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ilia),又譯作“神聖家族教堂”、簡稱為“聖家堂”,是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它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是巴塞羅那的標誌建築。教堂始建於1882年,目前為止已經建設了130年,仍在在修建中。儘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但無損於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還未完工就被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築。
功能分區
高迪為教堂聖殿設計了三個宏偉的正門,每個門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穌12個門徒。還有4座塔共同簇擁著一個中心尖塔,象徵4位福音傳教士和基督本身。三座門目前僅竣工一座。
聖家族大教堂有東、西、南三個立面:“誕生立面”(nativity façade,位於東側)、“受難立面”(Passion façade,位於西側)和“榮耀立面”(Glory façade,位於南側,未完工)。每個立面都會建有四座鐘塔,共計十二座,分別代表耶穌的十二宗徒。除此之外,建築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其中四座代表聖經四福音書作者——瑪竇、聖馬爾谷、路加以及若望,一座代表聖母瑪利亞,一座代表耶穌基督。所以整個聖家族大教堂的設計當中總共將建造十八座高塔。代表十二宗徒的十二座高塔的高度介於98.4米 和117米,代表福音書作者的四座高塔高達120米,代表聖母瑪利亞的高塔高達120米,代表耶穌基督的高塔高達170米。大部分的設計都未在高第生前真正建成。
聖壇地下室建於1889 - 1892年,“誕生立面”建於1892 - 1930年,高第去世於1926年,“受難立面”建於1954 - 1977年,偏殿和中殿建於1978 - 2000年,“榮耀立面”還在建造當中,教堂中間的六座高塔還沒開始建造。現在已建好、可以參觀的是“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誕生立面”以基督的誕生為題,牆上的雕塑展現了由童貞瑪利亞懷胎到基督長成的故事,因是歡迎慶祝基督誕生,以歡喜愉悅的雕塑為主。“受難立面”以基督的死亡為題,高第為了表現受難的痛苦,設計了有稜有角的現代線條,雕刻家若瑟·史巴奇斯(Josep Maria Subirachs i Sitjar)按照高第留下的圖稿刻出了由最後的晚餐到基督被釘十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
從高第以後,現在的建築師Jordi Bonet已是第四代了,目前,三個立面已建好“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十八座高塔已建好“誕生立面”的四座鐘塔和“受難立面”的四座鐘塔,還差十座高塔,整個建築完成了將近50%,預計要在2026年完工。
聖家族大教堂,這座象徵主義風格的教堂始建於1882年,最初是由安東尼·高迪開始建造的。高迪受到中世紀宗教的啟迪,把其一生奉獻給了這項工程,他給後繼者留下的巨大的挑戰,這座教堂長110米,高45米,有三個立面,東面代表基督的誕生,西面代表基督受難與死亡,南面象徵上帝榮耀的立面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每一面均有四座高塔,共12座,獻給十二使徒,名有100米高。教堂還有四座雄偉的鐘樓,每一座獻給一位《福音書》作者,還有兩個巨大的圓形拱頂,分別獻給聖母和基督,後者高達170米,教堂地基面採用了哥特式古羅馬教堂的長方形交叉通道,五個正廳由交叉通道相連接,並通向另外三間正廳、半圓室和迴廊。大師通過這種設計旨在追求一種具有震撼力的垂直感,和天與地之間及神與人之間的交匯點。教堂外形十分獨特,滿是精美的彫刻,但由於負責設計的天才建築師高迪,在未完成整項工程之前便去世,所以教堂至今仍未完工。
教堂初期設計人是教區建築師維拉,教堂風格是學院派的新哥特式,並於1882年奠基,由於基金會與設計人有矛盾,1883年改由年輕的高迪設計。安東尼奧·高迪,從31歲接手工程開始,他工作了43年,直到逝世。誰知這項馬拉松式的工程竟耗費了高迪幾乎畢生的精力。直到1926年去世時設計還沒有全部完成。高迪生前的最後12年,完全謝絕了其它工程,專心致志於神聖家族教堂的建築設計,這是高迪一生中最主要、最偉大的建築作品。高達170米的塔尖、五顏六色的馬賽克裝飾、螺旋形的樓梯、抽象又寫實的雕像,從整體到局部,都值得細細品味。
聖家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因為是贖罪教堂,資金的來源主要靠個人捐款,捐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的快慢,所以至今還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還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雖然該教堂並非主教座堂,但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0年11月7日造訪此教堂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
建築歷史
聖家堂的建築風格屬於巴塞羅那當地的“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Catalan Modernisme;屬於新藝術運動,與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並不相同)。1882年,建造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羅那書商朱塞佩·瑪麗亞·博卡貝里亞提出的。他是聖徒約瑟夫崇敬會的創始人,該會的會員紛紛為此慷慨解囊,還聘請了建築師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設計並主持建造。一年後,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因設計的教堂成本太高,和宗教團體意見不合,辭職而去,才由年僅31歲的安東尼·高迪接手。
