,重施一次翻秋肥,促進早翻花,早坐果、早紅熟。辣椒主根不發達,需多次培土成壟,防止倒伏的發生。需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排澇的能力。一般結合淺中耕培土3次以上,其高度在16~26厘米。
線辣椒門花開放後,在株行兩側5~10厘米處重施追肥1次,接著進行深中耕和培土起壟,使辣椒根系的覆土厚度增加。這不僅有利於防止辣椒倒伏,還可在高溫季節降低根際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結構和通透狀況,對辣椒植株起到保護作用。
五 植株調整。
當辣椒門花開放或果長1~2厘米時,抹掉門果以下主莖上的分枝和葉片。抹芽的時間以下午和“芽不過寸”(芽長<3.3厘米)為宜。立秋後3~5天進行摘心。整枝摘心有利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害和爛果,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果實發育良好,成熟期提早,並可增加產量10%左右。
六 採收。
線椒生產主要是以收獲鮮紅椒加工,開始收鮮紅椒時間約在9月下旬,應及時採收鮮紅椒,採收要去蒂。最遲在11月20日後,但千萬不能使紅椒與青椒受凍,失去商品價值。果實採收的標準,是要果實全變為深紅。近萼片的一端也變紅才採收。每667平方米鮮果產量一般為1000~2000千克,晒乾後約為150~250千克,高產的可達500千克,晒乾率為15%~20%。
七 陰干烘烤。
線辣椒通常的乾製方法有3種,即晒乾、陰干和人工烘烤。其中陰干的幹椒其外觀商品性狀和內在營養最好,但乾製過程中爛果較多,成品率低;人工烘烤的效應與陰干恰好相反。而模擬自然陰干烘烤則取其二者優點。即在紅辣椒裝入烘爐之後,關閉天、地窗,待烘爐溫度升至45℃時,即打開天、地窗連續通風,使之接近自然陰干狀態時的通風狀況。而後保持45~55℃的爐溫進行烘烤。椒幹出爐後即行“回潮”,將出爐椒幹攤放在潮溼的磚地上,借助夜間露水回潮。此法可保持椒幹含水量在17%以內,從而避免了椒幹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發生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