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活潑楓葉h7

    下象棋技巧十句口訣

    一、雙士缺象畏炮攻,雙象少士怕兵衝

    二、一車十子寒

    三、死子勿急吃

    四、卒子過河後應注意:

    1。其它後勤子力(車、馬、炮)須能配合以利推進

    2。占據要點,主導局面,不輕言犧牲

    五、布局反先要點:

    1。逼使對手走子還原(重複)

    2。促使對方有效步數減少

    3。干擾敵方布陣或造成僵局,使對方無好棋可下

    六、馬吃方原位七兵後,可用二路炮塞對手相眼,以便躍馬

    七、邊卒挺進有三用處:

    1。壓制對方邊馬

    2。我方能車一進三高出車或保中卒

    3。能馬三進一再馬一進三進河口象位

    八、巡河炮應對要領:

    1。上士勿急,以免被瞄象控制

    2。跨河車聯合小卒圍捕之

    3。隨時注意對方平包脫根兌子或叫殺之著

    九、河口馬應對要領:

    1。高車騎河驅之。若對方有巡河炮保馬的棋則考慮先七星劍棄兵拆除炮架,再用車驅之(橫線、縱線均可)

    2。伸炮跨河借彼兵做炮架擊之

    3。伸炮跨河伏進卒渡河做炮架擊之

    十、當對手炮打邊卒時:

    1。避其沉底,上象或平包阻之

    2。誘其沉底,車馬回師圍捕之。對方之沈底炮可用己方車馬(或車馬象)捕捉,無論馬是正馬或邊馬。

  • 2 # 用戶7415810352247

    1、入門訣

    馬走日,象走田,卒子一去不回還;車是一杆槍,炮是隔山箭,老將老士不出院。

    2、當頭炮訣

    起炮在中宮,比諸局較雄,馬常守中卒,士上將防空,象要車相護,卒宜左右攻,若將炮臨敵,馬出渡河從。

    3、士角炮訣

    炮向士角安,車行二路前,過河車炮上,炮又馬相連,車先圖士象,馬將炮向前,敵人輕不守,捉將有保難。

    4、飛炮訣

    炮起邊塞上,翻卒勢如飛,橫併當頭妙,衝前落角宜,乘虛士可得,有隙象先圖,夾輔須車力,縱橫馬亦奇。

    5、象局訣

    象局勢常安,中宮士必鴛,車先河上立,馬在後遮攔,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勢成方動炮,破敵兩岸邊。

    擴展資料

    行棋規則

    1、一著棋走了以後,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手離開棋子為準。

    2、觸摸自己方面的哪個棋子,就應走哪個棋子,除非所觸摸的那個棋子,按行棋規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別的棋子。

    3、觸摸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吃掉那個棋子,只有當己方的任何棋子都無法去吃時,才可以另行走子。

    4、先觸摸自己的棋子,後又觸摸對方的棋子,處理順序如下:前者必須吃掉後者--無法吃掉時,必須走動前者——前者無法走時,必須用別的子吃掉後者--別的棋子也無法吃掉後者。另行走子。

    5、先觸摸對方的棋子,後又觸摸自己的棋子,處理順序如下:後者必須吃掉前者——無法吃掉時,必須用別的子吃掉前者——均無法吃時,必須走動後者——後者也無法走動時,才可以另行走子。

    6、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

    (1)帥(將)被對方“將死”,即被對方將軍卻無法應將;

    (2)被“困斃”,即雖未被對方將軍,本方卻已無棋可走動;

    (3)自己宣布認輸;

    (4)一方長將不變,長將一方算輸。

    7、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1)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2)雙方長將不變,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規定,雙方又不願變著時。

    回答於 2021-04-18

  • 3 # 徐尚志理工男

    1)臨殺勿急

    2)撐起羊角士,不怕馬來將。

    3)車不立險地

    4)渡兵過河當車用

    5)屎棋貪吃卒

    6)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7)單車難破士象全

  • 4 # 有底線的70後

    馬走日字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將仕不出九宮格,小卒一步一步向前拱。

    當頭炮,馬來防。

    缺士怕雙車。

    明車暗馬偷吃炮。

    過河卒子頂一車。

  • 5 # 用戶4494645325313

    象局勢能安,行車出兩邊。 車先河上立,馬在後遮攔。 炮急常行動,上士必相圓。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行...

    2.

    下象棋易學最難精,妙著神機自巧生。 得勢舍車方有益,失先棄子必無成。 他強己弱須兼守,彼弱吾強可橫行。 更熟此書胸臆內,管教到處有芳名。

    3.

    起炮在中宮,觀棋氣象雄。 馬常守中卒,士上將防空。 象要車相附,卒宜左右攻。 居將炮車敵,馬出渡河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儒林外史第一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