高迪接手後,地下聖壇已在建造中,無法修改設計圖,所以他按照第一任建築師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的設計圖建完地下聖壇,然後把整個教堂重新設計,把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r原先設計的新哥德式教堂改為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
高迪接手任務後首先研究了教堂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為了突出教堂在城市中的標誌性地位,根據景觀需要,高迪建議在教堂四周保留相應的空地,形成四星狀的廣場,以獲得最好的視覺藝術效果又盡量少佔城市用地。從1883年至1893年高迪主要在原有平面上修改,不敢做太大變動。
從1891年至上世紀初,由於米拉公寓、古埃爾公園建成的成功,高迪開始大膽修改教堂設計。高迪將教堂的三個立面分別以隱喻的手法象徵耶穌一生的三個階段:誕生、受難與復活,並將教堂原有的方塔改為圓塔而且增加到18個,分別代表耶穌的12個信徒、4個傳教士和聖母瑪利亞,而中央最高的一個塔尖象徵著耶穌本人。不僅是塔尖的數目具有一定的含義。高迪通過隱喻和裝飾把教堂的紀念性推到頂峰,難怪C·詹克斯一再把高迪推到後現代建築的鼻祖。
高迪自1883年開始主持該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後12年,他完全謝絕了其他工程,專心致志於這一教堂的建築。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偉大的建築,也可以說是他心血的結晶、榮譽的象徵。
建築特色
這座造型奇特的建築物看上去像是用鬆軟的粘土手捏製造的。但實際上是它是用真正的紅色石頭建造而成的。聖家族大教堂的牆上伸出各種怪獸滴水嘴、蜥蜴、蛇和蠑螈,還有其他許多雕塑。教堂的4個空心塔高聳入雲,看上去就像是被穿透了數百個孔眼的巨大蟻丘。塔頂形狀錯綜複雜,並且各色花磚來加以裝飾。每個塔尖上都有一上圍著球形花冠的十字架。這些塔幾乎都有章魚足狀的外觀。整個建築沒有採用直線條,看上去栩栩如生。
170米的高塔、五顏六色的馬賽克裝飾、螺旋形的樓梯、宛如從牆上生長出來的栩栩如生的雕像等,龐大的建築顯得十分輕巧,有如孩子們在海灘上造起來的沙雕城堡。不過教堂顯得有些令人恐怖,難怪有的民眾稱之為“石頭構築的夢魘”。
這個教堂的設計帶有強烈的自然色彩,高迪以很多動植物的形態為藍本來設計教堂,更以《聖經》中的各個場景在整個建築中如同圖畫一樣逐幅展現,使這個教堂成為每個來訪者都可以讀到的一本天主教教義問答書。
聖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ilia),又譯作“神聖家族教堂”、簡稱為“聖家堂”,是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它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巴塞羅那市區中心,是巴塞羅那的標誌建築。教堂始建於1882年,目前為止已經建設了130年,仍在在修建中。儘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但無損於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還未完工就被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築。
功能分區
高迪為教堂聖殿設計了三個宏偉的正門,每個門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穌12個門徒。還有4座塔共同簇擁著一個中心尖塔,象徵4位福音傳教士和基督本身。三座門目前僅竣工一座。
聖家族大教堂有東、西、南三個立面:“誕生立面”(nativity façade,位於東側)、“受難立面”(Passion façade,位於西側)和“榮耀立面”(Glory façade,位於南側,未完工)。每個立面都會建有四座鐘塔,共計十二座,分別代表耶穌的十二宗徒。除此之外,建築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其中四座代表聖經四福音書作者——瑪竇、聖馬爾谷、路加以及若望,一座代表聖母瑪利亞,一座代表耶穌基督。所以整個聖家族大教堂的設計當中總共將建造十八座高塔。代表十二宗徒的十二座高塔的高度介於98.4米 和117米,代表福音書作者的四座高塔高達120米,代表聖母瑪利亞的高塔高達120米,代表耶穌基督的高塔高達170米。大部分的設計都未在高第生前真正建成。
聖壇地下室建於1889 - 1892年,“誕生立面”建於1892 - 1930年,高第去世於1926年,“受難立面”建於1954 - 1977年,偏殿和中殿建於1978 - 2000年,“榮耀立面”還在建造當中,教堂中間的六座高塔還沒開始建造。現在已建好、可以參觀的是“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誕生立面”以基督的誕生為題,牆上的雕塑展現了由童貞瑪利亞懷胎到基督長成的故事,因是歡迎慶祝基督誕生,以歡喜愉悅的雕塑為主。“受難立面”以基督的死亡為題,高第為了表現受難的痛苦,設計了有稜有角的現代線條,雕刻家若瑟·史巴奇斯(Josep Maria Subirachs i Sitjar)按照高第留下的圖稿刻出了由最後的晚餐到基督被釘十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
從高第以後,現在的建築師Jordi Bonet已是第四代了,目前,三個立面已建好“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十八座高塔已建好“誕生立面”的四座鐘塔和“受難立面”的四座鐘塔,還差十座高塔,整個建築完成了將近50%,預計要在2026年完工。
聖家族大教堂,這座象徵主義風格的教堂始建於1882年,最初是由安東尼·高迪開始建造的。高迪受到中世紀宗教的啟迪,把其一生奉獻給了這項工程,他給後繼者留下的巨大的挑戰,這座教堂長110米,高45米,有三個立面,東面代表基督的誕生,西面代表基督受難與死亡,南面象徵上帝榮耀的立面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每一面均有四座高塔,共12座,獻給十二使徒,名有100米高。教堂還有四座雄偉的鐘樓,每一座獻給一位《福音書》作者,還有兩個巨大的圓形拱頂,分別獻給聖母和基督,後者高達170米,教堂地基面採用了哥特式古羅馬教堂的長方形交叉通道,五個正廳由交叉通道相連接,並通向另外三間正廳、半圓室和迴廊。大師通過這種設計旨在追求一種具有震撼力的垂直感,和天與地之間及神與人之間的交匯點。教堂外形十分獨特,滿是精美的彫刻,但由於負責設計的天才建築師高迪,在未完成整項工程之前便去世,所以教堂至今仍未完工。
教堂初期設計人是教區建築師維拉,教堂風格是學院派的新哥特式,並於1882年奠基,由於基金會與設計人有矛盾,1883年改由年輕的高迪設計。安東尼奧·高迪,從31歲接手工程開始,他工作了43年,直到逝世。誰知這項馬拉松式的工程竟耗費了高迪幾乎畢生的精力。直到1926年去世時設計還沒有全部完成。高迪生前的最後12年,完全謝絕了其它工程,專心致志於神聖家族教堂的建築設計,這是高迪一生中最主要、最偉大的建築作品。高達170米的塔尖、五顏六色的馬賽克裝飾、螺旋形的樓梯、抽象又寫實的雕像,從整體到局部,都值得細細品味。
聖家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因為是贖罪教堂,資金的來源主要靠個人捐款,捐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的快慢,所以至今還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還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雖然該教堂並非主教座堂,但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0年11月7日造訪此教堂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
建築歷史
聖家堂的建築風格屬於巴塞羅那當地的“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Catalan Modernisme;屬於新藝術運動,與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並不相同)。1882年,建造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羅那書商朱塞佩·瑪麗亞·博卡貝里亞提出的。他是聖徒約瑟夫崇敬會的創始人,該會的會員紛紛為此慷慨解囊,還聘請了建築師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設計並主持建造。一年後,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因設計的教堂成本太高,和宗教團體意見不合,辭職而去,才由年僅31歲的安東尼·高迪接手。
高迪接手後,地下聖壇已在建造中,無法修改設計圖,所以他按照第一任建築師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的設計圖建完地下聖壇,然後把整個教堂重新設計,把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亞r原先設計的新哥德式教堂改為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
高迪接手任務後首先研究了教堂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為了突出教堂在城市中的標誌性地位,根據景觀需要,高迪建議在教堂四周保留相應的空地,形成四星狀的廣場,以獲得最好的視覺藝術效果又盡量少佔城市用地。從1883年至1893年高迪主要在原有平面上修改,不敢做太大變動。
從1891年至上世紀初,由於米拉公寓、古埃爾公園建成的成功,高迪開始大膽修改教堂設計。高迪將教堂的三個立面分別以隱喻的手法象徵耶穌一生的三個階段:誕生、受難與復活,並將教堂原有的方塔改為圓塔而且增加到18個,分別代表耶穌的12個信徒、4個傳教士和聖母瑪利亞,而中央最高的一個塔尖象徵著耶穌本人。不僅是塔尖的數目具有一定的含義。高迪通過隱喻和裝飾把教堂的紀念性推到頂峰,難怪C·詹克斯一再把高迪推到後現代建築的鼻祖。
高迪自1883年開始主持該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後12年,他完全謝絕了其他工程,專心致志於這一教堂的建築。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偉大的建築,也可以說是他心血的結晶、榮譽的象徵。
建築特色
這座造型奇特的建築物看上去像是用鬆軟的粘土手捏製造的。但實際上是它是用真正的紅色石頭建造而成的。聖家族大教堂的牆上伸出各種怪獸滴水嘴、蜥蜴、蛇和蠑螈,還有其他許多雕塑。教堂的4個空心塔高聳入雲,看上去就像是被穿透了數百個孔眼的巨大蟻丘。塔頂形狀錯綜複雜,並且各色花磚來加以裝飾。每個塔尖上都有一上圍著球形花冠的十字架。這些塔幾乎都有章魚足狀的外觀。整個建築沒有採用直線條,看上去栩栩如生。
170米的高塔、五顏六色的馬賽克裝飾、螺旋形的樓梯、宛如從牆上生長出來的栩栩如生的雕像等,龐大的建築顯得十分輕巧,有如孩子們在海灘上造起來的沙雕城堡。不過教堂顯得有些令人恐怖,難怪有的民眾稱之為“石頭構築的夢魘”。
這個教堂的設計帶有強烈的自然色彩,高迪以很多動植物的形態為藍本來設計教堂,更以《聖經》中的各個場景在整個建築中如同圖畫一樣逐幅展現,使這個教堂成為每個來訪者都可以讀到的一本天主教教義問答書。